絃字组词目录:

xián开头   xián结尾   xián中间   xián成语



拼音 “xián” 絃组词

  1. 絃外之意 [xián wài zhī yì]
      《南叶·范晔传》:“吾於音乐,听功不及自挥,但所精非雅声为可恨,然至於一絶处,亦復何异邪。 其中体趣,言之不可尽。絃外之意,虚响之音,不知所从而来。”后因以喻语言中隐含着的深意。
  2. 絃匏 [xián páo]
      弦和匏。均乐器名。古代八音中“匏曰笙,丝曰絃”,因亦泛指乐器。宋 范仲淹《观猎》诗:“翦棘争探穴,摧林竞覆巢。惟开三面者,盛德播絃匏。”参见“弦匏”。
  3. 絃诵 [xián sòng]
      古代授《诗》、学《诗》,配弦乐而歌者为弦歌,无乐而朗读者为诵,合称“絃诵”。后即用以泛指授业、诵读之事。《礼记·文王世子》:“春诵、夏弦。”郑玄 注:“诵,谓歌乐也;弦,谓以丝播诗。”孔颖达 疏:“诵谓歌乐者,谓口诵歌乐之篇章,不以琴瑟歌也;云絃谓以丝播诗者,谓以琴瑟播彼诗之音节,诗音则乐章也。”《旧唐书·音乐志一》:“三五之代,世有厥官,故 虞 廷振干羽之容,周 人立絃诵之教。”宋 苏轼《潘推官母李氏挽词》:“杯盘惯作 陶 家客,絃诵尝叨 孟母 邻。”清 戴名世《芥舟翁寿序》:“当 戴 氏之盛也,农服畎
  4. 絃歌 [xián gē]
      1.古代传授《诗》学,圴配以弦乐歌咏,故称“弦歌”。后因指礼乐教化、学习诵读为“弦歌”。《韩诗外传》卷一:“原宪 居 鲁,环堵之室,茨以蒿莱,蓬户瓮牖,桷桑而无枢,上漏下湿,匡坐而絃歌。”《孔子家语·在厄》:“孔子 不得行。絶粮七日,外无所通,蔾羹不充,从者皆病。孔子 愈慷慨讲诵,絃歌不衰。”宋 张孝祥《六州歌头》词:“洙 泗 上,絃歌地,亦羶腥。”元 李冶《敬斋古今黈》卷一:“古《诗》三百五篇,皆可声之琴瑟。口咏其辞,而以琴瑟和之,所谓絃歌也。古人读《诗》者皆然。”清 陈梦雷《寄答李厚庵百韵》:“比屋闻
  5. 絃筦 [xián guǎn]
      见“絃管”。
  6. 絃索 [xián suǒ]
      1.乐器上的弦。多用作弦乐器的总称。唐 元稹《连昌宫词》:“夜半月高絃索鸣,贺老 琵琶定场屋。”宋 周邦彦《解连环》词:“燕子楼空,暗尘锁、一牀絃索。”参见“弦索”。
  7. 絃桐 [xián tóng]
      汉 桓谭《新论》:“神农 始削桐为琴,练丝为絃。”后因以“絃桐”为琴的别称。《文选·谢庄<月赋>》:“於是絃桐练响,音容选和。”李善 注:“絃桐,琴也。”
  1. 丝絃 [sī xián]
      见“丝弦”。
  2. 冰絃 [bīng xián]
      亦作“冰弦”。 琴弦的美称。传说中有用冰蚕丝作的琴弦,故称。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四:“宝兽沉烟裊碧丝,半折的梨花繁杏枝。粧一胆瓶儿,冰絃重理,声渐辨雄雌。”《剪灯馀话·贾云华还魂记》:“来早,娉 乃破所照匣中鸞镜,断所弹琴上冰絃,并前时手帕,遣 福福 持去付生,为相思纪念。”清 孔尚任《桃花扇·寄扇》:“鶯喉歇了南北套,冰弦住了 陈 隋 调;唇底罢吹簫,笛儿丢,笙儿坏,板儿掠。”欧阳予倩《荆轲》第二幕:“﹝ 玉姬 ﹞手抚冰弦把 荆卿 看,果然是 燕 赵 好儿男。”
  3. 冰丝絃 [bīng sī xián]
      用冰蚕丝做的琴弦。 亦泛指琴弦。明 李东阳《寄王丹徒公济》诗之二:“美人别我来,赠我冰丝絃。絃直似君操,絃清似君言。”
  4. 诵絃 [sòng xián]
      1.诵读诗歌。 语本《礼记·文王世子》:“春诵夏弦,大师詔之。瞽宗秋学礼,执礼者詔之。冬读书,典书者詔之。礼在瞽宗,书在上庠。”郑玄 注:“诵,谓歌乐也;弦,谓以丝播诗。”孔颖达 疏:“‘诵谓歌乐’者,谓口诵歌乐之篇章,不以琴瑟歌也;云‘絃谓以丝播诗’者,谓以琴瑟播彼诗之音节,诗音则乐章也。”宋 范成大《范村午坐》诗:“老便几杖供,慵废诵弦课。”
  5. 春诵夏絃 [chūn sòng xià xián]
      见“春诵夏弦”。
  6. 弄管调絃 [nòng guǎn diào xián]
      犹弄竹弹丝。《儿女英雄传》第三五回:“论他的才情,填词觅句,无所不能,便是弄管调絃,也无所不会。”
  7. 徽絃 [huī xián]
      1.挥弦。指弹琴。徽,通“挥”。晋 葛洪《抱朴子·博喻》:“故有不能下棊而经目识胜负,不能徽絃而过耳解 郑 雅者。”
  8. 弓絃 [gōng xián]
      见“弓弦”。
  9. 改柱张絃 [gǎi zhù zhāng xián]
      改换琴柱,另张琴弦。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方法。明 陈汝元《金莲记·射策》:“玉陛舒奇抱,看琐尾啼饥众纷扰,惟改柱张絃,抡才访道。”参见“改弦更张”。
  10. 商絃 [shāng xián]
      见“商弦”。
  11. 抚絃 [fǔ xián]
      亦作“抚弦”。拨弄琴弦。指弹琴。《淮南子·修务训》:“今夫盲目者不能别昼夜,分白黑,然搏琴抚弦,参弹復徽,攫援摽拂,手若蔑蒙,不失一弦。”南朝 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见故国之旗鼓,感平生於畴日。抚絃登陴,岂不愴悢!”清 陈梦雷《西郊杂咏》之十八:“抱琴山之阿,抚絃感我心。”
  12. 续絃 [xù xián]
      见“续弦”。
  13. 缠絃 [chán xián]
      琴弦的一种。宋 沉括《梦溪补笔谈·乐律》:“琴中宫、商、角皆用缠絃,至徵则改用平絃。”
  14. 轧絃 [yà xián]
      指弹奏弦器。宋 张先《天仙子·观舞》词:“斜雁轧絃随步趁,小凤纍珠光遶鬢。”
  15. 朱丝絃 [zhū sī xián]
      见“朱丝弦”。
  16. 铁板铜絃 [tiě bǎn tóng xián]
      形容豪迈激越的文章风格。 清 蒋士铨《临川梦·提纲》:“铁板铜絃随手弄,娄江 有个人知重。”邵海清 校注:“俞文豹《吹剑续録》:‘东坡 在玉堂日,有幕士善謳。因问:“我词比 柳(柳永)词如何?”对曰:“柳郎中 词,只好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 关 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 东去’。”公为之絶倒。’后人演为‘抱铜琵琶,执铁绰板’,因以‘铁板铜絃’形容豪迈激越的文词、风格。”亦作“铁板铜琶”。清 二石生《十洲春语·评花小诗·杭州绣凤》:“铁板铜琶唱《大江》,西来潮气未全降。”
  17. 改絃 [gǎi xián]
      见“改弦”。
  18. 韦絃 [wéi xián]
      见“韦弦”。
  19. 钧絃 [jūn xián]
      见“钧弦”。
  20. 笼絃 [lóng xián]
      弹奏琵琶的指法之一。唐 李绅《悲善才》诗:“天颜静听朱丝弹,众乐寂然无敢举。衔花金凤当承拨,转腕笼絃促挥抹。”
  21. 虞絃 [yú xián]
      语本《礼记·乐记》:“昔者 舜 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 ”后因以“虞絃”指琴。明 高明《琵琶记·琴诉荷池》:“强对南薰奏 虞 絃,只觉指下餘音不似前。”明 何景明《题严内翰赐扇》诗:“象轂银鐶倍光宠,好扬薰风助 虞 絃。”清 何世麟《感赋》:“苗顽几费南熏格,一曲 虞 絃响至今。”
  22. 急管繁絃 [jí guǎn fán xián]
      形容节拍急促,演奏热闹的乐奏。唐 白居易《忆旧游》诗:“脩娥慢脸灯下醉,急管繁絃头上催。”宋 欧阳修《采桑子》词:“画船载酒 西湖 好,急管繁絃,玉盏催传,稳泛平波任醉眠。”明 汪廷讷《狮吼记·赏春》:“怜国色,笑嫣然,仙郎自合挟嬋娟,也何劳急管繁絃。”清 袁枚《随园诗话》卷九:“南园 赋诗云:‘急管繁絃子夜声,宫商强半不分明。’”亦作“急竹繁丝”。宋 翁卷《白紵词》:“急竹繁丝互催逼,吴 娘娇浓玉无力。”
  23. 素絃 [sù xián]
      见“素弦”。
  24. 湘絃 [xiāng xián]
      见“湘弦”。
  25. 分絃 [fēn xián]
      谓离别时弹奏的琴声。南朝 梁 范云《饯谢文学离夜》诗:“分絃饶苦音,别唱多凄曲。”
  26. 凤絃 [fèng xián]
      琴上的丝弦。 元 宋无《春愁》诗:“金雁尘香暗凤絃,红绳风紧阁秋千。”
  27. 哀絃 [āi xián]
      见“哀弦”。
  28. 角絃 [jiǎo xián]
      发角音的琴弦。《列子·汤问》:“及秋而扣角絃以激夹钟,温风徐迴,草木发荣。”张湛 注:“角,木音,属春。”参见“五声”。
  29. 贞絃 [zhēn xián]
      即弦。弦直,故称。唐 孟郊《遣兴》诗:“絃贞五条音,松直百尺心。贞絃含古风,直松凌高岑。”
  30. 青絃 [qīng xián]
      清絃。 青,通“清”。南朝 宋 鲍照《代朗月行》:“靚妆坐帷里,当户弄青絃。”唐 王维《扶南曲歌词》之二:“堂上青絃动,堂前綺席陈。”一本作“清絃”。参见“清絃”。
  31. 调絃 [tiáo xián]
      弹奏弦乐器。南朝 宋 鲍照《学古》诗:“调絃俱起舞,为我唱梁尘。”唐 顾况《李供奉弹箜篌歌》:“大指调絃中指拨,腕头花落舞衣裂。”
  32. 急絃 [jí xián]
      节奏急速的弦乐。 《艺文类聚》卷四四引 汉 侯瑾《筝赋》:“急絃促柱,变调改曲。”晋 陆机《猛虎行》:“急絃无懦响,亮节难为音。”南朝 宋 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魏太子》:“急絃动飞听,清歌拂梁尘。”
  33. 和絃 [hé xián]
      1.同弦音不协调。 清 袁枚《随园诗话》卷一:“余长姑嫁 慈溪 姚 氏……有《自嘲》一联云:‘量浅酒痕先上面,兴高琴曲不和絃。’”
  34. 鸣絃 [míng xián]
      见“鸣弦”。
  35. 定絃 [dìng xián]
      1.调整乐器的弦以校正音高。如:演奏前先要定弦。
  36. 摧絃 [cuī xián]
      相传古代 锺子期 听 俞伯牙 弹琴,能从琴音里得知 伯牙 心中想的是高山或是流水。 子期 死后,伯牙 绝去琴弦,不再弹琴。事见《吕氏春秋·本味》、《列子·汤问》。因以“摧絃”为悼念知音的典故。清 王士禛《阅先兄西樵故书泣赋》诗:“痛絶人琴今已矣,牙生 从此竟摧絃。”
  37. 悲絃 [bēi xián]
      哀怨的弦乐声。 三国 魏 曹植《幽思赋》:“仰清风以叹息,寄予思于悲絃。”《北齐书·文苑传·颜之推》:“独 昭君 之哀奏,唯翁主之悲絃。”
  38. 幺絃 [yāo xián]
      亦作“么弦”。亦作“么絃”。琵琶的第四弦,借指琵琶。唐 刘禹锡《奉和淮南李相公早秋即事寄成都武相公》:“聆音还窃抃,不觉抚么絃。”絃,一本作“弦”。宋 张先《千秋岁》词:“莫把幺絃拨,怨极弦能説。”清 黄景仁《琵琶仙·留别孙吟秋程云槎》词:“问何苦幺絃澒洞,把如此欢场变悽哽。”清 钮琇《觚賸·姜楚兰》:“刘 归视 兰 室,么絃在壁,黼帐闃如,抚膺太息而已。”
  39. 風絃 [fēng xián]
      亦作“风弦”。指风吹物体发声。唐 白居易《琴》诗:“置琴曲机上,慵坐但含情。何烦故挥弄,风絃自有声。”唐 李商隐《令狐舍人说昨夜西掖玩月因戏赠》诗:“露索 秦 宫井,风絃 汉 殿筝。”刘学锴 余恕诚 集解:“此风筝係悬挂於屋簷下之金属片,风起作声,故称风筝。”清 厉鹗《同啸斋西畴暮游惠山至泉上》诗:“嵓桂何处开,妙香时一送。不逢片月生,风弦为谁弄。”
  40. 拊絃 [fǔ xián]
      指弹琴。三国 魏 嵇康《琴赋》:“拊絃安歌,新声代起。”
  1. 朱絃三叹 [zhū xián sān tàn]
      《礼记·乐记》:“《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壹倡而三嘆,有遗音者矣。”后因以“朱絃三嘆”指称音乐的美妙。宋 苏轼《答仲屯田次韵》:“大木百围生远籟,朱絃三嘆有遗音。”清 查慎行《送陈泽州相国予告归》诗:“《流水》一弹真絶调,朱絃三嘆有餘音。”
  2. 冰絃玉柱 [bīng xián yù zhù]
      筝瑟之类乐器的美称。 清 洪昇《长生殿·舞盘》:“冰絃玉柱声嘹喨,鸞笙象管音飘荡。”
  3. 家絃户诵 [jiā xián hù sòng]
      家家弦歌,户户吟诵。 谓流传极其广泛。清 陈确《答张考夫书》:“自有 宋 中叶以来,程 朱 之书已家絃户诵,岂皆闻道者耶?”清 钱泳《履园丛话·碑帖·唐九成宫醴泉铭》:“欧阳 书《醴泉铭》,自 宋、元、明 以来,为艺林所重,几至家絃户诵,人人有一本。”清 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下·宾白》:“《琵琶》、《西厢》、《荆》、《刘》、《拜》、《杀》等曲,家絃户诵已久,童叟男妇皆能备悉情由。”
  4. 改絃易调 [gǎi xián yì diào]
      犹改张易调。 《隋书·循吏传·梁彦光》:“臣前待罪 相州,百姓呼为‘戴帽餳’。臣自分废黜,无復衣冠之望,不谓天恩復垂收採。请復为 相州,改絃易调,庶有以变其风俗,上答隆恩。”参见“改张易调”。
  5. 沂水絃歌 [yí shuǐ xián gē]
      谓知时处世,逍遥游乐。语本《论语·先进》:“﹝ 曾点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 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宋 苏辙《送龚鼎臣谏议移守青州》诗之一:“沂水 絃歌重 曾点,菑川 故旧识 平津。”
  6. 改絃辙 [gǎi xián zhé]
      见“改弦易辙”。
  7. 改絃易辙 [gǎi xián yì zhé]
      见“改弦易辙”。
  8. 改絃更张 [gǎi xián gēng zhāng]
      同“改弦更张”。 孙中山《北伐进行中之三帅令》:“盖前此大病……政府与人民之间,遂生隔膜,今者革命政府不恤改絃更张,以求与人民合作。”
  9. 更絃易辙 [gēng xián yì zhé]
      比喻改变方法或态度。《明史·潘埙传》:“今春秋已盛,更絃易辙,此其时也。”清 黄宗羲《明文案序下》:“要以学力为浅深,其大旨罔有不同,固无俟於更絃易辙也。”亦作“更弦改辙”。
  10. 集絃胶 [jí xián jiāo]
      传说中一种能接续弓弩断弦或刀剑断刃的胶。 《太平御览》卷九一五引旧题 汉 东方朔《十洲记》:“凤麟洲 在 西海 之中……上多凤麟数万餘群。仙家煑凤喙及麟角,合煎作胶,名之为集絃胶,或名连金泥,能连弓弩断弦,连刀剑断斫。”
  11. 繁絃急管 [fán xián jí guǎn]
      谓管弦之音繁密而急促。唐 钱起《玛瑙杯歌》:“繁絃急管催献酬,倏若飞空生羽翼。”元 萨都剌《百禽歌》:“繁絃急管耳厌闻,要听山中百禽语。”亦作“繁丝急管”、“繁弦急管”。唐 韦应物《酒肆行》:“桃花飘俎柳垂筵,繁丝急管一时合。”清 秋瑾《申江题壁》诗:“马足车尘知己少,繁弦急管正声希。”弦,一本作“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