風字组词目录:

fēng开头   fēng结尾   fēng中间   fēng成语



拼音 “fēng” 風组词

  1. 風火事 [fēng huǒ shì]
      急不可待的或有危险性的事情。 《金瓶梅词话》第三十回:“月娘 道:‘一个风火事,还像寻常慢条斯礼儿的。’”《宦海》第十八回:“好在你的宝眷回去,也不是什么风火事儿,略略的耽搁几天,想来也没有什么。”孙犁《风云初记》三:“各村殷实户主,都得出人买枪,这是件风火事儿,区上要没个靠近的人儿,咱们可有很多事不好办哩!”
  2. 風聞論事 [fēng wén lùn shì]
      同“风闻言事”。宋 洪迈《容斋四笔·御史风闻》:“御史许风闻论事,相承有此言,而不究所从来,以予考之,盖自 晋 宋 以下如此。”
  3. 風聞言事 [fēng wén yán shì]
      1.谓古时御史等任监察职务的官员可以根据传闻进谏或弹劾官吏。《资治通鉴·唐玄宗开元五年》:“武后 以法制羣下,諫官、御史得以风闻言事,自御史大夫至监察得互相弹奏,率以险詖相倾覆。”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记事一》:“近有陈请不实,重行黜陟之文。例皆偷安苟简,避罪缄默,甚失设置之意,可仍旧许风闻言事。”《明史·王德完传》:“宫禁严秘,虚实未审。臣即愚昧,决知其不然。第臺諫之官得风闻言事。果中宫不得於陛下以致疾歟?”亦省作“风闻”。《魏书·元澄传》:“又寻御史之体,风闻是司,至於冒勋妄考,皆有处别。”《续资治通
  4. 風前月下 [fēng qián yuè xià]
      唐 刘禹锡《洛中逢白监同话游梁之乐因寄宣武令孤相公》诗:“借问风前兼月下,不知何客对胡牀。”后以“风前月下”指良辰美景。宋 庄季裕《鸡肋编》卷上:“又作谜云:‘常随措大官人,满腹文章儒雅,有时一面红妆,爱向风前月下。’”金 马钰《踏云行》词:“风前月下抚心琴,龙吟虎啸来参侍。”
  5. 風斯在下 [fēng sī zài xià]
      《庄子·逍遥游》:“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谓鹏鸟凭借风力而高飞。后以“风斯在下”比喻超越前贤。宋 陈善《扪虱新话·右军书东坡字鲁直诗》:“王右军 书本学 卫夫人,其后遂妙天下,所谓风斯在下也。”
  6. 風承 [fēng chéng]
      趋附奉承。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潞令》:“今有一官握篆於上,必有一二鄙流,风承而痔舐之。”
  7. 風塵之警 [fēng chén zhī jǐng]
      谓兵乱之警报和惊忧。《汉书·终军传》:“边境时有风尘之警,臣宜被坚执鋭,当矢石,启前行。”《新唐书·马周传》:“若人既劳,而用之不息,万一中国水旱,而边方有风尘之警,狂狡窃发,非徒旰食晏寝而已。”明 沉德符《野获编·河漕·徐州》:“仅一宪臣居城中,称兵使者,而一参戎同事,所部兵止数百人,脱有风尘之警,立见瓦裂。”亦作“风尘之惊”。王闿运《振威将军张君墓志铭》:“归葬时,东夷有风尘之惊,廷臣諠嚣,仓黄促战。”
  8. 風塵之驚 [fēng chén zhī jīng]
      见“风尘之警”。
  9. 風塵之聲 [fēng chén zhī shēng]
      见“风尘之言”。
  10. 風塵之言 [fēng chén zhī yán]
      指流言蜚语。《晋书·刘聪载记》:“闻风尘之言,谓大将军、卫将军及左右辅皆谋奉太弟,剋季春构变,殿下宜为之备。”《魏书·王慧龙传》:“义隆 畏将军如虎,欲相中害,朕自知之。风尘之言,想不足介意也。”亦作“风尘之声”。《宋书·氐胡传·略阳清水氐扬氏》:“梁州 刺史 甄法护 诬臣遣 司马飞龙 扰乱 西蜀,诸所譖引,言非一事,长涂万里,无路自明,风尘之声,日有滋甚。”
  11. 風雲之志 [fēng yún zhī zhì]
      宏大高远的心志。《晋书·凉武昭王李玄盛传》:“吾少无风云之志,因官至此,不图此郡士人忽尔见推。”北周 庾信《周兖州刺史广饶公宇文公神道碑》:“始游庠塾,不无儒者之荣;或见兵书,遂有风云之志。”
  12. 風和日美 [fēng hé rì měi]
      见“风和日丽”。
  13. 風宿水飡 [fēng sù shuǐ cān]
      见“风宿水餐”。
  14. 風飡水宿 [fēng cān shuǐ sù]
      在风中吃饭,在水上住宿。形容行旅的艰苦。宋 黄庭坚《上南陵坡》诗:“风飡水宿六千里,蛇退猨啼百八盘。”《二刻拍案惊奇》卷六:“路由 扬州 过了 长江,进了 润州,风飡水宿,夜住晓行,来到 平江。”
  15. 風行雷厲 [fēng xíng léi lì]
      形容气势的迅疾猛烈。 后多比喻执行政事法令等的迅速严格。明 许自昌《水浒记·纵骑》:“官差紧者,为黄巾鉤党严者,风行雷厉莫停者,怕鼠窜掉头者,东溪 望望忙行边。”郑观应《盛世危言·禁烟上》:“倘再届期不改,立发边远充军,以儆效尤而除积弊。风行雷厉,孰復甘蹈刑章哉?”茅盾《路》:“戒严令风行雷厉。不准集会,也不准罢课。”
  16. 風切 [fēng qiē]
      讽喻切责。宋 阮阅《诗话总龟后集·隐逸门》:“淮南小山 作《招隐》,极道山中穷苦之状,以风切遁世之士使无遐心,其旨深矣。”
  17. 風利 [fēng lì]
      风势迅疾。 《晋书·王濬传》:“濬 举帆直指,报曰:‘风利,不得泊也。’”唐 白居易《冬初酒热》诗之一:“霜繁脆庭柳,风利剪池荷。”
  18. 風簷刻燭 [fēng yán kè zhú]
      同“风簷寸晷”。清 钮琇《觚賸·五经中式》:“康熙 丁卯 顺天 乡试…… 查 林 二公乃能於风簷刻烛时,立就二十三艺,洵未易才。”
  19. 風前燭 [fēng qián zhú]
      比喻残年。唐 白居易《归田》诗之三:“况吾行欲老,瞥若风前烛;孰能俄顷间,将心繫荣辱?”参见“风中秉烛”。
  20. 風光月霽 [fēng guāng yuè jì]
      指雨过天晴时明净清新的景象。亦比喻胸襟开阔、心地坦白。明 苏濬《鸡鸣偶记》:“风光月霽,是吾心太虚真境;鸟语花阴,是吾心无尽生意。”
  21. 風檣陣馬 [fēng qiáng zhèn mǎ]
      1.乘风的帆船,临阵的战马。 形容行进迅速,气势雄伟。唐 杜牧《<李贺歌诗集>序》:“风檣阵马,不足为其勇也;瓦棺篆鼎,不足为其古也。”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韦苏州》:“岂蒹葭莽苍,无 三湘 七泽之壮,雪蓬烟艇,无风檣阵马之奇乎?”清 周亮工《书影》卷三:“长吉 不世才,韩吏部 勇之以‘风檣阵马’,古之以‘瓦棺篆鼎’,虚幻之以‘鲸鼇鬼神不可测’。”
  22. 風隊 [fēng duì]
      阵风。唐 许敬宗《侍宴》诗:“葆羽飜风队,腾吹掩山楹。”
  23. 風雲際會 [fēng yún jì huì]
      指君臣遇合。唐 秦韬玉《仙掌》诗:“为余势负天工背,索取风云际会身。”元 耶律楚材《次云卿见赠》诗:“风云际会千年少,天地恩私四海均。”《镜花缘》第五回:“自应广育英才,以为辅弼,亦如古之八元、八愷,风云际会。”
  24. 風險 [fēng xiǎn]
      可能发生的危险。茅盾《子夜》二:“你看这件事有没有风险?”杜鹏程《保卫延安》第二章:“咱们 陕北 人民为了自己部队消灭敌人,什么风险的事都敢干。”亦泛指危险。郭沫若《李白与杜甫·杜甫的阶级意识》:“店老板躲过了风险之后,逃回来了。”马烽 西戎《吕梁英雄传》第十一回:“说时,皮鞭在 王臭子 身上、头上,好像捶泥一样的响起来。这等风险,王臭子 却还是头一次遇到。”
  25. 風動 [fēng dòng]
      1.风力吹动。南朝 梁 沉约《檐前竹》诗:“风动露滴沥,月照影参差。”宋 苏辙《黄楼赋》:“振臂长啸,风动云兴。”茅盾《子夜》十:“西斜的太阳光把一些树影子都投射在那石阶,风动时,这五级的石阶上就跳动着黑白的图案画。”
  26. 風勢 [fēng shì]
      1.风向。唐 李咸用《咏柳》:“解引人情长婉约,巧随风势强盘紆。”《宋史·袁抗传》:“逆战海中,值大风,有告 邻 溺死者,抗 独曰:‘是日风势趣 占城,邻 未必死。’后果得 邻 於 占城。”
  27. 風風勢 [fēng fēng shì]
      见“风风势势”。
  28. 風風勢勢 [fēng fēng shì shì]
      形容颠狂的情态和动作。 《金瓶梅词话》第五二回:“俺三婶老人家,风风势势的,干出甚么事!”《西湖二集·邢君瑞五载幽期》:“那 金沙滩 上之人见了这个絶色女子,惹得大家七颠八倒,风风势势,都来问这女子买鱼。”亦作“风风世世”。明 朱有燉《继母大贤》:“孩儿你这等风风世世的,休出外去罢。”《二刻拍案惊奇》卷八:“﹝小姬﹞见 沉将仕 风风世世,连掷采骰。带着怒容,起身竟去。”亦省作“风风势”。元 吴昌龄《张天师》第二折:“我越劝着越粧出风风势,则説是病在心头那个知?”明 汤显祖《牡丹亭·诊祟》:“你听他唸唸呢呢
  29. 風勸 [fēng quàn]
      用委婉含蓄的方式进行开导、劝勉。宋 叶适《平江县王文正公祠堂记》:“公祠故在 长庆寺,去县七十九里。君患其不足繫民瞻也,即学后新立堂祀公。邑先大夫皆像於两傍,作《四慕诗》以风劝之。”明 宋濂《题金德厚和王子充诗后》:“波澜浩渺,不可涯涘,而其念乡学之美,思官政之治,实有得古人风劝之义。”
  30. 風流人 [fēng liú rén]
      指超凡脱俗而好风雅的人。《晋书·外戚传·王濛》:“简文帝 之为 会稽王 也,尝与 孙绰 商略诸风流人,绰 言曰:‘刘惔 清蔚简令,王濛 温润恬和。’”宋 苏轼《和陶<饮酒>》之三:“江 左风流人,醉中亦求名。”
  31. 風俗人情 [fēng sú rén qíng]
      指一地相沿而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 唐 杜牧《唐故范阳卢秀才墓志》:“因言 燕 赵 间山川夷险,教令风俗人情之所短长,三十年来王师攻击利与不利其所来由,明白如彩画,一一可以目覩。”巴金《雾》四:“她问他关于 日本 的风俗人情。”
  32. 風伯 [fēng bó]
      1.神话中的风神。《楚辞·远游》:“风伯 为余先驱兮,氛埃辟而清凉。”《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时若薆薆将混浊兮,召 屏翳 诛 风伯 而刑 雨师。”张守节 正义引 张揖 曰:“风伯 字 飞廉。”明 唐顺之《泊舟郭外有感》诗:“谁能讼 风伯,一使甘霖倾。”章炳麟 等《游仙联句》:“风伯 受鞭督,雨师 函其头。”
  33. 風言俏語 [fēng yán qiào yǔ]
      打情骂俏的话语。 《孽海花》第八回:“雯青 本是花月总持、风流教主,风言俏语,从不让人。”
  34. 風俗畫 [fēng sú huà]
      以社会习俗和日常生活为题材的绘画。
  35. 風傳 [fēng chuán]
      1.风传送。南朝 梁元帝《锺山飞流寺碑》:“清梵夜闻,风传百常之观,宝铃朝响,声扬千秋之宫。”唐 岑参《宿关西客舍寄东山严许二山人时天宝初七月初三日在内学见有高道举徵》诗:“云送 关 西雨,风传 渭 北秋。”
  36. 風流債 [fēng liú zhài]
      犹情债。指男女私情产生的纠葛。明 冯梦龙《山歌·陈妈妈》:“我喫箇淹润着人了,还子多少风流债。”《白雪遗音·马头调·麻衣神相》:“这是你前生造下的风流债,还满自无灾。”
  37. 風月債 [fēng yuè zhài]
      犹情债。指男女相恋产生的纠葛。旧谓男女相恋是前生欠债,故称。明 王錂《春芜记·瞥见》:“咳,不意今日出来,惹了一场风月债。怎么是了,怎么是了。”
  38. 風情月債 [fēng qíng yuè zhài]
      指男女恋爱的事情。《红楼梦》第五回:“司人间之风情月债,掌尘世之女怨男痴。”《红楼梦》第一一一回:“我在 警幻宫 中,原是个钟情的首坐,管的是风情月债。”
  39. 風塵僕僕 [fēng chén pú pú]
      形容旅途奔波、辛苦劳累的样子。 《痛史》第八回:“三人拣了一家客店住下,一路上风尘僕僕,到了此时,不免早些歇息。”刘半农《马丹撒喇倍儿那》:“当一九○九年,渠风尘仆仆,往还 欧 美 二洲之间。”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十六章:“旅行中风尘仆仆的脸上,出现了一种苦笑和惋惜混合的表情。”
  40. 風流博浪 [fēng liú bó làng]
      风流放浪。 《金瓶梅词话》第六九回:“文嫂 便把怎的説念 林氏,夸奬老爹人品家道,怎样结识官府,又怎的仗义疏财,风流博浪。”《警世通言·金明池吴清逢爱爱》:“那儿子却是风流博浪的人,专要结识朋友,觅柳寻花。”
  41. 風雨交加 [fēng yǔ jiāo jiā]
      大风暴雨一齐袭来。形容天气十分恶劣。清 梁章鉅《浪跡续谈·除夕元旦两诗》:“冬至前后,则连日阴曀,风雨交加,踰月不止。”
  42. 風媒花 [fēng méi huā]
      借风力来传布花粉的花。 这种花没有明显的花被,色彩不鲜艳,没有香味和花蜜,花粉轻而量多,如稻、麦、玉米的花。
  43. 風華正茂 [fēng huá zhèng mào]
      形容朝气蓬勃,才华横溢。毛泽东《沁园春·长沙》词:“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人民文学》1977年第11期:“谢惠敏 正当风华正茂之年,满心满意想成为一个好的革命者。”
  44. 風雨時若 [fēng yǔ shí ruò]
      《书·洪范》:“曰肃,时雨若……曰圣,时风若。”孔 传:“君行敬,则时雨顺之。”后以“风雨时若”指风调雨顺。唐 张嘉贞《北岳庙碑》:“禎祥日新,既祠既禋,国万斯春兮;风雨时若,是耕是穫,家勤於作兮。”宋 司马光《交趾献奇兽赋》:“於是三光澄清,万灵敷佑;风雨时若,百穀丰茂。”宋 曾巩《福州上执政书》:“亭无枹鼓之警,里有室家之乐。士气始奋,而人和始洽。至於风雨时若,田出自倍。”
  45. 風蒲 [fēng pú]
      指蒲柳。唐 杜牧《赴京初入汴江晓景即事先寄兵部李郎中》诗:“露蔓虫丝多,风蒲燕雏老。”宋 范成大《满江红》词:“罨画溪山,行欲遍,风蒲还举。”清 厉鹗《召伯埭》诗:“稍喜湖天阔,风蒲舞鷾鴯。”
  46. 風律 [fēng lǜ]
      1.指音律。亦比喻风教律令。《管子·宙合》:“君失音则风律必流,流则乱败。”三国 魏 曹丕《答繁钦书》:“然后修容饰粧,改曲变度,斯可谓声协鐘石,气应风律。”章炳麟《驳中国用万国新语说》:“余闻风律不同,视五土之宜,以分其刚柔、侈敛。”
  47. 風從 [fēng cóng]
      顺从,响应。晋 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若侮慢,不式王命,然后谋力云合,指麾风从。”宋 范仲淹《奏上时务书》:“大君有命,孰不风从。”孙中山《民生主义》第一讲:“至于 马克思 所著的书,和所发明的学说,可说是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的大成,所以他的学说一出来之后,便举世风从。”
  48. 風徽 [fēng huī]
      1.风范,美德。南朝 宋 谢瞻《于安城答灵运》诗:“绸繆结风徽,烟煴吐芳讯。”明 宋濂《径山悦堂禅师四会语序》:“仰前哲之风徽,作后武之距度,究其遗辙,足证新功。”郭沫若《新华颂·西伯利亚车中》:“壮怀激烈望南天,黎利 风徽似昔年。”
  49. 風馳電逝 [fēng chí diàn shì]
      同“风驰电掣”。三国 魏 嵇康《赠兄秀才入军》诗之九:“风驰电逝,躡景追飞。”《隋书·炀帝纪下》:“扶餘 众军,风驰电逝,追奔逐北。”《云笈七籤》卷一一四:“栢夭 导车,造父 为右,风驰电逝三千里。”
  50. 風流事過 [fēng liú shì guò]
      轻微的过失。 《醒世恒言·卢太学诗酒傲王侯》:“自此怀恨 董县丞,寻两件风流事过,参与上司,罢官而去。”
  51. 風流罪過 [fēng liú zuì guò]
      1.因风雅之事而犯的过失。《北齐书·循吏传·郎基》:“基 性清慎,无所营求……唯颇令写书。潘子义 曾遗之书曰:‘在官写书,亦是风流罪过。’”
  52. 風幹 [fēng gàn]
      指人的风骨和才干。《新唐书·卓行传·司空图》:“父 舆,有风干。”
  53. 風庭 [fēng tíng]
      指庭院。南朝 齐 谢朓 江革 等《阻雪连句遥赠和》:“风庭舞流霰,冰沼结文澌。”唐 白居易《闲坐看贻诸少年》诗:“雨砌长寒芜,风庭落秋果。”元 方澜《早秋夜坐》诗:“尘陌闻鐘静,风庭洒顶凉。”
  54. 風流座 [fēng liú zuò]
      犹风月场。南朝 梁 江洪《为傅建康咏红笺》:“不值情牵人,岂识风流座。”唐 韩翃《送万巨》诗:“红牋色夺风流座,白苧歌倾翰墨塲。”
  55. 風廊 [fēng láng]
      通风的穿廊。唐 韩愈《送侯参谋赴河中幕》诗:“雪逕抵樵叟,风廊折谈僧。”宋 秦观《元祐三年余被召至京师从翰林苏先生过兴国浴室院始识汶师后二年复来阅诸公诗因次韵》:“聊移小榻就风廊,卧久衣中带佛香。”清 厉鹗《觅句廊晚步》诗之一:“斜阳一抹风廊影,葵写圆花竹写梢。”
  56. 風帆 [fēng fān]
      1.船帆。清 林则徐《中秋嶰筠尚书招余及关滋圃军门天培饮沙角炮台眺月有作》诗:“转眸已失 大小虎,须臾 沙角 风颿收。”郭风《叶笛集》:“我看见无数的双桅船,以它们的高耸的桅杆、红色的三角旗、白色和茶色的风帆,张起或卷下的风帆,来装饰你的港口。”
  57. 風帘 [fēng lián]
      指酒帘,酒旗。金 张建《答华阴宋先觉》诗:“风帘摇曳桥南酒,烟树溟濛 渭 北天。”
  58. 風師 [fēng shī]
      传说中的风神。 《魏书·李谐传》:“扇 风师 之猛气,张天罼之层网。”唐 罗隐《自湘川东下立春泊夏口阻风登孙权城》诗:“只见 风师 长占路,不知 青帝 已行春。”《元典章·礼部三·祭礼》:“立春后丑日祭 风师 於东北郊。”参见“风伯”。
  59. 風月常新 [fēng yuè cháng xīn]
      指 唐 开元 初进御的宫人臂上所印的记纹。 谓情爱长久如新。唐 冯贽《云仙杂记·风月常新印宫人臂》:“明皇 开元 初,宫人被进御者,曰印选。以绸繆记印於臂上,文曰:‘风月常新’。印毕渍以桂红膏,则水洗色不退。”
  60. 風帳 [fēng zhàng]
      古时菜农用以防风保温,维护植物生长的一种设备。 清 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二月·时品》:“菠薐於风帐下过冬,经春则为鲜赤根菜,老而碧叶尖细,则为火焰赤根菜。”
  61. 風帽 [fēng mào]
      1.古代一种御寒挡风的帽子。 今亦指连在大衣上挡风的帽子。唐 罗虬《比红儿诗》之二二:“若使 红儿 风帽戴,直使 瑶池 会上看。”宋 范成大《正月十四日雨小集夜归》诗:“灯市凄凉灯火稀,雨巾风帽笑归迟。”冰心《分》:“他两臂直伸着,头面埋在青棉的大风帽之内,臃肿得像一只风筝!”
  62. 風雨同舟 [fēng yǔ tóng zhōu]
      《孙子·九地》:“夫 吴 人与 越 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后以“风雨同舟”比喻共同度过困难。廖仲恺《辞财政部长职通电》:“诸公热诚毅力,十部 仲愷,当有善法,济此艰难。庶几风雨同舟,危亡共拯。”杨玉如《辛亥革命先著记·共进会文学社协商合作》:“合则两美,离则两伤;譬如风雨同舟,大家只期共济,到达彼岸就得了,有什么不可商议?”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七章:“但他们两人平日不和,互不相下,则是千真万确的,人人都很明白。古语云‘两雄不并立’,何能风雨同舟?”
  63. 風吹浪打 [fēng chuī làng dǎ]
      1.谓遇到风和浪涛的吹打。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词:“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张力生《写在波峰浪谷间》诗:“二十年风吹浪打,二十年海上生涯,海风吹皱了脸,浪花洗白了发。”
  64. 風吹馬耳 [fēng chuī mǎ ěr]
      比喻对别人的话无动于衷。克非《春潮急》二五:“我嘴皮都磨起茧巴,他都当成风吹马耳。”
  65. 風吹雲散 [fēng chuī yún sàn]
      比喻事物的消失、完结。康濯《春种秋收》:“这事儿是风吹云散,往后谁也不许提啦!”
  66. 風木含悲 [fēng mù hán bēi]
      见“风木之悲”。
  67. 風和日暄 [fēng hé rì xuān]
      见“风和日暖”。
  68. 風問 [fēng wèn]
      名望声誉。 《后汉书·文苑传下·高彪》:“承服风问,从来有年,故不待介者而謁大君子之门,冀一见龙光,以敍腹心之愿。”李贤 注:“风问,风猷令问。”
  69. 風聲鶴唳 [fēng shēng hè lì]
      东晋 时,秦 主 苻坚 率众南侵,号称百万,列阵 淝水,谢玄 等率精兵八千渡水击之。秦 兵大败,坚 众奔溃,自相蹈藉,投水死者不可胜计,淝水 为之不流。馀众弃甲宵遁,闻风声鹤唳,皆以为追兵已至。事见《晋书·谢玄传》。后因以“风声鹤唳”形容极端惊慌疑惧或自相惊扰。宋 周煇《清波杂志》卷七:“己酉终岁,灾屯无所不有,特未溘然,又留残喘,至今事定,却有风声鹤唳之警。”《红楼梦》第一○二回:“贾珍 方好,贾蓉 等相继而病。如此接连数月,闹的两府惧怕。从此风声鹤唳,草木皆妖。”郁达夫《出奔》:“直到后来,听到了那些
  70. 風流跌宕 [fēng liú diē dàng]
      气度超脱,潇洒放逸。 清 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上·词采》:“所谓无道学气者,非但风流跌宕之曲、花前月下之情,当以板腐为戒,即谈忠孝节义与説悲苦哀怨之情,亦当抑圣为狂,寓哭於笑,如 王阳明 之讲道学,则得词中三昧矣。”《红楼梦》第十四回:“那 宝玉 素闻 北静王 的贤德,且才貌俱全,风流跌宕,不为官俗国体所缚。”清 徐嘉《论诗绝句》之九:“风流跌宕数 陈髯,湖海楼 高揖 子瞻。”
  71. 風飧水宿 [fēng sūn shuǐ sù]
      同“风飡水宿”。《二刻拍案惊奇》卷二:“风飧水宿,夜住晓行。”
  72. 風宿水餐 [fēng sù shuǐ cān]
      风中住宿,水上吃饭。形容行旅的艰苦。明 邵璨《香囊记·题诗》:“烟波万里谁为伴,忘机数点白鸥閒,东西没牵绊,风宿水餐。”亦作“风宿水飡”。明 梁辰鱼《月儿高·纪情》套曲:“念芳卿心专意坚,儘他人海移山变,任飘流风宿水飡,料随处姓扬名显。”明 张凤翼《虎符记》第十四折:“如今抱你来风宿水飡,不道你提抱之年也歷尽人间行路难。”
  73. 風光好 [fēng guāng hǎo]
      1.词牌名。宋 陶穀 使 南唐,自恃为上国使者,辞色毅然不可犯。韩熙载 乃命妓 秦弱兰 佯为驿卒女,穀 与相昵,并作《风光好》词赠之。后 穀 于 后主 席上辞色如前,乃命 弱兰 歌此词,穀 即日窘归。见 宋 郑文宝《南唐近事》。参阅 宋 沉辽《云巢编》。穀 词双调三十六字,平韵。
  74. 風雨如晦 [fēng yǔ rú huì]
      1.《诗·郑风·风雨》:“风雨如晦,鸡鸣不已。”后用“风雨如晦”比喻于恶劣环境中而不改变气节操守。唐 李德裕《唐故左神策军护军中尉刘公神道碑铭》:“遇物而 涇 渭 自分,立诚而风雨如晦。”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四章第四节:“至其末造,朝政昏浊,国事日非,而党錮之流,独行之辈,依仁蹈义,舍命不渝,风雨如晦,鸡鸣不已,让爵让产,史不絶书。”
  75. 風影 [fēng yǐng]
      1.随风晃动的物影。南朝 陈后主《自君之出矣》诗之一:“思君若风影,来去不曾停。”唐 杨续《安德山池宴集》诗:“花蝶辞风影,苹藻含春流。”清 纳兰性德《花叶杯》词:“谁在小红亭,玉釵敲竹乍闻声,风影略分明。”
  76. 風言影語 [fēng yán yǐng yǔ]
      捕风捉影的话语。清 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致赵秋舲书》:“猥以春来 王粲 之不归,讹传海外 东坡 之已死,风言影语,莫识来因,一介鯫生,何忌何惜!”
  77. 風壺 [fēng hú]
      见“风胡子”。
  78. 風流才子 [fēng liú cái zǐ]
      风度潇洒、才学出众的人。 唐 元稹《莺莺传》:“所善 杨巨源 好属词,因为赋《崔娘》诗一絶云:‘清润 潘郎 玉不如,中庭蕙草雪消初。风流才子多春思,肠断 萧娘 一纸书。’”唐 刘得仁《题从伯舍人道正里南园》诗:“风流才子调,好尚古人心。”《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生得眉目清新,丰姿俊雅,读书一目十行,举笔即便成文,元是个风流才子。”
  79. 風汛 [fēng xùn]
      风声;消息。《西游记》第三十回:“却莫要现出原嘴脸来,露出马脚,走了风汛,就不斯文了。”《西游记》第八六回:“行者 道:‘师父莫只管叫名字,面前有人,怕走了风汛。’”
  80. 風波海 [fēng bō hǎi]
      指是非场所。元 孛罗御史《一枝花·归隐》套曲:“卖了我这青驄马,换耕牛度岁华。利名场再不去行踏,风波海其实的怕他。”
  81. 風波平地 [fēng bō píng dì]
      比喻突然发生了事故或变化。 明 许三阶《节侠记·开宗》:“因辐輳旧日姻盟,潜归去,风波平地,夫妇各飘零。”
  82. 風平波息 [fēng píng bō xī]
      没有风浪。 比喻平静无事。《四游记·祖师复下凡间救苦》:“武当山 祖师大显威灵,逢难救难,遇危救危,四海风平波息,民感神恩。”
  83. 風回電激 [fēng huí diàn jī]
      形容像风那样回旋,像闪电那样迅速。唐 封演《封氏闻见记·打毬》:“玄宗 东西驱突,风回电激,所向无前。”
  84. 風塵外物 [fēng chén wài wù]
      见“风尘表物”。
  85. 風口浪尖 [fēng kǒu làng jiān]
      比喻激烈尖锐的社会斗争前哨。向春《煤城怒火》第二一章:“现在到了风口浪尖,是咱挺身的时候了,为了党,为了人民,为了抗 日,一定要干出个英雄样来!”
  86. 風性 [fēng xìng]
      作风性格。 《后汉书·符融传》:“膺 风性高简,每见 融,輒絶它宾客,听其言论。”明 鹿善继《认真草·请谥揭》:“伏念职祖,仪质端凝,风性峻洁。”
  87. 風雷性 [fēng léi xìng]
      同“风火性”。元 尚仲贤《气英布》第二折:“现如今两国吞併,使不的风雷性。”
  88. 風情 [fēng qíng]
      1.丰采,神情。《晋书·庾亮传》:“元帝 为镇东时,闻其名,辟西曹掾。及引见,风情都雅,过於所望,甚器重之。”《南史·齐衡阳元王钧传》:“衡阳王 飘飘有凌云气,其风情素韵,弥足可怀。”清 钮琇《觚賸·雪遘》:“才华丰艳,而风情瀟洒。”郁达夫《东梓关》:“﹝ 文朴 ﹞在这深夜的沉寂里静静的守视着他这种聚精会神的神气,和一边咳嗽一边伸纸吮笔的风情。”
  89. 風燭殘年 [fēng zhú cán nián]
      比喻临近死亡的晚年。《儿女英雄传》第二一回:“再説设或生个不肖之子,慢讲得济,只这风烛残年,没的倒得眼泪倒回去,望肚子里流。”《荡寇志》第七六回:“贤侄,但愿天下可怜见,着你日后出头为国家出身大汗。老夫风烛残年,倘不能亲见,九泉下也兀自欢喜。”丁玲《记游桃花坪》:“她的眼光虽说还显得很尖利,她的腰板虽说还显得很硬朗,不像风烛残年,是一个劳动妇女的形象,但总是一个老妇人了。”
  90. 風斾 [fēng pèi]
      见“风旆”。
  91. 風扇 [fēng shàn]
      1.谓风操播扬。晋 陆机《孔子赞》:“孔子 叡圣,配天弘道。风扇玄流,思探神宝。”
  92. 風風火火 [fēng fēng huǒ huǒ]
      1.形容急急忙忙、冒冒失失的样子。 《解放军文艺》1975年第10期:“姚云朗 风风火火地进来,摘下大皮帽子,满头冒着腾腾的热气。”叶文玲《雪飘除夕》:“外室的门开了,果然是风风火火的 小葛。”
  93. 風煙 [fēng yān]
      1.风与烟;风与尘。南朝 齐 谢朓《和王著作融八公山诗》:“风烟四时犯,霜雨朝夜沐。”南朝 梁 吴均《与朱元思书》:“风烟俱浄,天山共色。”唐 寒山《诗》之二九七:“昨来攀葛上,半路困风烟。径窄衣难进,苔黏履不全。”
  94. 風雨燈 [fēng yǔ dēng]
      即风灯。 鲁迅《彷徨·弟兄》:“但他接着又看见伙计提着风雨灯,灯光中照出后面跟着的皮鞋,上面的微明里是一个高大的人。”克非《春潮急》三四:“老远便看见桌上放的一盏风雨灯,和灶洞里燃着的火焰。”参见“风灯”。
  95. 風爐 [fēng lú]
      1.一种小型的炉子。 古代多用于煮茶烫酒等。唐 陆羽《茶经·器》:“风炉,以铜铁铸之,如古鼎形。”一本作“风罏”。唐 岑参《晚过磐石寺礼郑和尚》诗:“岸花藏水碓,溪竹映风炉。”宋 陆游《同何元立蔡肩吾至东丁院汲泉煮茶》诗之二:“旋置风炉清樾下,它年奇事记三人。”《红楼梦》第三八回:“那边有两三个丫头煽风炉煮茶,这边另有几个丫头也煽风炉烫酒呢。”
  96. 風枝 [fēng zhī]
      1.喻父母死亡,不得奉养。北周 庾信《周大将军司马裔神道碑》:“慟甚风枝,悲深霜露。”参见“风树”。
  97. 風柯 [fēng kē]
    1. 風條 [fēng tiáo]
        1.传说中的草名。 《山海经·中山经》:“有草焉,其状如蓍,赤叶,而本丛生,名曰风条,可以为簳。”一本作“夙条”。
    2. 風梭 [fēng suō]
      1. 風棹 [fēng zhào]
          风中行驶的船。 南朝 梁 慧皎《高僧传·神异下·杯度》:“﹝ 杯度 ﹞至 孟津河,浮木杯於水,凭之度 河,无假风棹,轻疾如飞。”唐 元稹《泛江玩月十二韵》:“饮荒情烂熳,风棹乐峥摐。”
      2. 風概 [fēng gài]
          1.犹节操。《宋书·蔡兴宗传》:“兴宗 幼立风概,家行尤谨,奉宗姑,事寡嫂,养孤兄子,有闻於世。”清 黄宗羲《曹氏家录续略序》:“余在 浯溪 四年,钦其风概,肥遯之士盖庶几焉。”
      3. 風槎 [fēng chá]
          风筝。 《福建省海澄县志·岁时》:“是月也,放纸鷂曰风槎,夜繫灯而纵之,明彻星河。”
      4. 風裏楊花 [fēng lǐ yáng huā]
          风中的杨花飘忽不定。比喻事情或事物变化无定准。元 刘唐卿《降桑椹》第二折:“嘆母亲这病,恰便似风里杨花,水上幻泡。”明 陈秋碧《北粉蝶儿·闺情》曲:“悠扬不定,犹如风里杨花。”《金瓶梅词话》第七二回:“你就是那风里杨花,滚上滚下,如今又兴起 如意儿 贼歪剌骨来了。”
      5. 風榭 [fēng xiè]
          指台榭。唐 杜甫《将别巫峡赠南卿兄瀼西果园四十亩》诗:“雪篱梅可折,风榭柳微舒。”唐 柳宗元《桂州裴中丞作訾家洲亭记》:“其隙则抗月槛於迴谿,出风榭於篁中。”
      6. 風榻 [fēng tà]
          纳凉用的床榻。 宋 苏轼《次韵刘贡父独值省中》:“隔墻我亦眠风榻,上马君先锁月轩。”
      7. 風物 [fēng wù]
          1.风光景物。 晋 陶潜《游斜川》诗序:“天气澄和,风物闲美。”宋 张昇《离亭燕》词:“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瀟洒。”冰心《寄小读者》四:“我素喜北方风物,至此也不能不倾倒于 江 南之雅澹温柔。”
      8. 風塵表物 [fēng chén biǎo wù]
          指超越世俗的杰出人物。《晋书·王戎传》:“王衍 神姿高彻,如瑶林琼树,自然是风尘表物。”亦作“风尘外物”、“风尘物表”。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王戎 云:‘太尉神姿高彻,如瑶林琼树,自然是风尘外物。’”宋 马永易《实宾录》:“晋 王戎 目 王衍,自然是风尘物表。”
      9. 風塵物表 [fēng chén wù biǎo]
          见“风尘表物”。
      10. 風牖 [fēng yǒu]
          指窗子。 南朝 梁元帝《南岳衡山九贞馆碑》:“风牖云梁,千门万户。”唐 许敬宗《奉和过慈恩寺应制》:“云楣将叶并,风牖送花来。”
      11. 風雨不改 [fēng yǔ bù gǎi]
          语出《诗·郑风·风雨序》:“《风雨》,思君子也。 乱世则思君子不改其度焉。”比喻处于恶劣环境中不变其节操。唐 元稹《授韩皋尚书左仆射制》:“岂所谓 徐公 之行己有常,而诗人之风雨不改耶?”参见“风雨如晦”。
      12. 風雲氣 [fēng yún qì]
          1.指变易无常的局势。 唐 杜甫《中夜》诗:“故国风云气,高堂战伐尘。”
      13. 風猋 [fēng biāo]
          1.暴风。汉 班彪《北征赋》:“风猋发以飘颻兮,谷水漼以扬波。”
      14. 風猷 [fēng yóu]
          1.风教德化。《晋书·傅玄传论》:“傅祗 名父之子,早树风猷,崎嶇危乱之朝,匡救君臣之际,卒能保全禄位,可谓有道存焉。”《文选·任昉<为范始兴作求立太宰碑表>》:“原夫存树风猷,没著徽烈,既絶故老之口,必资不刊之书。”吕向 注:“猷,道……言风教道德,死当著其美业,故老既没必资於铭记。”
      15. 風生獸 [fēng shēng shòu]
          传说中的神兽名。《海内十洲记·炎洲》:“炎洲 在南海中,地方二千里,去北岸九万里。上有风生兽,似豹,青色,大如貍。张网取之,积薪数车以烧之,薪尽而不然,灰中而立,毛亦不燋;斫刺不入,打之如皮囊,以铁鎚锻其头数十下乃死,而张口向风,须臾復活。”
      16. 風讓日 [fēng ràng rì]
          指清晨日出时,地面温度最低,空气稳定,近地面出现风速最弱的现象。 明 娄元礼《田家五行·论风》:“大凡风,日出之时,必略静,谓之风让日。”
      17. 風月旦 [fēng yuè dàn]
          传统戏剧行当名。 即贴旦。清 李斗《扬州画舫录·新城北录下》:“贴旦谓之风月旦,又名作旦,兼跳打,谓之武小旦。”参见“贴旦”。
      18. 風清月明 [fēng qīng yuè míng]
          见“风清月朗”。
      19. 風瀟雨晦 [fēng xiāo yǔ huì]
          《诗·郑风·风雨》:“风雨瀟瀟,鸡鸣胶胶,既见君子,云胡不瘳。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后遂以“风瀟雨晦”形容风急雨骤,天色昏暗。亦比喻形势险恶。梁启超《政府大政方针宣言书》:“当此国基甫定,风瀟雨晦之时,正全体国民卧薪嚐胆之日。”陈家庆《感湘乱作次韵》:“风瀟雨晦悲流徙,月惨霜凄感苦辛。”
      20. 風暈 [fēng yùn]
          谓太阳、月亮周围的光环。是刮风的预兆。宋 范成大《中秋无月》诗:“澹澹白虹风晕壮,纷纷苍狗雨云高。”参见“月晕”、“日晕”。
      21. 風暴 [fēng bào]
          1.风迅烈。 《诗·邶风·终风》:“终风且暴,顾我则笑。”毛 传:“暴,疾也。”南朝 宋 何承天《达性论》:“行火俟风暴,畋渔候豺獭,所以顺天时也。”《诗·小雅·鱼丽》“鱼丽于罶,鱨鯊”唐 孔颖达 疏:“古者不风不暴不行火,言风暴然后行火也。”
      22. 風神 [fēng shén]
          1.风采;神态。《晋书·裴楷传》:“楷 风神高迈,容仪俊爽,博涉羣书,特精理义,时人谓之‘玉人’。”宋 王谠《唐语林·豪爽》:“上为皇孙时,风神秀异,英姿雋迈。”明 谢肇淛《五杂俎·人部三》:“余见 周昉、李龙眠 及近代 仇实父 诸美人图,皆穠髮丰肌,衣粧稠迭,一种风神媚态,畧无彷彿。”王统照《号声》:“长叶子的美人蕉在椭圆形的蓝色水盂内摇曳着幽媚含笑的姿态,也似乎装点出特有的 日本 妇女婀娜的风神。”
      23. 風禮 [fēng lǐ]
          风范礼节。《魏书·韩麒麟传》:“今令伎作家习士人风礼,则百年难成。”《北史·僭伪附庸传·沮渠蒙逊》:“蒙逊 性淫忌,忍於刑戮,闺庭之中,略无风礼。”
      24. 風行電掣 [fēng xíng diàn chè]
          见“风驰电掣”。
      25. 風馳霆擊 [fēng chí tíng jī]
          见“风驰电击”。
      26. 風行電擊 [fēng xíng diàn jī]
          形容气势迅猛。 《隋书·杨谅传》:“文安 请为前锋,王以大军继后,风行电击,顿於 霸上,咸阳 以东可指麾而定。”《旧唐书·李密传》:“清河公 房彦藻,近秉戎律,略地东南,师之所临,风行电击。”亦作“风行电扫”。《隋书·韦洸传》:“公鸿勋大业,名高望重,率将戎旅,抚慰彼方,风行电扫,咸应稽服。”
      27. 風攣 [fēng luán]
          由风湿引起的手足挛屈病症。 南朝 齐 王琰《冥祥记》:“长沙 太守 滕永文,先颇精进,时在 洛阳,两脚风挛经年。”
      28. 風息 [fēng xī]
          1.风止息。 《宋史·韩世宗传》:“闽 人 王 某者,教其舟中载土,平版铺之,穴船版以櫂桨,风息则出 江,有风则勿出。”
      29. 風愛 [fēng ài]
          风教仁爱。《后汉书·循吏传赞》:“一夫得情,十室鸣絃。怀我风爱,永载遗贤。”
      30. 風雲變態 [fēng yún biàn tài]
          形容诗文变化多姿。 唐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形容》:“风云变态,花草精神,海之波澜,山之嶙峋。”清 方宗诚《<桐城文录>序》:“先生之文,日丽春敷,风云变态。”
      31. 風憲 [fēng xiàn]
          1.风纪法度。 《后汉书·皇后纪序》:“爰逮 战国,风宪逾薄,适情任欲,颠倒衣裳,以致破国身亡,不可胜数。”唐 窦常《和裴端公枢芜城秋夕简远近亲知》:“汉 廷风宪在,应念匪躬人。”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中国 从古以来,本有御史臺主持风宪,然亦不过君主的奴僕,没有中用的道理。”
      32. 風書 [fēng shū]
          书体的一种。南朝 梁 庾元威《论书》:“日书、月书、风书、云书……此五十种皆纯墨。”
      33. 風雲會 [fēng yún huì]
          1.风云聚合。形容事物繁多。《文选·陆机<日出东南隅行>》:“蔼蔼风云会,佳人一何繁。”刘良 注:“蔼蔼盛貌,佳人繁多,若风云之会。”
      34. 風月 [fēng yuè]
          1.清风明月。泛指美好的景色。《宋书·始平孝敬王子鸾传》:“上痛爱不已,拟 汉武《李夫人赋》,其词曰:‘……徙倚云日,裴回风月。’”唐 吕岩《酹江月》词:“倚天长啸,洞中无限风月。”瞿秋白《赤都心史》三五:“江 南 环溪 的风月,北京 南湾子 头的丝柳。”
      35. 風胎 [fēng tāi]
          古人以为某些鸟类可不直接交配而怀胎。 南朝 梁 刘孝标《山栖志》:“翾翾翔鸟,风胎雨鷇。緑翼红毛,素羽翠鬣。”参见“风化”。
      36. 風脆 [fēng cuì]
          谓枯干易断。 明 刘炳《与子昇弟观捕鱼》诗:“柳条风脆已梳黄,潮落溪毛石露梁。”
      37. 風脈 [fēng mài]
          指宅基地或坟地周围的风向、水流等形势。 迷信者认为“风水”的好坏能决定宅主或葬者一家的祸福。魏钢焰《宝地--宝人--宝事》:“你要挖那块地,就一镢先把我砍倒!那是我的好风脉呵!”参见“风水”。
      38. 風期 [fēng qī]
          1.犹风信。南朝 梁 任昉《为庾杲之与刘居士虬书》:“胜寄冥通,谅有风期之迟。”隋 虞世基《秋日赠王中舍》诗:“伊昔风期早,金兰信为宝。”唐 杜甫《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风期终破浪,水怪莫飞涎。”仇兆鳌 注:“风期,恐是言风信。”
      39. 風清月白 [fēng qīng yuè bái]
          见“风清月皎”。
      40. 風清月皎 [fēng qīng yuè jiǎo]
          微风清凉,月色皎洁。形容夜景幽美宜人。唐 裴铏《传奇·薛昭》:“及夜,风清月皎,见阶前有三美女,笑语而至。”明 无名氏《紫微宫》第二折:“端的是天晴日晓,更堪那风清月皎。”亦作“风清月白”。宋 欧阳修《采桑子》词:“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隋唐演义》第八四回:“自此每当风清月白之夜,即闻楼上有隐隐许多女人,歌唱笑语之声。”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三》:“后风清月白之夕,每见其魂在墓前松柏下,摇首独步。”
      41. 風發 [fēng fā]
          1.风起。 《诗·桧风·匪风》:“匪风发兮,匪车揭兮。”《魏书·中山王英传》:“即如 黄石公 所谓战如风发,攻如 河 决。”
      42. 風瓢 [fēng piáo]
          指水瓢。 古代常用以借指隐居生活。唐 罗隐《许由庙》诗:“高掛风瓢濯 汉 滨,土阶三尺愧清尘。”元 虞集《仙游道士余岫云为从珠溪余隐士求得华山下黄茅冈一曲规作丹室喜而赋之》诗之二:“刀耕火种从兹始,雨笠风瓢便有餘。”清 厉鹗《同筠谷太虚上人游花坞诸精舍·溪饮庵》诗:“斸苔傍溪居,春来泉脉动。喧寂两俱忘,风瓢聊可用。”
      43. 風移 [fēng yí]
          1.谓风尚发生变化。 《书·毕命》:“既歷三纪,世变风移。”
      44. 風疙瘩 [fēng gē dá]
          荨麻疹。又名风疹块。康濯《腊梅花·我的两家房东》:“这工夫,房东姐妹俩又进来了,拴柱 又好像满身长了风疙瘩,周身不舒展起来。”
      45. 風疹塊 [fēng zhěn kuài]
          即荨麻疹。皮肤病,症状是局部皮肤突然成块地红肿,发痒,消退也很快,不留任何痕迹。常常复发。药物、寄生虫、血清、细菌感染、接触刺激性物质、冷、热等都能引起这种病。
      46. 風癩 [fēng lài]
          麻风一类病症。 《云笈七籤》卷一一九:“居人 范彦通 忽患风癩,疮痍既甚,眉鬚渐落。”
      47. 風癲 [fēng diān]
          疯癫。指精神错乱失常。清 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三朝要典》:“廵视御史 刘廷元 奏称,‘迹似风癲,貌实黠猾’,其亦言之慎矣。”
      48. 風硯 [fēng yàn]
          风字形的砚石。宋 高似孙《砚笺》卷二:“段君璵 风砚,刻 祥符 己酉得於 铅山 观音院,名僧 令休 手琢。”参见“风字砚”。
      49. 風知 [fēng zhī]
          示意;示知。宋 岳珂《桯史·天子门生》:“檜 大怒曰:‘我杀 赵逵,如獼狐兔耳。何物小子,乃敢尔耶!’风知 临安府 曹泳,罗致其隶辈。”
      50. 風穴 [fēng xué]
          古代传说中的洞穴名。相传北方寒风自其中而出。《楚辞·九章·悲回风》:“依 风穴 以自息兮,忽倾寤以嬋媛。”《淮南子·览冥训》:“羽翼 弱水,暮宿 风穴。”许慎 注:“风穴,北方寒风从地出也。”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三》:“又有 风穴 在 南山,其大如井,风不时从中出。每出,则数十里外先闻波涛声,迟一二刻风乃至。”
      51. 風雲突變 [fēng yún tū biàn]
          比喻局势突然发生巨大变化。毛泽东《清平乐·蒋桂战争》词:“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
      52. 風玉 [fēng yù]
          唐 代 岐王 宫中,于竹林内悬碎玉片子,每夜闻玉片相触之声,即知有风,号为占风铎,又名“风玉”。唐 杜牧《斫竹》诗:“霜根渐随斧,风玉尚敲秋。”
      53. 風蝶 [fēng dié]
          蝴蝶的一类。晋 崔豹《古今注·鱼虫》:“蛺蝶,一名野蛾,一名风蝶。江 东呼为挞末,色白背青者是也。”南朝 梁简文帝《咏蛱蝶》:“復此从风蝶,双双花上飞。”唐 杜甫《行次古城店泛江作》诗:“风蝶勤依桨,春鸥嬾避船。”
      54. 風聞 [fēng wén]
          1.经传闻而得知。《汉书·南粤传》:“又风闻老夫父母坟墓已坏削,兄弟宗族已诛论。”颜师古 注:“风闻,闻风声。”《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天子风闻外边公论,亦有厌倦之意,遂从其请,以使相判 江寧府。”周立波《山乡巨变》下二十:“王菊生 早已风闻,刘雨生 跟 盛佳秀 十分相好,只差拜堂了。”
      55. 風聽 [fēng tīng]
          1.收集、听取。《国语·晋语六》:“吾闻古之王者,政德既成,又听於民,於是乎使工诵諫於朝,在列者献诗使勿兜,风听臚言於市,辨祆祥於謡,考百事於朝,问谤誉於路,有邪而正之,尽戒之术也。”韦昭 注:“风,采也。臚,传也。采听商旅所传善恶之言。”
      56. 風罏 [fēng lú]
          即风炉。 唐 宋 时用来烹茶的器具。唐 陆羽《茶经·器》:“风罏,以铜铁铸之,如古鼎形。”一本作“风炉”。宋 韩驹《谢人送凤团及建茶》诗:“白髮前朝旧史官,风罏煮茗暮江寒。”宋 周文璞《赏春》诗:“半酣更乞跳珠水,独对风罏自煮茶。”参见“风炉”。
      57. 風虎雲龍 [fēng hǔ yún lóng]
          比喻圣主、贤臣的遇合。宋 王安石《浪淘沙令》词:“汤 武 偶相逢,风虎云龙,兴王祗在笑谈中。”元 杨梓《豫让吞炭》第四折:“伊尹 有相 汤 的贤,武王 有伐 紂 的功,想当初风虎云龙,做了一枕南柯梦。”明 无名氏《鸣凤记·严嵩庆寿》:“欢乐,会风虎云龙,羽翼相从胆气豪。”参见“风从虎,云从龙”。
      58. 風舉 [fēng jǔ]
          疾风兴起。用以形容迅疾。《汉书·艺文志》:“形势者,靁动风举,后发而先至,离合背乡,变化无常,以轻疾制敌者也。”《宋书·礼志三》:“金波掩照,华耀停明,运动时来,跃飞风举。”
      59. 風舉雲摇 [fēng jǔ yún yáo]
          1.凭借风云飞腾而上。 汉 班固《西都赋》:“遂乃风举云摇,浮游溥览。”唐 王勃《九成宫颂》:“风举云摇,歷神都而一憇。”亦作“风举云飞”。《宋史·乐志七》:“神驾来思,风举云飞。”
      60. 風興雲蒸 [fēng xīng yún zhēng]
          见“风起云蒸”。
      61. 風肉 [fēng ròu]
          经过腌渍、洗晒、晾挂而制成的一种咸肉。洪深《香稻米》第三幕:“几个司法警是什么好东西,看见 金福 家里有一块风肉,定要烧来吃,咸鱼也要吃。”
      62. 風衍 [fēng yǎn]
          谓风教普及。晋 陆机《辨亡论上》:“化协殊裔,风衍遐圻。”
      63. 風術 [fēng shù]
          古代以风占卜吉凶的一种术数。《三国志·吴志·赵达传》:“达 常笑谓诸星气风术者曰:‘当迴算帷幕,不出户牖以知天道,而反昼夜暴露以望气祥,不亦难乎!’”参见“风角”。
      64. 風致 [fēng zhì]
          1.风度品格。《新唐书·崔远传》:“子 远,有文而风致整峻,世慕其为,目曰‘飣座梨’,言座所珍也。”宋 洪迈《夷坚丙志·费道枢》:“窃慕上客风致,愿奉顷刻之欢,可乎?”清 龚自珍《题<红蕙花诗册>尾》诗序:“今嗣君抱来乌丝阑素册高尺许,皆将来蕙故也。君之风致可想见矣。”
      65. 風臺 [fēng tái]
          指敞露透风的台榭。唐 韩愈《和崔舍人咏月二十韵》:“风臺观滉瀁,冰砌步青荧。”唐 柳宗元《行路难》诗之三:“风臺露榭生光饰,死灰弃置参与商。”
      66. 風船 [fēng chuán]
          乘风疾驶的船。北周 庾信《周大将军怀德公吴明彻墓志铭》:“风船火舰,周瑜 有 赤壁 之兵;盖舳襜艫,魏 齐 有横 江 之战。”
      67. 風艇 [fēng tǐng]
          指快艇。宋 赵彦端《鹧鸪天·白鹭亭作》词:“天外秋云四散飞,波间风艇一时归。”
      68. 風雨衣 [fēng yǔ yī]
          1.:“一个身材高大的外国男子穿着件风雨衣,打把洋布伞,从公园内走了出来。 ”参见“风衣”。
      69. 風向袋 [fēng xiàng dài]
          指示风向的圆锥形布袋,由红白相间的条纹布制成,挂在高杆上,袋口永远指着风来的方向,便于飞行员和地勤人员等了解风向。
      70. 風裘 [fēng qiú]
          挡风的皮衣。金 周昂《寒林七贤》诗:“苦寒如此欲何之?雪帽风裘意自奇。”
      71. 風裳 [fēng cháng]
          唐 李贺《苏小小墓》诗:“草如茵,松如盖,风为裳,水为珮。”后以“风裳”指飘忽的衣裙。宋 姜夔《念奴娇》词:“三十六陂人未到,水佩风裳无数。”赵朴初《忆江南·访缅杂咏》词之二:“玉管冰絃歌缓缓,风裳水袖舞仙仙。”
      72. 風笙 [fēng shēng]
          风中的笙声。 南朝 梁简文帝《大爱敬寺刹下铭》序:“仙衣梵带,去鴈塔而来游;天香风笙,辞鹤城而下集。”
      73. 風筌 [fēng quán]
          犹风鉴。指相面术。《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回:“我虽不懂得风筌,却是閲歷多了,有点看得出来。”一本作“风鑑”。参见“风鉴”。
      74. 風篁嶺 [fēng huáng lǐng]
          亦名 龙泓。 位于 浙江 杭州 西南。相传 晋 葛洪 曾在此炼丹。岭下即为名茶产地 龙井。宋 苏轼《介亭饯杨杰次公》诗:“丹青明灭 风篁岭,环珮空响 桃花源。”《明一统志》卷三八:“风篁岭,在 杭州府 城西一十二里。修篁怪石,风韵萧爽,因名。”
      75. 風範 [fēng fàn]
          1.风度;气派。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元规 尔时风范不得不小穨。”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憍萨罗国》:“龙猛 风范懍然肃物,言谈者皆伏抑首。”明 沉德符《野获编·礼部一·礼部官房》:“但 李 能耐烦琐,任怨讥,有 陶士行 风范,他人或不办,亦不屑也。”沉从文《菜园》:“这太太有一个儿子是白脸长身的好少年,年纪二十一,在家读书,认字知礼,还有点世家风笵。”
      76. 風簾 [fēng lián]
          指遮蔽门窗的帘子。南朝 齐 谢朓《和王主簿季哲怨情》:“花丛乱数蝶,风帘入双燕。”宋 范成大《爱雪歌》:“须臾未遽妨性命,呼童尽捲风帘钩。”《初刻拍案惊奇》卷三:“霜瓦鸳鸯,风帘翡翠。”
      77. 風籟 [fēng lài]
          风声。 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沅水》:“﹝ 明月池 ﹞状半月,清潭镜澈,上则风籟空传,下则泉响不断。”宋 苏辙《和鲜于子骏益昌官舍八咏·会景亭》:“亭高众山下,胜势不自收。冈峦向眼尽,风籟与耳谋。”清 侯方域《蹇千里传》:“已而大雨雪,诸公坐风籟中相与传觴饮,饮竟赋诗。”
      78. 風翎 [fēng líng]
          指禽鸟的羽翼。唐 黄滔《狎鸥赋》:“尔乃瞻雪影,缅风翎。”明 何景明《画鹤赋》:“丽藻质以明烟,挥风翎而刷雾。”
      79. 風翔 [fēng xiáng]
          谓风吹动。 南朝 宋 谢庄《让中书令表》:“泽与风翔,恩从云动。”南朝 齐 王俭《禇渊碑文》:“出 江 派而风翔,入京师而雷动。”元 陈樵《迎华观瑞莲赋》:“藻縟相辉,风翔雨舞。”
      80. 風素 [fēng sù]
          风采素养。《晋书·卢循传》:“君虽体涉风素,而志存不轨。”《南史·褚彦回传》:“帝之在蕃,与 彦回 以风素相善,至是深相委仗,陈事皆见从。”《苕溪渔隐丛话前集·王文穆》引 宋 蔡絛《西清诗话》:“上遂召之(王文穆),一见,钦其风素,其后信任颇专,致位上相。”
      81. 風紀 [fēng jì]
          1.风教纲纪。 唐 韩愈《祭虞部张员外文》:“分司宪臺,风纪由振。”《元史·刑法志一》:“仁宗 之时,又以格例条画有关於风纪者,类集成书,号曰《风宪宏纲》。”姚华《曲海一勺·骈史下》:“诚一代风纪之纲目,万化沿革之载记。”
      82. 風紋 [fēng wén]
          亦作“风文”。 因风吹而成的水波纹。唐太宗《小池赋》:“叠风纹兮连復连,折回流兮曲復曲。”唐 李百药《和许侍郎<游昆明池>》:“浪花开已合,风文直且连。”唐 元万顷《奉和春日池台》:“日影飞花殿,风文积草池。”
      83. 風絃 [fēng xián]
          亦作“风弦”。指风吹物体发声。唐 白居易《琴》诗:“置琴曲机上,慵坐但含情。何烦故挥弄,风絃自有声。”唐 李商隐《令狐舍人说昨夜西掖玩月因戏赠》诗:“露索 秦 宫井,风絃 汉 殿筝。”刘学锴 余恕诚 集解:“此风筝係悬挂於屋簷下之金属片,风起作声,故称风筝。”清 厉鹗《同啸斋西畴暮游惠山至泉上》诗:“嵓桂何处开,妙香时一送。不逢片月生,风弦为谁弄。”
      84. 風緒 [fēng xù]
          风。唐 郑谷《漂泊》诗:“槿坠莲踈池馆清,日光风绪淡无情。”唐 刘祎之《酬郑沁州》诗:“节变风绪高,秋深露华溽。”
      85. 風綴 [fēng zhuì]
          指风铃、铁马之类。唐 元稹《善歌如贯珠赋》:“偏佳朗畅,屡此圆明。度彫梁而暗绕,误风缀之频惊。”
      86. 風緩 [fēng huǎn]
          病名。 即风瘫。唐 李朝隐《让扬州长史起复第二表》:“又臣先患风缓,顷加心疾,触事迷错,鲜能行步。”《新唐书·文艺传中·郑虔》:“安禄山 反,遣 张通儒 劫百官置 东都,伪授 虔 水部郎中。因称风缓,求摄市令,潜以密章达 灵武。”参见“风瘫”。
      87. 風緼 [fēng yùn]
          风度和胸怀。 缊,通“藴”。清 钱谦益《南京吏部右侍郎顾起元父国辅原任湖广宝庆府知府赠通议大夫南京吏部右侍郎制》:“原任具官某,乃具官某之父,风緼纯明,器资魁杰。”
      88. 風賦 [fēng fù]
          1.风雅颂赋比兴的省称。唐 白居易《策林四·救学者之失策》:“俾讲《诗》者以六义风赋为宗,不专於鸟兽草木之名也。”
      89. 風馬雲車 [fēng mǎ yún chē]
          指神灵的车马。 唐 柳宗元《雷塘祷雨文》:“风马云车,肃焉徘徊。”宋 欧阳修《会圣宫颂》:“圣兮在天,风马云车;其来僊僊,圣会於此。”清 龚自珍《霓裳中序第一》词:“风马云车歷歷,见桂葆乍迎娇如雪。”参见“风车云马”。
      90. 風軒 [fēng xuān]
          有窗槛的长廊或小室。 宋 苏轼《病中游祖塔院》诗:“闭门野寺松阴转,攲枕风轩客梦长。”元 倪瓒《二月十五日雨作》诗:“风轩红杏散餘霞,隄草青青桃欲花。”《醒世恒言·卢太学诗酒傲王侯》:“水阁遥通竹坞,风轩斜透松寮。”
      91. 風輪 [fēng lún]
          1.寺观建筑上的一种装饰物,靠风力转动发声。南朝 梁 刘孝绰《酬陆长史倕》诗:“影塔图花树,经臺总香药。月殿曜朱旛,风轮和宝鐸。”
      92. 風量 [fēng liàng]
          单位时间内空气的流通量,用于表明鼓风机或通风设备的能力,计算单位是每秒立方米。
      93. 風言霧語 [fēng yán wù yǔ]
          指隐约其辞的传闻。 《孽海花》第二九回:“大先生得了此电,很为着急,在省城里迭派干员侦查,虽有些风言雾语,到底探不出个实在。”
      94. 風詠 [fēng yǒng]
          讽诵吟咏。 清 宗稷辰《姚适庵怡柯草堂诗赋钞序》:“自来贤侯良辅,哲士端人,其由心德而发攄乎善政者,每见之於风咏。”
      95. 風話 [fēng huà]
          1.指男女间戏谑挑逗的话。宋 石孝友《惜奴娇》词:“你试思量,亮从前説风话。寃家。休直待,教人呪駡。”《水浒传》第二一回:“押司,你不合是个男子汉,只得装些温柔,説些风话儿耍。”《古今小说·张道陵七试赵昇》:“那女子到説些风话,引诱 赵昇。”《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 王爵 ﹞坐间未免将几句风话撩他。那尼姑也是见多识广的,公然不拒。”
      96. 風語 [fēng yǔ]
          1.谓风发出声音,如人说话。 元 黄溍《重登云黄山》诗:“林辉宝灯烧,风语金鐸撼。”
      97. 風調雨順 [fēng tiáo yǔ shùn]
          1.指风雨适合农时。《旧唐书·礼仪志一》引《六韬》:“武王 伐 紂,雪深丈餘……既而克 殷,风调雨顺。”元 胡用和《粉蝶儿·题金陵》套曲:“歌岁稔风调雨顺,庆丰年国泰民康。”秦牧《长河浪花集·社稷坛抒情》:“古代的帝王们,在 天坛 祭天,在 社稷坛 祭地。祭天为了要求风调雨顺,祭地为了要求土地肥沃。”
      98. 風論 [fēng lùn]
          犹舆论。《晋书·刘颂传》:“凡举过弹违,将以肃风论而整世教,今举小过,清议益穨。”
      99. 風諭 [fēng yù]
          亦作“风喻”。以委婉的言辞劝告开导。《史记·三王世家》:“公卿使大臣请,遣宗正与太中大夫 公户满意、御史二人,偕往使 燕,风喻之。”《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陛下以岁时 汉 所餘彼所鲜数问遗,因使辩士风諭以礼节。”《汉书·艺文志》:“其后 宋玉、唐勒,汉 兴 枚乘、司马相如,下及 扬子云,竞为侈丽閎衍之词,没其风諭之义。”宋 陈亮《酌古论·曹公》:“及 熙尚 既平,厉兵西向,风諭诸将,使来合势,则 韩遂 等必不敢叛。”清 谭献《古诗录序》:“同时之人,未尝无支离涣靡之作,然其根也朴,其枝叶以焕丽,其合者
      100. 風謗 [fēng bàng]
          谓纷纷诋毁。《魏书·李彪传》:“然时有私於臣,云其威暴者,臣以直绳之官,人所忌疾,风谤之际,易生音謡,心不承信。”
      101. 風謡 [fēng yáo]
          1.指《诗经》的十五国风。 《南齐书·皇后传论》:“后妃之德,著自风謡,义起闺房,而道化天下。”
      102. 風證 [fēng zhèng]
          风疾的症候。《宋史·蔡洸传》:“陛辞赐坐,上慰劳曰:‘卿面有火色,风证也,朕有二方赐卿。’”
      103. 風議 [fēng yì]
          指恣意、任意或自由广泛地发表议论、评论。《诗·小雅·北山》:“或湛乐饮酒,或惨惨畏咎,或出入风议,或靡事不为。”马瑞辰 通释:“风议,即放议也;放议,犹放言也……《释文》音讽,失之。”《汉书·叙传下》:“贾(陆贾)作行人,百越 来宾,从容风议,博我以文。”章炳麟《国故论衡·论式》:“出入风议,臧否人羣,文士所优为也;持理议礼,非擅其学莫能至。”讽劝议论。《淮南子·主术训》:“顷襄 好色,不使风议,而民多昏乱,其积至 昭奇 之难。”《宋书·王僧达传》:“远近风议,不获稍进,臣所用夙宵疾首,寤寐疚心者也。”宋
      104. 風醋 [fēng cù]
          形容风韵美好动人。《敦煌曲子词·洞仙歌一》:“酒醒后多风醋,少年夫壻,向緑窗下左偎右倚。”参阅 任二北《敦煌曲初探》。
      105. 風馳雲走 [fēng chí yún zǒu]
          形容奔驰疾速。唐 牛僧孺《玄怪录·岑顺》:“三奏金革,四门出兵,连旗万计,风驰云走,两皆列阵。”清 伤时子《苍鹰击·劫械》:“骋驊騮,风驰云走,防他重伤未死,一息尚弥留。”
      106. 風馳電赴 [fēng chí diàn fù]
          形容迅速赶赴。《晋书·孙绰传》:“如其迷逆不化,復欲送死者,南北诸军风驰电赴,若身手之救痛痒,率然之应首尾,山陵既固,中夏小康。”
      107. 風雨 [fēng yǔ]
          1.风和雨。宋 苏轼《次韵黄鲁直见赠古风》之一:“嘉穀卧风雨,稂莠登我场。”《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风雨萧萧夜正寒,扁舟急桨上危滩。”
      108. 風雨操場 [fēng yǔ cāo chǎng]
          指室内运动场。叶圣陶《登雁塔》:“有个体育运动场,面积七百多亩,有田径赛场,各种球场,风雨操场,滑冰场。”
      109. 風雲 [fēng yún]
          1.风和云。《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至於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唐 王勃《上巳浮江宴序》:“林壑清其顾盼,风云荡其怀抱。”闻一多《红烛·太阳吟》:“这里的风云另带一般颜色,这里鸟儿唱的调子格外凄凉。”
      110. 風流雲散 [fēng liú yún sàn]
          风吹过,云飘散,踪迹全消。 比喻人飘零离散。汉 王粲《赠蔡子笃》诗:“风流云散,一别如雨。”宋 王沂孙《长亭怨·重过中庵故园》词:“自约赏花人,别后总风流云散。”郭沫若《豕蹄·漆园吏游梁》:“庄周 自从他夫人死后,率性把 漆园 吏的微职丢掉,他的门徒们也就逐渐地风流云散了。”亦作“风流雨散”。晋 左思《蜀都赋》:“饮御酣,宾旅旋,车马雷骇,轰轰闐闐,若风流雨散,漫乎数百里之閒。”唐 杨炯《送东海孙尉诗序》:“徒以士之相见,人之相知,必欲轩盖逢迎,朝游夕处,亦常烟波阻絶,风流雨散。”
      111. 風雲月露 [fēng yún yuè lòu]
          《隋书·李谔传》:“连篇累牘,不出月露之形,积案盈箱,唯是风云之状。”后即用“风云月露”指绮丽浮靡,吟风弄月的诗文。清 郑燮《焦山别峰庵雨中无事书寄舍弟墨》:“其间风云月露之辞,悖理伤道之作,不可胜数,常恨不得 始皇 而烧之。”《红楼梦》第八一回:“虽懂得几句诗词,也是胡诌乱道的;就是好了,也不过是风云月露,与一生的正事,毫无关涉。”清 李慈铭《书凌氏廷堪校礼堂集中书唐文粹文后》:“流及 六朝,愈尚华藻,波靡递下,乃有风云月露之讥。”
      112. 風雷 [fēng léi]
          1.风和雷。 《易·益》:“风雷,益。”宋 曾巩《喜雨》诗:“更喜风雷生北极,顿驱云雨出灵湫。”清 袁枚《续新齐谐·天上过船》:“乾隆 五十五年五月十四日,风雷大作。”
      113. 風馳電騁 [fēng chí diàn chěng]
          同“风驰电掣”。
      114. 風激電駭 [fēng jī diàn hài]
          见“风激电飞”。
      115. 風鑾 [fēng luán]
          即风铃。 隋 李播《天文大象赋》:“车府息雷轂之声,造父 曳风鑾之响。”宋 苏轼《送陈睦知潭州》诗:“朝元阁 上酒醒时,卧听风鑾鸣铁凤。”赵次公 注:“风鑾,和鑾之鑾也,以其在风中,故谓之风鑾。”参见“风铃”。
      116. 風錘 [fēng chuí]
          用压缩空气做动力、手持的捶击工具。主要由一个空气推动的活塞和自动控制活塞运动的阀构成。多用于铆工。
      117. 風鎬 [fēng gǎo]
          手持的风动工具。以压缩空气为动力,使气缸里的冲击锤往复冲击气缸前端的钎子,钎子的尖刃即凿入岩石,达到破碎的目的。
      118. 風鏡 [fēng jìng]
          1.:“只见驾驶员头戴鸭舌帽,帽檐压得很低,大风镜遮去了大半个脸。”
      119. 風鑑 [fēng jiàn]
          见“风鉴”。
      120. 風門水口 [fēng mén shuǐ kǒu]
          指要冲。《水浒传》第一一一回:“如今听得朝廷起大军来,与 方腊 厮杀,我这里正是风门水口。有些人家都搬了别处去躲。只留下老身,在这里看屋。”
      121. 風月館 [fēng yuè guǎn]
          妓院。 元 李行道《灰阑记》第一折:“再不去卖笑追欢风月馆,再不去迎新送旧翠红乡。”
      122. 風饕 [fēng tāo]
          谓风狂暴。清 钱谦益《送陈生昆良南归》诗:“席帽疲驴问牖城,风饕雪虐泪纵横。”清 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致赵秋舲书》:“风饕兼雪虐,未尝逢雨师。”
      123. 風奔 [fēng bēn]
          谓使闻风而逃。北周 庾信《周大将军上开府广饶公郑常墓志铭》:“公露节东驱,风奔群盗,埋轮当路,威振中原。”
      124. 風瞀 [fēng mào]
          指昏厥。《云笈七籤》卷一二二:“太尉 燉煌公 好奇尚异,多得古物,命工人所取支机一片,欲为器用,以表奇异。工人鐫刻之际,忽若风瞀,坠於石侧,如此者三。公知其灵物,不復敢取。”
      125. 風景 [fēng jǐng]
          1.风光景色。 南朝 宋 鲍照《绍古辞》之七:“怨咽对风景,闷瞀守闺闥。”唐 张籍《送李司空赴镇襄阳》诗:“襄阳 由来风景好,重与江山作主人。”清 李渔《比目鱼·肥遯》:“一路行来,山青水緑,鸟语花香,真箇好风景也。”老舍《贫血集·不成问题的问题》:“专凭风景来说,这里真值得被称为乱世的 桃源。”
      126. 風漪 [fēng yī]
          1.微风吹拂水面形成的波纹。唐 孟郊《献襄阳于大夫》诗:“风漪参差泛,石板重叠躋。”清 赵翼《清明前二日寿菊士招同棕亭再可立堂诸公泛舟至平山堂即事》诗:“红桥 南北渺风漪,处处名园互钩络。”
      127. 風騷 [fēng sāo]
          1.指《诗》中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宋书·谢灵运传论》:“原其飇流所始,莫不同祖《风》《骚》。”唐 贾岛《喜李馀自蜀至》诗:“往来自此过,词体近《风》《骚》。”清 姚莹《论诗绝句》之二:“辛苦十年摹 汉 魏,不知何故远《风》《骚》。”
      128. 風餐 [fēng cān]
          在风中进食。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南朝 宋 鲍照《代升天行》:“风餐委松宿,云卧恣天行。”唐 杜甫《舟中》诗:“风餐江柳下,雨卧驛楼边。”清 方以智《戊子元旦》诗:“旅食诚何地,风餐胜五辛。”参见“风餐露宿”。
      129. 風傻 [fēng shǎ]
          风风傻傻。 明 无名氏《紫微宫》第二折:“自家是这 西池 金母 殿前歪剌仙女,因为我从小儿有些风傻,奉 金母 法旨,罚我在此打扫殿庭。”
      130. 風嵐 [fēng lán]
          指飘浮在山间的雾气。 金 元好问《云岩》诗:“浑沌日凿餘空嵌,漏天蒸湿绕风嵐。”
      131. 風檣 [fēng qiáng]
          指帆船。唐 刘禹锡《鱼复江中》诗:“风檣好住贪程去,斜日青帘背酒家。”宋 周邦彦《西河·金陵怀古》词:“怒涛寂寞打孤城,风檣遥度天际。”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词:“风檣动,龟 蛇 静,起宏图。”
      132. 風水 [fēng shuǐ]
          1.风和水;风和雨。 《宋书·武帝纪上》:“公中流蹙之,因风水之势,贼舰悉泊西岸。”唐 李远《咏雁》:“关山多雨雪,风水损毛衣。”
      133. 風魔 [fēng mó]
          1.发疯,癫狂。 《云笈七籤》卷一一九:“亲戚家女使,近患风魔疾,尚未甚困。”元 张可久《汉东山》曲:“蓝采和,没奈何,假风魔。”《西游补》第六回:“﹝ 行者 ﹞登时粧做风魔之状,呆睁着两眼对着 项王 道:‘还我头来!’”
      134. 風星 [fēng xīng]
          风角星象。 指占卜术。《后汉书·方术传上·李郃》:“郃 袭父业,游太学,通五经。善《河》《洛》风星,外质朴,人莫之识。”参见“风角”。
      135. 風華 [fēng huá]
          1.犹雅丽;优美。南朝 梁 锺嵘《诗品》卷中:“至如‘欢言酌春酒’,‘日暮天无云’,风华清靡,岂直为田家语耶!”《南史·到溉传》:“溉 长八尺,眉目如点,白晳美鬚髯,举动风华,善於应答。”
      136. 風口 [fēng kǒu]
          1.因无遮挡而风比较大的地方。 宋 苏舜钦 等《地动联句》:“日腹昏盲倀,风口鸣呜咿。”《红楼梦》第五七回:“穿这样单薄,还在风口里坐着。”
      137. 風韻 [fēng yùn]
          1.风度,韵致。《晋书·桓石秀传》:“石秀,幼有令名,风韵秀彻。”唐 丘丹《经湛长史草堂》诗:“烟霞虽异世,风韵如在瞩。”李广田《画廊集·记问渠君》:“山光水色,都无改于昔日的潇洒风韵。”
      138. 風飆 [fēng biāo]
          1.暴风。《吴子·论将》:“居军荒泽,草楚幽秽,风飆数至,可焚而灭。”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磔迦国》:“时候暑热,土多风飆。”宋 苏舜钦《奉酬公素学士见招之作》诗:“安得此身有两翅,颯然远举随风飆。”《南齐书·王俭传》:“秋叶辞条,不假风飊之力;太阳躋景,无俟萤爝之暉。”《资治通鉴·晋武帝太元八年》:“譬如养鹰,飢则附人,每闻风飊之起,常有陵霄之志。”
      139. 風鳥 [fēng niǎo]
          1.占术的一种。 元 吴莱《范氏莛篿卜法序》:“蠡 种 之能有以尽乎具术也,予尝考之,大抵本出於太一六壬、玄女遁甲、风鸟云气之道。”参见“风角”。
      140. 風漚 [fēng ōu]
          风中的泡沫。比喻短暂虚幻。宋 陆游《戊午元日读书至夜分有感》诗:“未收浮世风沤梦,尚了前生蠹简缘。”
      141. 風幔 [fēng màn]
          挡风的帷幕。唐 杜甫《客旧馆》诗:“风幔何时卷,寒砧昨夜声。”宋 苏轼《上元夜过赴儋守台独坐有感》诗:“静看月窗盘蜥蜴,卧闻风幔落伊威。”
      142. 風麗 [fēng lí]
          风雅明丽。清 陈维崧《夜半乐·春夜观小伶演葛衣剧》词:“当时 江 左才调,乐安 任昉,风丽推无偶。”
      143. 風壤 [fēng rǎng]
          犹风土。 指一个地方特有的自然环境和风俗习惯。北齐 裴让之《公馆宴酬南使徐陵诗》:“方域殊风壤,分野各星辰。”唐 杜甫《野望》诗:“云山兼五岭,风壤带 三苗。”金 麻革《游龙山记》:“自 雁门 踰 代岭 之北,风壤陡异,多山而阻。”
      144. 風袂 [fēng mèi]
          指随风飘动的衣袖。 唐 白居易《和微之诗·和<寄乐天>》:“风袂去时挥,云帆望中失。”元 王恽《登凌云阁》诗:“布衣尘满戴儒冠,风袂来登上将坛。”
      145. 風騎 [fēng qí]
          犹飞骑。乘马疾行。宋 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十六:“明日军出,诸寨屏匿如无人。不十里,﹝ 马景 ﹞果风骑却走,歧 人纳之。”
      146. 風病 [fēng bìng]
          1.中医学泛指由外感风邪而引起的各种疾病。 《素问·三部九候论》“所言不死者”唐 王冰 注:“风病之脉诊大。”
      147. 風骨 [fēng gǔ]
          1.指人的品格,性格。《晋书·赫连勃勃载记论》:“然其器识高爽,风骨魁奇,姚兴 覩之而醉心,宋祖 闻之而动色。”宋 王禹偁《右卫上将军赠侍中宋公神道碑》:“以公名家子,又 后唐 之出也,且风骨俊秀,异乎诸孤。”胡先驌《诗别萧叔絅燕京》:“萧郎 二十风骨奇,崭然头角何嶷嶷。”
      148. 風牛 [fēng niú]
          因雌雄相诱而走失的牛。 亦喻毫不相干的事物。南朝 陈 徐陵《与杨仆射书》:“方今 越裳 藐藐,驯雉北飞;肃眘 茫茫,风牛南偃。”《隋书·礼仪志三》:“后魏 及 齐,风牛本隔,殊不寻究,遥相师祖,故 山 东之人,浸以成俗。”明 张煌言《答赵安抚书》:“倘论践土食毛之谊,于北朝原等风牛。”参见“风马牛不相及”。
      149. 風浪 [fēng làng]
          1.水面上的风和波浪。 《后汉书·西南夷传·邛都》“南人以为 邛河”李贤 注引 汉 李膺《益州记》:“渔人採捕,必依止宿,每有风浪,輒居宅侧,恬静无它。”唐 陆龟蒙《相和歌辞·江南曲》:“寄语櫂船郎,莫夸风浪好。”清 王士禛《池北偶谈·谈艺九·孙豹人诗》:“孙豹人 枝蔚 游 焦山,中流风浪大作,舟人失色。”
      150. 風漢 [fēng hàn]
          言语行动颠狂的人。 风,今写作“疯”。唐 无名氏《玉泉子》:“刘蕡,杨嗣復 门生也。对策以直言忤时,中官尤所嫉忌。中尉 仇士良 谓 嗣復 曰:‘奈何以国家科第放此风汉耶?’”宋 陆游《自述》诗:“未恨名风汉,惟求拜醉侯。”林纾《二箴·言箴》:“髯鬢垂皤,乃类风汉。”
      151. 風立 [fēng lì]
          犹言风范树立。语本《书·毕命》“树之风声”孔 传:“立其善风,扬其善声。”宋 蔡絛《铁围山丛谈》卷二:“噫!前朝侍从臣卓尔风立迺如此,后来罕见之。”
      152. 風顔 [fēng yán]
        1. 風教 [fēng jiào]
            《诗大序》:“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后以“风教”指风俗教化。《史记·五帝本纪》:“余尝西至 空桐,北过 涿鹿,东渐於海,南浮 江 淮 矣,至长老皆各往往称 黄帝、尧、舜 之处,风教固殊焉。”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梵衍那国》:“文字、风教、货币之用,同 覩货逻国。”郭沫若《卓文君》第二景:“我们县里,得 王 父台主持风教,使民家女子,也能弹琴,这要算是‘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呢。”
        2. 風濤 [fēng tāo]
            1.风浪。南朝 宋 颜延之《车驾幸京口侍游蒜山作》诗:“春江壮风涛,兰野茂荑英。”唐 杜甫《曲江三章章五句》诗:“曲江 萧条秋气高,菱荷枯折随风涛。”何其芳《树阴下的默想》:“但我却甘愿冒着风涛,带着渴望,独自在无涯的海上航行。”
        3. 風囊 [fēng náng]
            1.传说中行风的口袋。宋 梅尧臣《观杨之美画》诗:“雷部处上相与期,人身兽爪负鼓驰,后有同类挟且搥,次执电镜风囊吹。”
        4. 風鬣 [fēng liè]
            马的鬣毛随风蓬松状。借指骏马。金 麻革《杨将军坰马图》诗:“人言息马战所重,风鬣霜蹄惜无用。”
        5. 風琴 [fēng qín]
            1.《礼记·乐记》:“昔者 舜 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后以“风琴”指古琴。宋 苏轼《用前韵答西掖诸公见和》:“借君妙语发舂容,顾我风琴不成弄。”金 元好问《胡寿之待月轩》诗之三:“墨君解语应须道,犹欠风琴一再行。”
        6. 風颮 [fēng biāo]
            1.比喻势盛。汉 班固《答宾戏》:“游説之徒,风颮电激。”
        7. 風潑 [fēng pō]
            疯傻蛮横。 《西游记》第三二回:“你这个风泼和尚,忒没道理。我倒是好意,特来报与你们。教你们走路时,早晚间防备,你倒转赖在我身上。”
        8. 風體 [fēng tǐ]
            1.风格。南朝 梁 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刀笔不足宣功,风体所以弘益。”《梁书·萧颖达传》:“风体如兹,準绳斯在。”
        9. 風木 [fēng mù]
            比喻父母亡故,不及奉养。 典出《韩诗外传》。宋 刘宰《分韵送王去非之官山阴得再字》:“桃李春正华,风木养不待。”明 朱鼎《玉镜台记·宴会》:“温嶠 今日正可承欢养志,报效劬劳,岂敢浮慕勛名,遗忧风木。”
        10. 風角 [fēng jiǎo]
            1.古代占卜之法。以五音占四方之风而定吉凶。《后汉书·郎顗传》:“父 宗,字 仲绥,学《京氏易》,善风角、星筭、六日七分。”李贤 注:“风角谓候四方四隅之风,以占吉凶也。”《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三年》:“己亥,帝自 晋阳 奉太后还 鄴,至 紫阳,遇大风。舍人 魏僧伽 习风角,奏言:‘即时当有暴逆事。’”《古今小说·木绵庵郑虎臣报冤》:“有一术士,号 富春子,善风角鸟占,贾似道 招之,欲试其术,问以来日之事。”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郑成功 据 臺湾 时,有 粤 东异僧泛海至,技击絶伦,袒
        11. 風鴉 [fēng yā]
            风中乱飞的乌鸦。比喻不经意的笔墨。常指书法拙劣或胡乱写作。宋 陆游《九月二十五日鸡鸣前起待旦》诗:“扫尘拾得残诗稿,满纸风鸦字半斜。”宋 陆游《斋中杂题》诗:“援笔课小诗,墨燥字倾斜。须臾忽满纸,翩翩若风鸦。”
        12. 風馳 [fēng chí]
            1.像风一般地急驰。 多形容迅疾。南朝 宋 颜延之《皇太子释奠会作诗》:“都庄云动,野馗风驰。”唐 王维《兵部起请露布文》:“万里风驰,六军电扫。”清 梅曾亮《光禄大夫经筵讲官礼部尚书李公墓碑》:“輶车风驰,入我包匭。”
        13. 風摶 [fēng tuán]
            《庄子·逍遥游》:“﹝鹏﹞水击三千里,摶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后以“风摶”比喻仕途腾达。唐 岑参《送张秘书充刘相公通汴河判官便赴江外觐省》诗:“前年见君时,见君正泥蟠。去年见君处,见君已风摶。”
        14. 風趣 [fēng qù]
            1.风格志趣。南朝 梁 沉约《与约法师书悼周舍》:“周中书 风趣高奇,志託夷远。”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六:“吴江 计甫草 东,读书讲学,风趣异人。”
        15. 風起 [fēng qǐ]
            1.风刮起来。晋 陆机《豪士赋》序:“是以事穷运尽,必於颠仆;风起尘合,而祸至常酷也。”唐 杜甫《船下夔州郭宿雨湿不得上岸别王十二判官》诗:“风起春灯乱,江 鸣夜雨悬。”《清平山堂话本·西湖三塔记》:“风起时,有千尺翻头浪。”
        16. 風掃 [fēng sǎo]
            1.风吹。 唐 李白《送内寻庐山女道士李腾空》诗之一:“水舂云母碓,风扫石楠花。”宋 范浚《岁暮喜晴》诗:“风扫断云齐万弩,日融残雪上三竿。”
        17. 風濕 [fēng shī]
            中医病名。属痺症一类,指风和湿两种病邪结合所致的病症。症见头痛、发热、微汗、恶风、身重、小便不利、骨节痠痛、不能屈伸等。汉 王充《论衡·道虚》:“凡人禀性,身本自轻,气本自长,中於风湿,百病伤之,故身重气劣也。”《敦煌曲子词·定风波》:“风湿伤寒脉紧沉,遍身虚汗似汤淋。”宋 叶适《夫人陈氏墓志铭》:“比寡居而病风湿,沉废逾二十年。”
        18. 風涼 [fēng liáng]
            见“风凉”。
        19. 風鰻 [fēng mán]
            经过精细剖割加工风干的鳗鲡或海鳗制品。也称鳗鲞。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鳞二·鳗鲡鱼》:“白鱔,蛇鱼,乾者名风鰻。”
        20. 風流體 [fēng liú tǐ]
            指 元 明 时代嘲戏风流、警戒冶荡的作品。元 周德清《中原音韵》卷下:“又云作乐府切忌有伤於音律,且如 女真 风流体等乐章,皆以 女真 人音声歌之,虽字有舛讹,不伤於音律者不为害也。”明 朱有燉《醉乡词二十篇》曲序:“尝观昔人 刘庭信 有风流体乐府,皆豪放不羈,乃酒席中戏漂荡子弟之语。”
        21. 風濕病 [fēng shī bìng]
            一种慢性而反复发作的全身性疾病,多见于较冷而潮湿的地区。 心脏被侵犯时,心肌发炎,出现杂音、心慌、心跳过快等症状。关节被侵犯时,关节有局部红肿、剧痛等症状。
        22. 風信鷄 [fēng xìn jī]
            测定风向的仪器。形如鸡。常比喻见风使舵,善于钻营投机的人。《诗刊》1978年第4期:“厚厚脸皮,尖尖脑袋,软软腰肢,弯弯膝盖,善观气象随风摆,胜似风信鸡,灵过天文台。”
        23. 風淚眼 [fēng lèi yǎn]
            眼疾。症状为见风流泪。郭澄清《大刀记》开篇五:“‘你哭啥?’‘我是个风泪眼。’老奶奶故意转了话题说,‘孩子,你多大啦?’”
        24. 風流子 [fēng liú zǐ]
            原 唐 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分单调、双调两体。单调三十四字,仄韵。见《花间集》。双调又名《内家娇》,一百十字,平韵。见《片玉词》。
        25. 風月所 [fēng yuè suǒ]
            即风月场。元 石德玉《曲江池》第三折:“风月所得清白,雨云乡无粘带,烟花寨耳根清浄。”元 武汉臣《玉壶春》第二折:“我向这花柳营调鼎鼐,风月所理阴阳。”参见“风月场”。
        26. 風月場 [fēng yuè chǎng]
            情场。多指妓院。元 关汉卿《谢天香》楔子:“老天生我多才思,风月场中肯让人?”《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八:“邻舍有个 杨二郎,也是风月场中人,年少风流,閒荡游耍过日,没甚根基。”《白雪遗音·马头调·劝嫖》:“风月场中,劝君休把痴心想,切莫要称强。”欧阳予倩《桃花扇》第一幕:“风月场中也有她才显得热闹。”
        27. 風風魔魔 [fēng fēng mó mó]
            颠狂的样子。 明 贾仲名《金安寿》第二折:“见他风风魔魔,摑着手,佯推笑。”
        28. 風流人物 [fēng liú rén wù]
            1.英俊潇洒、杰出不凡的人物。 唐 陈叔达《答王绩书》:“至若 梁、魏、周、齐 之閒,耳目耆旧所接,风流人物,名实可知,衣冠道义,謳謡尚在。”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六街三市通车马,风流人物类京华。”毛泽东《沁园春·雪》词:“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9. 風起水涌 [fēng qǐ shuǐ yǒng]
            1.大风急起,浪涛翻涌。宋 苏轼《后赤壁赋》:“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
        30. 風流瀟灑 [fēng liú xiāo sǎ]
            风度大方,气度洒脱。 明 徐复祚《红梨记·投雍》:“素娘,似你这般风流瀟洒,如花似玉,向在风尘,知心有几?”亦作“风流瀟洒”。《白雪遗音·玉蜻蜓·追诉》:“看你风流瀟洒依然在,只落的,俊俏容颜一画张。”《何典》第七回:“臭花娘 见他美如冠玉,风流瀟洒的,心里也十分爱慕。”巴金《利娜·第十三封信》:“他完全不是一个风流潇洒的人。没有一个少女会爱他。”
        31. 風雨漂摇 [fēng yǔ piāo yáo]
            见“风雨飘摇”。
        32. 風流瀟洒 [fēng liú xiāo sǎ]
            见“风流瀟洒”。
        33. 風雨飄颻 [fēng yǔ piāo yáo]
            见“风雨飘摇”。
        34. 風風韻韻 [fēng fēng yùn yùn]
            见“风风韵韵”。
        1. 樹大招風 [shù dà zhāo fēng]
            比喻人出了名或有了钱财就容易惹人注意,引起麻烦。
        2. 黨風 [dǎng fēng]
            一个政党的作风。亦特指中国共产党的作风。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学风和文风也都是党的作风,都是党风。”陈云《在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上的发言》:“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
        3. 颱風 [tái fēng]
            发生在 太平洋 西部海洋和 南海 海上的热带空气旋涡,是一种极猛烈的风暴,风力常达十级以上,同时有暴雨。今多称为热带风暴,夏秋两季常侵袭我国。
        4. 颩風 [biāo fēng]
            谓发狂;颠狂。 元 张寿卿《红梨花》第四折:“我这里轻搧,你箇颩风小状元。”元 石德玉《紫云庭》第三折:“从来撒欠颩风爱恁末,敲才兀自不改动些儿个。”
        1. 談笑風生 [tán xiào fēng shēng]
            形容谈话时有说有笑,兴致很高,并且很有风趣。生:产生。风:风趣。谈: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