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字组词目录:

shū开头   shū结尾   shū中间   shū成语



拼音 “shū” 书组词

  1. 书缄 [shū jiān]
      书信。
  2. 书程 [shū chéng]
      书信与盘缠。
  3. 书筵 [shū yán]
      谓校理书籍之席位。
  4. 书押 [shū yā]
      签名或画押。
  5. 书语 [shū yǔ]
      1.书传中的话。常含有引经据典﹑咬文嚼字之义。 2.指书信中的话语。
  6. 书信馆 [shū xìn guǎn]
      邮局。太平天囯 洪仁玕《资政新篇》:“设书信馆以通各省郡县、市镇公文。”郑观应《盛世危言·邮政上》:“﹝ 德国 ﹞因于国中城乡、市镇商民聚集之区,遍设书信馆,统以大员,派员经理,凡公文私信莫不递传。”
  7. 书信体 [shū xìn tǐ]
      以书信形式写的作品。
  8. 书蟫 [shū yín]
      即书鱼。
  9. 书祖 [shū zǔ]
      指某种书体的创始者。亦指成就很高的书法家。
  10. 书档 [shū dàng]
      放在一排书的后尾,使之直立的器具。 放在一排书的后尾,使之直立的器具
  11. 书城 [shū chéng]
      书籍环列如城,言其多。
  12. 书帐 [shū zhàng]
      1.犹书斋。 2.图书目录。
  13. 书坊 [shū fāng]
      旧时印刷并出售书籍的店铺。
  14. 书亭 [shū tíng]
      销售书刊的像亭子的小房子。
  15. 书桌 [shū zhuō]
      读书写字用的桌子。 供书写或阅读用的桌子,通常配有抽屉,分格和文件架书桌上堆满了信件
  16. 书斋 [shū zhāi]
      书房:整天在书斋里看书。
  17. 书意 [shū yì]
      1.所读之书或所写之信的本意。 2.书法的神髓。
  18. 书艺 [shū yì]
      1.书计;书数。 2.指书法。 3.即四书文。
  19. 书癖 [shū pǐ]
      对书籍的特别爱好。
  20. 书版 [shū bǎn]
      见“书板”。
  21. 书斋剧 [shū zhāi jù]
      即案头剧。一种不适宜演出,只供阅读欣赏的文学剧本。
  22. 书柜 [shū guì]
      1.亦作“书匮”。放置书籍的柜子。 2.博洽之士的雅号。
  23. 书口 [shū kǒu]
      书籍上跟书脊相对的一边,线装书在这里标注书名、页数等。
  24. 书院 [shū yuàn]
      古代教育机构。始于唐代。原为修书、校书、藏书之所,后才用于讲学。一般在蒙学之上,有的是本地、本省的最高学府。提倡自由讲学,采用个别钻研、相互问答、集众讲解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讲习内容以儒家经籍为主,也有专攻武学、医学者。清末废科举,书院改为学校。
  25. 书友 [shū yǒu]
      1.对书贾的尊称。
  26. 书帷 [shū wéi]
      书斋的帷帐。借指书斋。
  27. 书状 [shū zhuàng]
      信札。
  28. 书舍 [shū shè]
      1.书馆。 2.书房。
  29. 书扣子 [shū kòu zi]
      指说评书至紧张时暂行停住之处。
  30. 书库 [shū kù]
      1.藏书的房屋。 2.比喻博学的人。 图书馆藏书的房间
  31. 书眉 [shū méi]
      ①图书版心上端的空白部分称为书眉,阅读时在书眉部位所作的批注称为“眉批”。②横排本书籍版心上端的一行文字,通常包括书名、篇、章、标题、页码等;辞书等工具书则为部首、拼音、分类名称等。有时画有书眉线。排印在版心下端的,称为“下书眉”。
  32. 书佐 [shū zuǒ]
      主办文书的佐吏。《汉书·王尊传》:“太守奇之,除补书佐,署守属监狱。”《梁书·吕僧珍传》:“吕僧珍 ……事 太祖 文皇 为门下书佐。”唐 陆龟蒙《书<李贺小传>后》:“予为儿童时,在 溧阳 闻白头书佐言。”《资治通鉴·宋文帝元嘉三年》:“琳 著高屐,披貂裘,置通呈、书佐。”胡三省 注:“书佐,掌书翰。”
  33. 书帙 [shū zhì]
      泛指书籍。
  34. 书台 [shū tái]
      读书的处所。
  35. 书币 [shū bì]
      1.书写礼单。 2.泛指修好通聘问的书札礼单和礼品。
  36. 书卷 [shū juàn]
      指书籍,古代书籍多装成卷轴,所以叫做书卷。
  37. 书手 [shū shǒu]
      担任书写﹑抄写工作的人员。
  38. 书符 [shū fú]
      画符。
  39. 书信 [shū xìn]
      1.指传送书札的使者。书指函札,信指使人。
      2.指信札。
  40. 书影 [shū yǐng]
      显示书刊的版式和部分内容的印刷物。从前仿照原书刻印或石印,现在大多影印,有的用做插页;有的汇集成册,如《宋元书影》。
  41. 书箱 [shū xiāng]
      盛书的箱子。
  42. 书课 [shū kè]
      1.书载官吏考绩。 2.指修习的课业。
  43. 书剑 [shū jiàn]
      1.书和剑。唐 许浑《别刘秀才》诗:“三献无功玉有瑕,更携书剑客天涯。”唐 温庭筠《过陈琳墓》诗:“莫过临风倍惆悵,欲将书剑学从军。”金 马定国《清平道中》诗:“今日清明过寒食,又将书剑客他乡。”张素《沪宁道中》诗:“万里归来傲白鷳,随身书剑更萧闲。”
  44. 书写 [shū xiě]
      1.写;抄写。
      2.称抄书小吏。
  45. 书估 [shū gū]
      同“书贾”。清 叶廷琯《吹网录·钞辑<史记正义>》:“顾近来此书亦尠,书估索值颇昂。”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二二篇:“《萤窗异草》三编十二卷(似 乾隆 中作,别有四编四卷,乃书估伪造)。”
  46. 书诺 [shū nuò]
      在文牍上签署表示同意的字样。
  47. 书店 [shū diàn]
      出售书籍的商店。有时亦兼指出版社。 经销书籍、杂志等的商店新华书店
  48. 书籍 [shū jí]
      1.谓校定简册。 2.泛指一般图书。 3.谓登记户籍。 4.书于简册。谓有记载。 5.文书。诏命典策等。 装订成册的著作的总称军事书籍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49. 书社 [shū shè]
      1.古制二十五家立社,把社内人名登录簿册,谓之“书社”。亦以指按社登记入册的人口及其土地。 2.读书作诗的会社。 3.书店﹑出版社亦有以“书社”为名者。
  50. 书削 [shū xuē]
      1.谓删削、修改文字。明 叶盛《水东日记·杨文贞公遗嘱》:“《杨文贞公传》,王抑庵 尚书作。公尝三致书商确书削,再致润笔。”
  51. 书子 [shū zǐ]
      书信。
  52. 书淫 [shū yín]
      旧时称嗜书成癖,好学不倦的人。
  53. 书馆 [shū guǎn]
      1.古代教授初学之所。 2.教授典籍之所。
  54. 书役 [shū yì]
      犹书办。
  55. 书迂 [shū yū]
      犹书呆子。
  56. 书帏 [shū wéi]
      犹书斋。
  57. 书局 [shū jú]
      旧时印书或藏书的机构,后多用于出版社或书店的名称。
  58. 书尾 [shū wěi]
      书信的末尾或书籍的末尾。
  59. 书证 [shū zhèng]
      辞书中引自文献的例证。 能够用来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文件或文字材料,也指词典中可以印证释义的语言材料
  60. 书理 [shū lǐ]
      犹文理。
  61. 书床 [shū chuáng]
      1.犹书架。 2.临帖习字的文具。用染黑的绢,紧绷于长方形木框中,以笔蘸清水写在绢上,既不伤笔,又省纸张。见清鲁一曾张廷相《玉燕楼书法.书床》。
  62. 书肆 [shū sì]
      犹书店。 旧指书店报摊书肆
  63. 书招 [shū zhāo]
      书场的招子。
  64. 书钞 [shū chāo]
      1.亦作“书抄”。 2.资料的辑录。亦指辑录资料而成的书籍。有时用作书名。
  65. 书令 [shū lìng]
      文书,命令。
  66. 书稿 [shū gǎo]
      1.亦作“书藳”。 2.著作的底稿。 著作的底稿
  67. 书院本 [shū yuàn běn]
      书院刻印的书。如宋代象山书院所刻袁燮《絜斋家塾书钞》﹑清代南菁书院所刻《皇清经解续编》等。
  68. 书名号 [shū míng hào]
      标点符号的一种。形式为双书名号“《》”和单书名号“〈〉”。用于书名、篇名、报纸名、刊物名等。书名号套用时,外层用双书名号,里层用单书名号。为了跟专名号配合,在古籍或某些文史著作中,可以用浪线“﹋”标示。
  69. 书写笔 [shū xiě bǐ]
      笔头可以写出粗细不同字母的钢笔尖。
  70. 书鼓 [shū gǔ]
      膜鸣乐器。鼓身扁圆,两面蒙皮。用时悬于鼓架上,单签击奏。是北方曲艺京韵大鼓、西河大鼓、梅花大鼓等“大鼓书”的伴奏乐器。
  71. 书檄 [shū xí]
      书简与檄文。泛指文书。
  72. 书记 [shū jì]
      ①指书籍、书牍等:闭户读书记|数通书记相报谢。②旧时指从事公文、书记工作的人。也专指担任抄写工作的人员:他在当书记。③政党各级组织的主要负责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设总书记;地方各级党的委员会和基层党的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均设书记。职责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把握好正确的政治方向;善于团结好委员会中一班人;抓好党风建设,督促、检查党的各项工作等。书记和委员之间是平等的同志关系,重大问题由委员会通过表决决定。
  73. 书香 [shū xiāng]
      古人用芸香草防书蛀虫,因称其香为书香。后用来称世代读书的家风:书香门第|书香剑气俱寥落。
  74. 书箧 [shū qiè]
      书箱。
  75. 书札 [shū zhá]
      书信: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
  76. 书魔 [shū mó]
      谓嗜书入迷。
  77. 书镇 [shū zhèn]
      压书﹑纸的文具。
  78. 书业 [shū yè]
      图书的出版、发行、销售行业。
  79. 书本气 [shū běn qì]
      指喜欢掉书袋,卖弄才学的习气。
  80. 书册 [shū cè]
      装订成册的书;书本。
  81. 书介 [shū jiè]
      传达书信的使人。
  82. 书判 [shū pàn]
      指书法和文理。
  83. 书棚本 [shū péng běn]
      南宋临安(今杭州)棚桥北睦亲坊陈宅书铺和棚北大街陈解元书籍铺,为陈起﹑陈思父子经营的书坊。他们拥有刻坊,刻印的书籍颇受时人欢迎。后称书棚本。其时,太庙前尹家书籍铺所刻的书,样式与之相仿,亦称书棚本。
  84. 书房 [shū fáng]
      1.朝廷﹑官府收藏书籍﹑书画的场所。 2.家中读书写字的房间。 3.家塾;学校。 4.书店。 指藏有各种图书并专用于读书写字的房间我回到四叔的书房里时,瓦楞上已经雪白。——《祝福》
  85. 书録 [shū lù]
      1.图书目录。《新唐书.艺文志》着录唐毋煚《古今书录》四十卷。宋陈振孙撰《直斋书录解题》。 2.书法家名录。宋董史撰《皇宋书录》三卷﹐记宋代书法家一百六十一人的名氏。
  86. 书肺 [shū fèi]
      许多蛛形类所具有的囊状呼吸器官,由许多排列成书页状的褶皱的薄膜组成,通过它实现气体交换。 许多蛛形类所具有的囊状呼吸器官,由许多排列成书页状的褶皱的薄膜组成,通过它实现气体交换
  87. 书空 [shū kōng]
      1.用手指在空中虚划字形。 2.雁在空中成列而飞,其行如字,故称。
  88. 书橱 [shū chú]
      见“书厨”。
  89. 书物 [shū wù]
      指书籍和跟书籍有关的物品。
  90. 书柬图章 [shū jiǎn tú zhāng]
      旧时用于银钱往来或重要文书的印鉴,称“书柬图章”。
  91. 书后 [shū hòu]
      写在别人著作后面,对著作有所说明或评论的文章。
  92. 书绅 [shū shēn]
      把要牢记的话写在绅带上。后亦称牢记他人的话为书绅。语本《论语.卫灵公》:“子张书诸绅。”邢昺疏:“绅﹐大带也。子张以孔子之言书之绅带﹐意其佩服无忽忘也。”
  93. 书皮 [shū pí]
      1.用厚纸﹑布﹑绢﹑皮等做成的书籍的最外面的一层。线装书可在上面贴书签;新式装订的书刊一般是把书名﹑作者姓名等印在上面。 2.为保护书,在书籍最外面再包上的一层纸或布。
  94. 书尺 [shū chǐ]
      1.尺牍,书信。
  95. 书气 [shū qì]
      儒雅的风度。
  96. 书架 [shū jià]
      放置书籍的架子。
  97. 书丹 [shū dān]
      刻碑前用朱笔书写碑上的文字,泛指书写碑上的文字。
  98. 书画船 [shū huà chuán]
      北宋书画家米芾曾任江淮发运,于船上揭牌,称“米家书画船”。后亦以泛称文人学士的游船。
  99. 书字 [shū zì]
      文字。
  100. 书名 [shū míng]
      1.用于书写的文字。《周礼·春官·外史》:“掌达书名于四方。”郑玄 注:“或曰:古曰名,今曰字。使四方知书之文字,得能读之。”章炳麟《中华民国解》:“兴其农业,劝其蓺事,教其语言,諭其书名,期二十年而其民可举於中央议院。”
  101. 书首 [shū shǒu]
      犹序文,序言。
  102. 书面 [shū miàn]
      1.指书的封面。 2.用文字形式记述表达的。区别于“口头”。 用文字表达的方式书面报告书面通知书面材料
  103. 书场 [shū chǎng]
      表演说书、弹词、相声等曲艺的场所。
  104. 书邮 [shū yóu]
      1.传送信件的人。语本《晋书.殷浩传》:“父羡,字洪乔,为豫章太守,都下人士因其致书者百余函,行次石头,皆投之水中,曰:‘沉者自沉,浮者自浮,殷洪乔不为致书邮。’其资性介立如此”。 2.指信札。
  105. 书观 [shū guān]
      《后汉书.和帝纪》:“帝幸东观览书林,阅篇籍”。后遂以“书观”称书院﹑学校。
  106. 书题 [shū tí]
      1.指书信。 2.泛指写在书籍前或后的文字。 3.书籍的标题。
  107. 书帖 [shū tiē]
      1.书写简帖。 2.指书札﹑柬帖。
  108. 书贾 [shū jiǎ]
      书商。
  109. 书簏 [shū lù]
      1.藏书用的竹箱子。 2.讥讽读书多而不解书义或不善运用的人。
  110. 书本 [shū běn]
      装订成册的著作。 装订成册的著作书本教育
  111. 书评 [shū píng]
      1.书法评论。南朝梁袁昂着有《古今书评》。 2.评论或介绍书籍的文章。
  112. 书金 [shū jīn]
      犹学费。
  113. 书包 [shū bāo]
      布或皮革等制成的袋子,主要供学生上学时装书籍、文具用。
  114. 书呈 [shū chéng]
      书信,信函。
  115. 书铺 [shū pù]
      1.书店。 2.古时写文书的店铺。
  116. 书画舫 [shū huà fǎng]
      见“书画船”。
  117. 书簿 [shū bù]
      文书;簿籍。
  118. 书蠹 [shū dù]
      1.书籍被蠹蛀。 2.比喻读死书的人。
  119. 书笈 [shū jí]
      小书箱。
  120. 书砚 [shū yàn]
      砚台。
  121. 书鱼 [shū yú]
      即衣鱼。蛀蚀衣服书籍的一种小虫。
  122. 书笥 [shū sì]
      书箱。
  123. 书根 [shū gēn]
      书籍下端的切口部分。线装书卧置,为便于检阅,常利用书根书写或加印书名﹑卷次和册数。
  124. 书体 [shū tǐ]
      1.字体。
  125. 书牍 [shū dú]
      文体名。信函简牍之类的通称。书古指信函,牍是古代用来书写的木简。一般应用于私人之间。包括书、启、笺、移、牍、简、札、帖等。 书信书牍盈案
  126. 书经 [shū jīng]
      1.即《尚书》。儒家经典之一。 2.抄写佛经。
  127. 书户 [shū hù]
      犹书屋。
  128. 书幌 [shū huǎng]
      书帷。亦指书房。
  129. 书革 [shū gé]
      书写在皮革上。谓以皮革为书写材料。
  130. 书楼 [shū lóu]
      1.供藏书读书的楼房。 2.博学者的雅号。
  131. 书士 [shū shì]
      从事文字、文书工作的人员。
  132. 书具 [shū jù]
      1.书写工具,指笔、墨、纸、砚等。
  133. 书脊 [shū jǐ]
      也称“书背”。书籍封面上连接前封面和底封面的部位。通常印有书名、作者(译者、编者)名和出版社名。
  134. 书策 [shū cè]
      指夹带书册入考场。
  135. 书劫 [shū jié]
      书籍的劫难。
  136. 书页 [shū yè]
      书本中印有文字或图画等的纸页。
  137. 书典 [shū diǎn]
      典籍。
  138. 书刺 [shū cì]
      1.写名刺。
  139. 书脑 [shū nǎo]
      书籍装订时打眼穿线的部分。 线装书打眼穿线部分;精装书串线订口处书眼要细,打得正而小,又须少,多则伤书脑。——《藏书纪要》
  140. 书带草 [shū dài cǎo]
      草名。叶长而极其坚韧,相传汉郑玄门下取以束书,故名。《后汉书.郡国志四》“东莱郡”刘昭注引晋伏琛《三齐记》:“郑玄教授不其山﹐山下生草大如?﹐叶长一尺余﹐坚刄异常﹐土人名曰康成书带。”
  141. 书室 [shū shì]
      书斋,书房。 宋 苏轼《留题仙游潭中兴寺》诗:“独攀书室窥巖竇,还访仙姝款石闺。”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三:“﹝ 蒋清容 ﹞晚年命工绘像,岁修春兰秋菊之荐,命子孙世世祀于书室。”《诗刊》1978年第1期:“武汉 关的钟声,每半小时奏一次《东方红》,午夜过后,市声沉寂,钟声悠扬,入我书室。”
  142. 书法 [shū fǎ]
      传统艺术之一。指用毛笔书写篆、隶、正、行、草各体汉字的艺术。技法上讲究执笔、用笔、点画、结构、章法等,与中国传统绘画、篆刻艺术关系密切。有三千多年历史,以商周的金文为萌芽;其后秦篆、汉隶、晋草、魏碑、唐楷、宋行,各擅其胜。 书写艺术,特指用毛笔写汉字的艺术中国之画与书法为缘,而多含文学之趣味。——蔡元培《图画》
  143. 书僮 [shū tóng]
      1.在官府协助抄写或办杂务的少年。《通典·职官四》:“晋 宋 兰臺寺正书令史,虽行文书,皆有品秩,朱衣执板,给书僮。”
  144. 书馆儿 [shū guǎn ér]
      旧时北京等地的评书演出场所。 旧时北京等地的评书演出场所
  145. 书塾 [shū shú]
      私塾。
  146. 书寓 [shū yù]
      旧时上等妓院名号之一。
  147. 书画 [shū huà]
      书法和绘画。 作为艺术品的书法和绘画书画展览会
  148. 书空匠 [shū kōng jiàng]
      雁的别名。
  149. 书呆 [shū dāi]
      言谈行事不切实际、不知变通的读书人。
  150. 书市 [shū shì]
      集中出售书籍的场所。
  151. 书合 [shū hé]
      同"书阁"。
  152. 书术 [shū shù]
      指诗书术数。
  153. 书人 [shū rén]
      1.善书者;书法家。
  154. 书刊 [shū kān]
      书籍和刊物。
  155. 书师 [shū shī]
      犹塾师。汉时教初学的教师。
  156. 书会 [shū huì]
      1.宋 元 间说话人、戏曲作者与艺人的行会组织。多设立于 杭州、大都(今 北京市)等大城市,如古杭书会等。参加书会的作者称为才人。《清平山堂话本·简帖和尚》:“一个书会先生看见,就法场上做了一隻曲儿。”《水浒传》第四六回:“后来书会们备知了这件事,拿起笔来,又做了这隻《临江仙》词。”郭沫若《雄鸡集·学习关汉卿并超过关汉卿》:“关汉卿 的不朽剧作,大都是在他的书会朋友们互相讨论修改下写出来的。”
  157. 书学 [shū xué]
      1.犹典籍。
  158. 书签 [shū qiān]
      1.悬于卷轴一端或贴于封面的署有书名的竹、牙片,纸或绢条。2.指代书籍。3.夹在书里,作为阅读进度标记的小薄片。多用纸或赛璐珞等制成。
  159. 书阁 [shū gé]
      收藏书籍的地方。
  160. 书塾本 [shū shú běn]
      书塾,即家塾。
  161. 书史 [shū shǐ]
      1.记事的史官。亦指掌文书等事的吏员。晋 王嘉《拾遗记·周穆王》:“穆王 即位三十二年,巡行天下……有书史十人,记其所行之地。”宋 朱翌《猗觉寮杂记》卷上:“故 唐 人无不善书,远至边裔书史、里儒,莫不书字有法。”宋 文天祥《<集杜诗·萧资>序》:“閤门路铃 萧资,本书史也。”
  162. 书叙 [shū xù]
      见“书序”。
  163. 书童 [shū tóng]
      见“书僮”。 旧时侍候主人及其子弟读书的未成年的仆人
  164. 书痴 [shū chī]
      专注于书籍者;书呆子。 读书成癖的人
  165. 书刀 [shū dāo]
      在竹木简上刻字或削改的刀。 古称削,汉 人称书刀。《释名·释兵》:“书刀,给书简札有所刊削之刀也。”《隶释·汉国三老袁良碑》:“今特赐钱十万,杂繒卅匹,玉具、剑佩、书刀、绣文印衣、无极手巾各一。”《资治通鉴·汉献帝初平二年》:“后 绍 遣使诣 邈,有所计议,与 邈 耳语;馥 在坐上,谓为见图,无何,起至溷,以书刀自杀。”胡三省 注:“时虽已有纸,犹多用刀笔书,故有书刀。”
  166. 书颠 [shū diān]
      1.指唐代书法家张旭。旭嗜酒,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笔;或以头濡墨而书,当时呼为张颠。 2.谓读书入迷,忘形似颠。
  167. 书案 [shū àn]
      长形写桌。 长形写桌红木书案
  168. 书棚民事 [shū péng mín shì]
      梅曾亮,字伯言,一字柏枧,江苏上元人。
  169. 书号 [shū hào]
      主管部门对正式出版物给予的编号,包括出版社的代号、书刊类别代号等。
  170. 书袠 [shū zhì]
      见“书帙”。
  171. 书芯 [shū xīn]
      书籍出版术语。
  172. 书录 [shū lù]
      有关某一部书或某些著作的版本、插图、评论及其源流等各种资料的目录。
  173. 书展 [shū zhǎn]
      书籍展览、展销。
  174. 书藁 [shū gǎo]
      见“书稿”。
  175. 书道 [shū dào]
      修身、养生、悟道。
  176. 书系 [shū xì]
      关于某一方面或某一专项内容的一系列图书:国际汉学研究~。
  177. 书筴 [shū cè]
      见“书策”。
  178. 书瀚 [shū hàn]
      书瀚:精通书法,文墨好。
  179. 书胆 [shū dǎn]
      贯穿一部书的主要人物。
  180. 书记处 [shū jì chù]
      书记处是党中央的直接办公单位,是关系到党中央日常运转的重要中枢。 书记处主要负责党的日常工作,主要包括对中共中央的文件及领导批示进行收集、处理、转发及归档,同时协助中共中央领导同志处理相关文件。
  181. 书刊号 [shū kān hào]
      国际标准书号﹝下简称书号﹞系统,于1967年设立。我国从1987年开始实行ISBN号制度以代替建国后的统一书号,可以说,1987年以后出版的图书不采用统一书号,但我国出版的标准、规程至今仍采用统一书号。书号的用 途,可以快捷、有效地识别书籍的出版地,出版社,书名,版本及装订方法。出版社、书商及图书馆普遍都使用此系统,作为处理书籍订单及盘点存货之用。
  182. 书报费 [shū bào fèi]
      暂无解释。
  183. 书靠架 [shū kào jià]
      书靠架-就是用来立靠书的书架,很多人也习惯叫做书立,比较简单,不用组装,直接摆上书就可以了。
  184. 书面稿 [shū miàn gǎo]
      书面稿,过去特指书写的稿子,现在是用来泛指稿子。手写还是打印无所谓。一般这种稿子会比较公文类一点,不要太抒情了。
  185. 书记员 [shū jì yuán]
      我国各级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中担任记录,并办理其他有关事项的工作人员。
  186. 书籍勒口 [shū jí lè kǒu]
      书籍勒口是平装书的封面前口边大于书芯前口边宽约20~30mm,再将封面沿书芯前口切边向里折齐的一种装帧形式。
  187. 书香之家 [shū xiāng zhī jiā]
      指家人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文明知礼,酷爱读书,学以致用,和美幸福的优秀家庭。
  188. 书面沟通 [shū miàn gōu tōng]
      书面沟通是以文字为媒体的信息传递,形式主要包括文件、报告、信件、书面合同等(口头沟通是以口语为媒体的信息传递,形式主要包括面对面交谈、电话、开会、讲座、讨论等)书面沟通是一种比较经济的沟通方式,沟通的时间一般不长,沟通成本也比较低。
  189. 书面复议 [shū miàn fù yì]
      以书面形式进行重新审查。
  190. 书海泛舟 [shū hǎi fàn zhōu]
      把书和知识比作海洋,读书就好像在泛舟于水上,既表达了对知识的尊重,又表达出追去知识的一种轻松的境界。
  191. 书法四体 [shū fǎ sì tǐ]
      中国书法习惯上分为“正”“草”“隶”“篆”四体。
  192. 书面声明 [shū miàn shēng míng]
      声明是外交文件的一种,通常是有一国政府、外交部门或其代表就某一问题事件阐述本国政府立场、观点、态度或主张尔发表的正式文件或发言。两国以上的政府或领导人共同发表的声明,称为“共同声明”或“联合声明”。
  193. 书林吐馥 [shū lín tǔ fù]
      通俗来讲就是读书读多了有气质的意思。书林:书很多,代表有才华。馥;香气;吐:散发出来。腹有诗书气自华,也就是这个意思了。
  194. 书山有路 [shū shān yǒu lù]
      “书山”指知识的海洋,“有路”指有途径。 “书山有路”指知识的海洋中有途径。"。
  195. 书籍排版 [shū jí pái bǎn]
      书籍排版以页为单位。
  196. 书香家庭 [shū xiāng jiā tíng]
      泛指有知识、有品德、有修养的传统家庭,且家庭成员喜爱阅读,阅读学习氛围浓厚的家庭。
  1. 左书 [zuǒ shū]
      1.左手写字。参见“左书右息”。 2.即隶书。
  2. 醉书 [zuì shū]
      指醉帖。
  3. 紫书 [zǐ shū]
      1.道经。 2.帝王的诏书。
  4. 走书 [zǒu shū]
      去信;来信。
  5. 子书 [zǐ shū]
      指图书四部分类法中的子部书籍。如《老子》﹑《墨子》﹑《荀子》等。参见“子部”。 古时图书四部分类法的子部书籍,如《老子》、《墨子》、《荀子》、《韩非子》等书
  6. 紫芝书 [zǐ zhī shū]
      指道书。唐 孟郊《同李益崔放送王炼师还楼观兼为群公先营山居》诗:“十年白云士,一卷紫芝书。”
  7. 专书 [zhuān shū]
      就某一专题而编写的著作。
  8. 竹书 [zhú shū]
      古代无纸﹐在竹简上记事书写。后人称编缀成册的竹简为竹书。
  9. 竺书 [zhú shū]
      佛书﹐佛经。
  10. 铸刑书 [zhù xíng shū]
      1.春秋时代郑晋等国实行法治﹐把刑法条文铸刻在鼎上﹐因称。 2.借指公开颁布重刑。
  11. 竹板书 [zhú bǎn shū]
      又称“快板书”。说书曲艺形式之一,表演时手打竹板,节奏明快地相伴和。 又称“快板书”。说书曲艺形式之一,表演时手打竹板,节奏明快地相伴和
  12. 字书 [zì shū]
      1.以字为单位,解释汉字的形体﹑读音和意义的书,如《说文解字》﹑《玉篇》等。 2.古代指识字课本,如《史籀篇》﹑《仓颉篇》等。
  13. 子弟书 [zǐ dì shū]
      清代曲艺形式。因创始于满族八旗子弟,故名。曾流行于北京和东北各地。清乾隆年间形成,清末衰亡。有东城调、西城调两大流派。表演时以八角鼓击节。对单弦、东北大鼓等的形成有直接影响。
  14. 众书 [zhòng shū]
      指各种经书。
  15. 制书 [zhì shū]
      古代皇帝命令的一种。
  16. 中秘书 [zhōng mì shū]
      亦作“中祕书”。1.宫廷藏书。2.掌理宫廷藏书的机构。
  17. 篆书 [zhuàn shū]
      ①字体名。大篆和小篆的统称。大篆相传为周宣王时太史籀所作,故也称“籀文”或“籀书”,广义的大篆又指甲骨文、金文及春秋战国时各国通行的文字。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文字统一,以小篆为正字,也称“秦篆”。篆书字体偏长,多用圆笔。②王莽篡汉建立新朝后所立六书之一,即“小篆”。
  18. 枕函书 [zhěn hán shū]
      指珍藏的宝书秘籍。
  19. 支书 [zhī shū]
      支部书记的简称。 党团支部的书记
  20. 志书 [zhì shū]
      1.记事之书。后指记载地方的疆域沿革﹑典章﹑山川古迹﹑人物﹑物产﹑风俗等的书。志,通“识”。 2.指正史中记载典章制度的篇章。
  21. 咫书 [zhǐ shū]
      咫尺之书。
  22. 诸书 [zhū shū]
      诸子之书。
  23. 真书 [zhēn shū]
      楷书。原是隶书的别称。也称正书。 楷书
  24. 证明书 [zhèng míng shū]
      由机关﹑学校﹑团体等发的证明资格或权力的文件。
  25. 章程书 [zhāng chéng shū]
      书体的一种。即八分书。
  26. 杖限文书 [zhàng xiàn wén shū]
      旧时官府要下属限期完成某事﹑逾期则予以杖罚的公文。
  27. 占书 [zhàn shū]
      关于占卜的书。
  28. 志愿书 [zhì yuàn shū]
      表明志愿的书面凭证。
  29. 直书 [zhí shū]
      据实书写。
  30. 赞书 [zàn shū]
      1.帮助帝王起草诏书。 2.指诏书。 3.官名。负责帮助太子习字。
  31. 章书 [zhāng shū]
      奏章。
  32. 征书 [zhēng shū]
      1.古代记载灾异征兆的纬书。 2.指征召或征调的文书。
  33. 诏书 [zhào shū]
      皇帝颁发的命令。 皇帝布告臣民的文书衣带诏书
  34. 正书 [zhèng shū]
      1.书体名。也叫楷书﹑真书。相传正书始于东汉王次仲,完备于三国魏锺繇。 2.旧时指“经”﹑“史”一类的书。别于小说﹑戏曲一类的“闲书”。
  35. 诅书 [zǔ shū]
      诅咒的文字。
  36. 载书 [zǎi shū]
      盟书,会盟时所订的誓约文件。
  37. 札书 [zhá shū]
      1.牒,公文。 2.指写在简牒之上。 3.简策。
  38. 谕蜀书 [yù shǔ shū]
      见“谕蜀文”。
  39. 元书 [yuán shū]
      原书。
  40. 愿书 [yuàn shū]
      写明志愿的文书。
  41. 寓书 [yù shū]
      寄信;传递书信。
  42. 韵书 [yùn shū]
      分韵编排的字典。为写作诗﹑赋﹑词﹑曲者检索韵字之用。现存韵书,大都先分四声,再分韵部。凡同声调﹑同韵的字为一部,取其中一个字为标目,用反切注音。最早的韵书是三国魏李登《声类》﹑晋吕静《韵集》,久已亡佚。隋陆法言《切韵》,原书亦不传。宋陈彭年等着《广韵》,分韵太繁,不便应试作诗之用。金人始并为一百零六韵,即后来所谓“平水韵”。元﹑明﹑清以来,文人作诗﹐都以“平水韵”为标准,沿用至今。
  43. 舆地书 [yú dì shū]
      地理书。
  44. 爰书 [yuán shū]
      古代记录囚犯供辞的文书。《史记.酷吏列传》:“﹝张汤﹞劾鼠掠治,传爰书,讯鞫论报。”裴骃集解引苏林曰:“爰,易也。以此书易其辞处。”司马贞索隐引韦昭曰:“爰,换也。古者重刑,嫌有爱恶,故移换狱书,使他官考实之,故曰‘传爰书’也。”后用以指判决书。
  45. 鱼书 [yú shū]
      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因以“鱼书”称书信:鱼书遥递|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
  46. 远书 [yuǎn shū]
      送往远方或远方送来的书信。
  47. 颍阳书 [yǐng yáng shū]
      相传唐开元间奇异之士邢和璞好黄老,善心算,卜居嵩颍间,作颍阳书,能知人终身事。见唐李德裕《次柳氏旧闻》﹑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壶史》﹑《新唐书.方技传.邢和璞》。后人诗文中常以“颍阳书”作为吟咏释老及方技之士的典故。
  48. 羽书 [yǔ shū]
      古代军事文书。因插有羽毛表示紧急、必须速递,故称:校尉羽书飞瀚海。
  49. 银书 [yín shū]
      犹银字。
  50. 影书 [yǐng shū]
      古代复制法书的方法。用纸或绢蒙在墨迹上﹐向光照明﹐细线钩描﹐填以浓墨而成。
  51. 营书 [yíng shū]
      校订﹑整理书籍。
  52. 拥书 [yōng shū]
      1.持书。 2.聚书﹐藏书。参见“拥书百城”。
  53. 应书 [yìng shū]
      古时下级官府回复上级的公文。
  54. 译书 [yì shū]
      1.古指异域向朝廷修好朝贡时的呈书。因需翻译﹐故称。 2.翻译书籍。
  55. 异书 [yì shū]
      珍贵或罕见的书籍。
  56. 淫书 [yín shū]
      内容淫秽﹑宣扬色情的书籍。 内容淫秽的书刊
  57. 楹书 [yíng shū]
      《晏子春秋.杂下三十》:“晏子病,将死,凿楹纳书焉,谓其妻曰:‘楹语也,子壮而示之。’”后因以“楹书”指遗言﹑遗书。
  58. 佚书 [yì shū]
      1.特指古文《尚书》。因西汉时出自孔子旧宅壁中,未立博土传授,故称。 2.泛指散失的书籍。
  59. 遗书 [yí shū]
      1.指前人的遗着﹑遗作。 2.指前人的藏书。 3.指散佚的书。 4.谓留下书信。 5.死者临死时留下的书信;遗嘱。
  60. 诒书 [yí shū]
      寄书。
  61. 议定书 [yì dìng shū]
      条约的一种。已签订条约的国家对条约的解释、补充、修改以及有关某些技术性问题所达成的书面协议。有的附在正式条约后面,有的可作为单独文件。对某些达成一致意见的会议记录,也称为议定书。
  62. 医书 [yī shū]
      关于医学的书。 关于医学的著作
  63. 蝇头细书 [yíng tóu xì shū]
      指像苍蝇头一样细小的字。
  64. 圯上书 [yí shàng shū]
      见“圯桥书”。
  65. 邺侯书 [yè hòu shū]
      宋王应麟《困学纪闻.考史》:“﹝邺侯﹞李泌父承休,聚书二万余卷,戒子孙不许出门,有求读者,别院供馔。邺侯家多书,有自来矣。”后以“邺侯书”为藏书甚多的典实。
  66. 一封书 [yī fēng shū]
      1.一封信。 2.明代一种酷刑的名称。 3.南词曲牌名。一名《秋江送别》。
  67. 杂书 [zá shū]
      旧指小说﹑杂记﹑随笔一类著作。
  68. 一纸书 [yī zhǐ shū]
      《晋书.刘弘传》:“弘每有兴废,手书守相,丁宁款密,所以人皆感悦,争赴之。咸曰:‘得刘公一纸书,贤于十部从事。’”后用以为典,或以“一纸书”代指书信。
  69. 衣带书 [yī dài shū]
      即衣带诏。
  70. 一家书 [yī jiā shū]
      指富有特色﹑自成一家的著作。
  71. 蝇头楷书 [yíng tóu kǎi shū]
      犹言蝇头小楷。
  72. 一笔书 [yī bǐ shū]
      指汉字草书。草书体势似一笔写成,故称。
  73. 移书 [yí shū]
      1.致书。 2.发送公文;布告。
  74. 燕将书 [yàn jiāng shū]
      《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燕将攻下聊城,聊城人或谗之燕,燕将惧诛,因保守聊城,不敢归。齐田单攻聊城岁余,士卒多死而聊城不下。鲁连乃为书,约之矢以射城中,遗燕将……燕将见鲁连书,泣三日,犹豫不能自决。欲归燕,已有隙,恐诛;欲降齐,所杀虏于齐甚众,恐已降而后见辱。喟然叹曰:‘与人刃我,宁自刃。’乃自杀。”后以“燕将书”指劝归或劝降的书信。
  75. 洋装书 [yáng zhuāng shū]
      旧指西式装订的书籍,装订线放在书皮里面。区别于线装书。
  76. 谳书 [yàn shū]
      判决书。
  77. 徇书 [xùn shū]
      谓拚命读书。徇,通“殉”。
  78. 行秘书 [xíng mì shū]
      唐太宗对虞世南的美称。唐刘餗《隋唐嘉话》卷中:“太宗尝出行,有司请载副书以从,上曰:‘不须。虞世南在此,行秘书也。’”后用以泛称博闻强记的人。
  79. 行书 [xíng shū]
      字体名。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书体。既无草书潦草,又无楷书端正。相传始于东汉末年,流行至今。其中楷意多些的称“行楷”,草意多些的称“行草”。 汉字字体,形体和笔势介于草书和楷书之间
  80. 玄书 [xuán shū]
      1.指汉扬雄所撰的《太玄》一书。 2.《老子》有“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之语,后遂以“玄书”指称《老子》。
  81. 邪书 [xié shū]
      内容不正而有害的书。
  82. 星书 [xīng shū]
      古代天文学书籍。亦指星相占卜之书。
  83. 新书 [xīn shū]
      1.崭新的书。 2.将出版或刚出版的书(多指初版)。 3.指现代的著作。
  84. 嚣书 [xiāo shū]
      犹谗书。
  85. 样书 [yàng shū]
      作为样品的书。 作为样品的书
  86. 献书 [xiàn shū]
      1.进献书籍。多指民间进献佚书。 2.指把自己着的书题献给别人。 3.奉上书札;上书。多指向有地位者陈述意见。
  87. 写书 [xiě shū]
      1.抄写书籍。 2.今亦称着书为写书。
  88. 小人书 [xiǎo rén shū]
      装订成册的连环画。 ∶成册的连环画
  89. 仙书 [xiān shū]
      1.道教论神仙之书。 2.仙人所书的奇字。参见“仙书云篆”。
  90. 先令书 [xiān lìng shū]
      遗书,遗嘱。
  91. 削书 [xuē shū]
      削藩的诏书。
  92. 校书 [jiào shū]
      1.校勘书籍。 2.古代掌校理典籍的官员。汉有校书郎中,三国魏始置秘书校书郎,隋﹑唐等都设此官,属秘书省。 3.唐胡曾《赠薛涛》诗:“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下闭门居。”薛涛,蜀中能诗文的名妓,时称女校书。后因以“女校书”为妓女的雅称。亦省称“校书”。
  93. 相书 [xiàng shū]
      1.谈相术的书。 2.四川口技。以四川方言在帏幔中表演。
  94. 闲书 [xián shū]
      1.亦作“间书”。亦作“闲书”。 2.指用以离间人的书信。
  95. 压脚图书 [yā jiǎo tú shū]
      1.亦称“压脚章”。 2.盖在字画下角的印章。所刻多为诗句或成语。
  96. 乡老书 [xiāng lǎo shū]
      周制,乡学三年大比,乡老与乡大夫荐乡中贤能之书于王,谓之“乡老书”。后世科举因以代指乡试中式。
  97. 系帛书 [xì bó shū]
      谓缚帛书于雁足以传音信。
  98. 线装书 [xiàn zhuāng shū]
      装订线露在封面外的书籍,常跟“洋装书”对举,代表我国古书。
  99. 玺书 [xǐ shū]
      1.古代以泥封加印的文书。 2.秦以后专指皇帝的诏书。
  100. 檄书 [xí shū]
      檄文。
  101. 误书 [wù shū]
      文字上有错误的书籍﹔误字。
  102. 儛书 [wǔ shū]
      焚书而舞。语出《韩非子.喻老》:“王寿负书而行,见徐冯于固涂,冯曰:‘……书者言也,言生于知,知者不藏书。今子何独负之而行?’于是王寿因焚其书而儛之。”
  103. 细书 [xì shū]
      1.小字。 2.写小字。
  104. 武经七书 [wǔ jīng qī shū]
      也称《武学七书》。宋代官方颁行的中国第一部军事教科书。收录中国古代七部著名的军事著作,有《孙子》、《吴子》、《六韬》、《司马法》、《尉缭子》、《三略》、《李卫公问对》。
  105. 委托书 [wěi tuō shū]
      建立委托关系的合法文件(如遗嘱、契约或委托声明)。 建立委托关系的合法文件(如遗嘱、契约或委托声明)
  106. 吓蛮书 [xià mán shū]
      1.传说李白曾为唐玄宗起草答渤海国可毒书,后世称为“吓蛮书”。 2.泛指恐吓异族的文书。
  107. 蜗书 [wō shū]
      指古文字。因屈曲如蜗涎痕﹐故称。
  108. 纬书 [wěi shū]
      1.汉代依托儒家经义宣扬符箓瑞应占验之书。相对于经书,故称。《易》﹑《书》﹑《诗》﹑《礼》﹑《乐》﹑《春秋》及《孝经》均有纬书,称“七纬”。纬书内容附会人事吉凶,预言治乱兴废,颇多怪诞之谈;但对古代天文﹑历法﹑地理等知识以及神话传说之类,均有所记录和保存。纬书兴于西汉末年,盛行于东汉,南朝宋时开始禁止,及隋禁之愈切。炀帝即位,搜天下书籍与谶纬相涉者皆焚之,其书遂散亡。纬书虽亡失殆尽,但散见于诸经注疏及为其他书籍所征引者不少,后代学者曾加以搜辑。明孙瑴辑有《古微书》,清马国翰有《玉函山房辑佚书》,其所辑纬书
  109. 亡书 [wáng shū]
      散失的书籍。
  110. 万言书 [wàn yán shū]
      原指封建官吏呈送给皇帝的长篇奏章。因字数超过万字,所以叫万言书。后来也泛指长篇的书面意见。
  111. 托书 [tuō shū]
      托递书信。
  112. 团书 [tuán shū]
      通知聚会的请柬。
  113. 通知书 [tōng zhī shū]
      通知事项的文书。
  114. 条书 [tiáo shū]
      分条书写。
  115. 填书 [tián shū]
      1.亦作“填篆”。 2.书体之一种。相传为周人媒氏所作。
  116. 摊书 [tān shū]
      摊开书本﹐谓读书。
  117. 谈书 [tán shū]
      讲论学问。
  118. 唐书 [táng shū]
      1.指《尚书》中的《尧典》。 2.指《旧唐书》或《新唐书》。
  119. 外书 [wài shū]
      佛教徒称佛经以外的书籍为外书。
  120. 缩微书 [suō wēi shū]
      要用放大镜才能阅读的非常小的书。 要用放大镜才能阅读的非常小的书
  121. 送书 [sòng shū]
      送信。
  122. 题书 [tí shū]
      写信。
  123. 縢书 [téng shū]
      指金绳函封的玉册。古帝王封禅所用。
  124. 投书 [tóu shū]
      1.投交书信。亦指所投交的书信。 2.谓将文书或信件投入水中。 3.扔下书籍。
  125. 蹄书 [tí shū]
      诏令;诏书。因用赫蹄纸书写,故称。
  126. 四库全书 [sì kù quán shū]
      丛书名。1773年开馆纂修,经十年完成。共收书三千五百零三种,七万九千三百三十七卷。以“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是中国最大的一部综合性丛书,基本上包括了乾隆以前传世的各种重要著作,凡不利于清王朝统治和封建礼教的著作多排斥不录。共缮写七部。 中国清代编修的大型综合丛书。乾隆38年
  127. 讼书 [sòng shū]
      诉状。
  128. 诵书 [sòng shū]
      读书或背书。
  129. 图书 [tú shū]
      书籍、课本、图片三者的总称。通常又为书籍的同义词。
  130. 素书 [sù shū]
      1.古人以白绢作书,故以称书信。 2.兵书名。旧题汉黄石公撰,宋张商英注。以道﹑德﹑仁﹑义﹑礼五者为主旨,取老子之说为注释。因本文及注文多如出一手,或疑为张商英所伪托。 3.泛指一般道书。 4.书籍。
  131. 私书 [sī shū]
      隐秘不公开的书信。
  132. 四部书 [sì bù shū]
      中国古代书籍统分为四大类,故称。晋荀勖将群书分为四部:六艺﹑小学为甲部;诸子﹑兵书﹑术数为乙部;历史记载和杂着为丙部;诗赋﹑图赞﹑《汲冢书》为丁部。东晋李充加以调整,以五经为甲部,历史记载为乙部,诸子为丙部,诗赋为丁部。隋唐以后沿用此种分法,称为经﹑史﹑子﹑集。后亦用以泛指群书。
  133. 四库书 [sì kù shū]
      即四部书。
  134. 私人秘书 [sī rén mì shū]
      专为个人服务的秘书。 专为个人服务的秘书
  135. 说书 [shuō shū]
      曲艺名词。通常指说讲或说唱故事的曲种,如评书、评话、弹词、鼓书等。只唱不说的曲艺俗称“唱曲”。 包括评书、评弹、大鼓、弹词等的一种说唱形式的曲艺常是两座勾栏,专说史书。——宋.佚名《西湖老人繁胜录.瓦市》之盱眙市中为人说书,已能倾动其市人。——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136. 摅书 [shū shū]
      阐述书义。
  137. 俗书 [sú shū]
      1.通俗流行的书体。 2.品格不高的书法。 3.通俗流行而有别于正体的字。 4.民间流行的通俗读物。 5.佛门指佛教经典以外的书籍,如《老子》《庄子》等具有哲理性的书籍。
  138. 誓书 [shì shū]
      1.即盟约。 2.即誓券。
  139. 嗜书 [shì shū]
      1.爱好读书;喜爱书籍。 2.喜爱书法和书法作品。
  140. 瘦金书 [shòu jīn shū]
      宋徽宗赵佶楷书学唐薛稷﹐笔画瘦硬﹐自称“瘦金书”。
  141. 手书 [shǒu shū]
      1.亲手写的字;笔迹。 2.亲笔写的书信﹑诗文等。 3.亲手作书;亲笔书写。
  142. 史书 [shǐ shū]
      1.汉称令史所习之书,即当时通用的隶书。 2.记载历史的书籍。 历史书:记录历史的文献据史书记载
  143. 诗书 [shī shū]
      1.《诗经》和《尚书》。 2.泛指书籍。 3.诗作和书法。 4.诗作和书信。
  144. 矢书 [shǐ shū]
      战争中用箭射至敌方的文书。
  145. 十年书 [shí nián shū]
      谓长期攻读所得的学问。明 杨慎《丹铅总录·读书万卷》:“宋 宣 政 间,文人称 翟汝文、叶梦得、汪藻、孙覿 四人。孙 尝自评曰:‘吾之视 浮溪,浮溪 之视 石林,各少十年书。石林 视 翟忠惠 亦然。’识者以为确论。今之学文者,果有十年书乎?”
  146. 四子书 [sì zǐ shū]
      指《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四部儒家的经典。此四书是孔子﹑曾子﹑子思﹑孟子的言行录,故合称“四子书”。
  147. 赦书 [shè shū]
      颁布赦令的文告。
  148. 时宪书 [shí xiàn shū]
      即时宪历。清代因避高宗弘历讳,改称“时宪书”。
  149. 尚书 [shàng shū]
      ①亦称《书》。儒家经典之一。为中国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书中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相传由孔子编选而成,事实上其中有些篇是后来儒家补充进去的。②官名。始于战国,掌管文书。汉武帝时地位逐渐重要。东汉正式成为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官员。唐代中央首要机关分为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尚书省执行政令。宋以后三省分立之制渐成空谈,行政全归尚书省。明代以后以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尚书分掌政务,六部尚书相当于国务大臣。
  150. 蛇书 [shé shū]
      如蛇状的一种书法。
  151. 烧角文书 [shāo jiǎo wén shū]
      为示紧急而烧去封套一角的书信或文件。
  152. 山东快书 [shān dōng kuài shū]
      曲艺曲种。流行于山东和华北、东北各地。起源于山东济宁等地,原名“武老二”,专演梁山英雄武松故事。1951年定名“山东快书”。演员以铜板或竹板击拍,以较快节奏念诵唱词。唱词基本为七字句。传统曲目多为英雄除暴安良故事。
  153. 射书 [shè shū]
      用箭传送书信。《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其后二十余年﹐燕将攻下聊城﹐聊城人或谗之燕﹐燕将擢诛﹐因保守聊城﹐不敢归。齐田单攻聊城﹐岁余﹐士卒多死而聊城不下。鲁连乃为书﹐约之矢以射城中﹐遗燕将……﹝燕将﹞乃自杀。”
  154. 山东琴书 [shān dōng qín shū]
      曲艺的一种。起源于山东西南部的农村,流行于山东及华北﹑东北的部分地区。以唱为主,间有说白。伴奏乐器有扬琴﹑坠琴等。
  155. 沈尚书 [shěn shàng shū]
      1.沈约历仕南朝宋﹑齐﹑梁三代,梁武帝时,官至尚书令,故称。 2.鹤的别名。
  156. 事书 [shì shū]
      古代诸侯给天子的奏事之书。
  157. 善书 [shàn shū]
      1.好书;善本书。 2.巧于文章。 3.指擅长书法。 4.旧谓以因果报应等劝人为善之书。
  158. 贝书 [bèi shū]
      指佛经,因古代印度贝叶书写佛经而得名。也叫贝叶书。
  159. 八分书 [bā fēn shū]
      书体名。
  160. 报书 [bào shū]
      回信。
  161. 八体书 [bā tǐ shū]
      指八种书体。
  162. 保证书 [bǎo zhèng shū]
      为了保证做到某件事情而写成的书面材料。
  163. 八座尚书 [bā zuò shàng shū]
      《文选.任昉》:“八座初启﹐以公补尚书令。”李善注:“陈寿《魏志》评曰:‘八座尚书﹐即古六卿之任也。’《晋百官名》曰:‘尚书令﹐尚书仆射﹐六尚书﹐古为八座尚书。’”隋唐时以左右仆射和六部尚书为“八座尚书”。参见“八座”。
  164. 白书 [bái shū]
      1.削去树皮﹐在白色树干上写的字。 2.禀告;陈述。
  165. 贝叶书 [bèi yè shū]
      指佛经。
  166. 八行书 [bā háng shū]
      书信。 旧式信笺每页八行,因此代称信件八行书,千里梦,雁南飞。——温庭筠《酒泉子》
  167. 白萝门书 [bái luó mén shū]
      古印度婆罗门教的经书。如《奥义书》﹑《梨俱吠陀》等。均用梵文写成。白萝门﹐即婆罗门。
  168. 白麻书 [bái má shū]
      用白麻纸书写的诏书。
  169. 白皮书 [bái pí shū]
      国家或专门机构正式发布的重要文件或报告书。以其封面颜色而得名。选用白色的国家有美国、葡萄牙、日本等。也有选用其他颜色的,如意大利曾用过绿皮书;英国议会曾用过蓝皮书;法国曾用过黄皮书;西班牙曾用过红皮书等。事实上一个国家往往使用多种颜色封面的文件。 某些国家的政府或议会为某项重大问题公开发表的文件,封面各有惯用的颜色,白色的叫白皮书
  170. 百科全书 [bǎi kē quán shū]
      全面系统阐述各种知识或某一门类知识,供人查阅的工具书。收录各种专门术语、重要名词,并分列条目,详细解说。可分为综合性和专业性两种。前者收容各门类知识,如《中国大百科全书》等;后者汇集某一门类知识,如《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等。
  171. 拜书 [bài shū]
      写信给别人的敬词。
  172. 班书 [bān shū]
      指汉班固所著的《汉书》。
  173. 板书 [bǎn shū]
      ①在黑板上写字:需要板书的地方,在备课时都作了记号。②也指在黑板上写的字:工整的板书。
  174. 谤书 [bàng shū]
      〈书〉诽谤人的信件或书籍。
  175. 壁中书 [bì zhōng shū]
      1.亦称“壁书”。亦称“壁经”。 2.汉代发现于孔子宅壁中藏书。近人认为这些书是战国时的写本,至秦始皇焚书坑儒时,孔子八世孙孔鲋(或谓鲋弟腾)藏入壁中的。
  176. 裁书 [cái shū]
      1.草写檄文。 2.裁笺作书,写信。
  177. 帛书 [bó shū]
      也称“缣书”、“素书”。在丝织品上写成的书。春秋战国时已有使用。魏晋以后纸书盛行,帛书遂少用。
  178. 边书 [biān shū]
      寄自边地的书信。
  179. 背书 [bèi shū]
      背诵念过的书:过去上私塾每天早晨要背书,背不出书要挨罚。
  180. 不占之书 [bù zhàn zhī shū]
      指谶书。
  181. 兵书 [bīng shū]
      中国古代对论述兵法的著作的称谓,后成为军事著作的通称。《汉书.艺文志》著录古兵书五十三家、七百九十篇、图四十三卷。历代兵书从内容上可分为兵法、兵略、训练、阵法、兵制、兵器、城守、军事地理、名将传等类。现存最早的完整兵书是《孙子兵法》。
  182. 虿尾书 [chài wěi shū]
      谓笔力遒劲的书法。
  183. 倡议书 [chàng yì shū]
      由某一组织或社团拟定、就某事向社会提出建议或提议社会成员共同去做某事的书面文章。由某一组织或社团拟定、就某事向社会提出建议或提议社会成员共同去做某事的书面文章
  184. 簿领书 [bù lǐng shū]
      见“簿领”。
  185. 成书 [chéng shū]
      1.完整的书。 2.成为一部书。
  186. 草书 [cǎo shū]
      字体名。为书写简便快速而产生的书体。分章草和今草两大类。章草是隶书的草写,字形扁平有波笔,字字分离,相传因西汉史游作《急就章》而得名。今草由正楷的草化与章草的省改发展而来,上下笔势常相连,偏旁常互借,相传始于东汉张芝。唐代张旭、怀素将今草写得更放纵,成为狂草。 汉字六体中继甲骨
  187. 参考书 [cān kǎo shū]
      学习﹑研究或写作时用作参考的书籍。 主要用于查询而不用于连续阅读的书籍(如字典、百科全书、地图册)
  188. 才子书 [cái zǐ shū]
      清金圣叹称其所批点的书。
  189. 巢书 [cháo shū]
      宋 陆游 晚年,书室狭小,俯仰四顾,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故名其室曰“书巢”。事载 宋 陆游《书巢记》。后因以“巢书”指埋身在四壁图书的居室之中。清 钱谦益《横山题江道闇蝶庵》诗:“疏丘架壑置柴关,冢笔巢书断往还。”
  190. 藏书 [cáng shū]
      1.图书馆或私人等收藏的图书。 2.储藏书籍。 收藏图书
  191. 残书 [cán shū]
      谓未读完的书。
  192. 册书 [cè shū]
      1.史册,史籍。 2.册命之书,古代帝王用于册立﹑封赠等事的诏书。 3.指一般诏书。 4.明清时向官府承包若干户钱粮的税吏。
  193. 蚕书 [cán shū]
      1.蚕状的字迹。 2.指女子的书简。
  194. 谶书 [chèn shū]
      记载谶语的书。
  195. 唱文书 [chàng wén shū]
      民间的一种说唱艺术。
  196. 唱书 [chàng shū]
      以乐器伴奏,说唱故事。
  197. 尺一书 [chǐ yī shū]
      1.指诏书。 2.指书信。
  198. 赤书 [chì shū]
      1.道教经书。 2.借指仙籍。 3.红字。
  199. 村书 [cūn shū]
      旧时村塾教授蒙童所用的书。
  200. 赤笔书 [chì bǐ shū]
      谓道教的仙书﹑符箓之类。
  201. 城旦书 [chéng dàn shū]
      《史记.儒林列传》:“窦太后好《老子》书,召辕固生问《老子》书。固曰:‘此是家人言耳。’太后怒曰:‘安得司空城旦书乎?’”裴骃集解:“徐广曰:‘司空,主刑徒之官也。’《汉书音义》曰:‘道家以儒法为急,比之于律令。’”后以“城旦书”泛称刑书。
  202. 驰书 [chí shū]
      急速送信。
  203. 村校书 [cūn xiào shū]
      乡村的儒生。
  204. 储书 [chǔ shū]
      藏书。
  205. 虫书 [chóng shū]
      1.秦八体书之一。王莽变八体为六体。又名鸟虫书。 2.谓虫蚀过的痕迹像文字。
  206. 赤雀衔书 [chì què xián shū]
      见“赤雀衔丹书”。
  207. 敕书 [chì shū]
      皇帝慰谕公卿﹑诫约朝臣的文书之一。
  208. 答蕃书 [dá fān shū]
      答复外族的国书。
  209. 辞书 [cí shū]
      字典、词典、百科全书的总称。 字典、词典、百科全书的统称
  210. 但书 [dàn shū]
      法律条文中,于本文后,说明有例外情况或某种附加条件的文字。因句首常冠以“但”字,故名。亦借指正文之外附带的说明。
  211. 垂露书 [chuí lù shū]
      书体名。相传汉曹喜工篆隶,善悬针垂露之法,世称“垂露书”。
  212. 大书 [dà shū]
      曲艺名词。江浙一带指只说不唱的评话,北方泛指各种曲艺的长篇书目。 曲艺中的一种,如评书、弹词等
  213. 撮襟书 [cuō jīn shū]
      谓南唐李后主不以笔而以卷帛书的大字。
  214. 丛书 [cóng shū]
      也称“丛刊”、“丛刻”。“文库”、“集成”等也属此。汇辑多种图书成一套,并冠以总名的书籍。中国最早的丛书为南宋嘉泰年间俞鼎孙、俞经编的《儒学警语》;最大的丛书为《四库全书》。
  215. 粗书 [cū shū]
      即草书。
  216. 大同书 [dà tóng shū]
      康有为著。始作于1884年,成书于1901-1902年。共十卷。具体描述了一个没有国家、没有帝王、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但主张用改良的方法来实现。有鲜明的反封建意义,但带有空想色彩。
  217. 大鼓书 [dà gǔ shū]
      曲艺的一种。由一人自击鼓﹑板演唱﹐一至数人用三弦等乐器伴奏。唱词多采用民间流传的历史故事等﹐用韵文编成。一般认为清初形成于山东﹑河北的农村。主要流行于北方﹐兼及长江和珠江流域的部分地区。因地区﹑方言和曲调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如京韵大鼓﹑乐亭大鼓﹑东北大鼓﹑山东大鼓﹑湖北大鼓﹑广西大鼓等﹐总称为大鼓书﹐简称大鼓。
  218. 儋书 [dān shū]
      指老子《道德经》。《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疑周太史儋即老子,故称。
  219. 代书 [dài shū]
      1.谓代人撰写文稿。 2.指以代人撰写禀帖诉状等为业的人。
  220. 登贤书 [dēng xián shū]
      科举时代称乡试中式为登贤书。
  221. 倒书 [dǎo shū]
      不按顺序,倒过来书写。
  222. 典书 [diǎn shū]
      1.典籍。 2.指法令。
  223. 钉封文书 [dīng fēng wén shū]
      旧时一种用特殊方法封合的文书。它用钉子先在文书上扎眼﹐而后用纸捻子穿上﹐以示文书的机密和紧要。一般用于寄递处决囚犯的公文。
  224. 短书 [duǎn shū]
      1.汉代凡经﹑律等官书用二尺四寸竹简书写。官书以外包括子书等,均以短于二尺四寸竹简写书,称为“短书”。后多指小说﹑杂记之类的书籍。 2.指书牍。
  225. 丁书 [dīng shū]
      指旧时官府中书办一类的小吏。
  226. 读书 [dú shū]
      ①看着书本,出声地或不出声地读:读书声ㄧ读书笔记 ㄧ读书得间(读书时能发现问题)。②指学习功课:他读书很用功。③指上学:当时,我还在读书ㄧ他在那个中学读过一年书。
  227. 赌书 [dǔ shū]
      1.比赛书法的优劣。 2.比赛读书的记忆力。典出宋李清照﹑赵明诚翻书赌茶之事。
  228. 读死书 [dú sǐ shū]
      死读书本﹐不联系实际。
  229. 飞书 [fēi shū]
      1.用箭系书射送。 2.指疾速传送文书。 3.紧急的文书。 4.匿名信。 5.迅速书写。
  230. 蠹书 [dù shū]
      1.亦作“蠧书”。 2.谓晒去书中的蠹虫。 3.被蛀坏的书。泛指破旧书籍。
  231. 恩书 [ēn shū]
      谓帝王颁发的升官﹑赦罪之类的诏书。
  232. 分门书 [fēn mén shū]
      犹类书。
  233. 鹗书 [è shū]
      推荐人才的文书。
  234. 发书 [fā shū]
      1.翻开书。特指打开卦书。 2.拆开诏书或书信。 3.发送书信。
  235. 梵书 [fàn shū]
      1.梵字。 2.指佛经。
  236. 翻书 [fān shū]
      翻阅书籍。
  237. 方书 [fāng shū]
      1.官府文书;案牍。 2.指史书﹐史册。 3.医书。 4.古代医术与方术同出一源﹐故亦指称方术之书。
  238. 矾书 [fán shū]
      用明矾水写的保密书信。其字水干无迹,湿时方显。
  239. 符书 [fú shū]
      1.符箓。 2.指记载符箓的书籍。 3.官符文书。
  240. 覆书 [fù shū]
      回信。
  241. 腹书 [fù shū]
      秦末﹐陈涉﹑吴广欲举事﹐丹书于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其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怪之。事见《史记.陈涉世家》。后因以“腹书”指战事或祸乱的先兆。
  242. 佛书 [fó shū]
      佛典。
  243. 凤札龙书 [fèng zhá lóng shū]
      指仙界的书札。
  244. 讽书 [fěng shū]
      背书。
  245. 风书 [fēng shū]
      书体的一种。
  246. 甘限文书 [gān xiàn wén shū]
      官府规定在一定期限内必须完成公差的文书。
  247. 福音书 [fú yīn shū]
      指基督教《新约全书》中的《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路加福音》、《约翰福音》,里面记载传说的耶稣生平事迹和教训。
  248. 凤凰衔书 [fèng huáng xián shū]
      《艺文类聚》卷九九引《春秋元命苞》:“火离为凤皇,衔书游文王之都,故武王受凤书之纪。”本谓帝王受命的瑞应。后亦以“凤凰衔书”谓帝王使者持送诏书。
  249. 诰书 [gào shū]
      皇帝诰封臣下所颁发的文书。
  250. 复书 [fù shū]
      答复来信;亦指回复的信。
  251. 负书 [fù shū]
      1.背负书籍。 2.背负。《洛书》。
  252. 傅雷家书 [fù léi jiā shū]
      书信集。收入1954-1966年间傅雷暨夫人朱梅馥写给儿子傅聪、傅敏的书信。1981年初版。1984年、1990年增订再版。书信除教育儿子要树立爱国主义精神,要淡于名利、待人以诚、严以律己外,还涉及到美学、文学、音乐、哲学等诸方面问题,显示出作者爱国之心和艺术修养。
  253. 匦书 [guǐ shū]
      投于匦函中的文书。
  254. 赴急书 [fù jí shū]
      草书的别称。
  255. 稿书 [gǎo shū]
      旧时掌管文书﹑录事等工作的人员。
  256. 工具书 [gōng jù shū]
      专为读者查考字义、词义、字句出处和各种事实而编纂的书籍,如字典、词典、索引、历史年表、年鉴、百科全书等。 专为读者查考字义、词义、字句出处和各种事实而编纂的书籍,如字典、词典、索引、历史年表、年鉴、百科全书等
  257. 国书 [guó shū]
      一国派遣或召回大使(或公使)时,由国家元首写给驻在一国元首的文书。大使(或公使)只有在向所驻国呈递国书以后,才能得到国际法所赋予的地位。
  258. 古书 [gǔ shū]
      古代的书籍或著作。 古代的著作
  259. 鹄板书 [hú bǎn shū]
      鹄书。
  260. 购书 [gòu shū]
      悬赏的布告。
  261. 刮语烧书 [guā yǔ shāo shū]
      谓灭除百家之言,焚烧《诗》《书》及列国史记。
  262. 故书 [gù shū]
      ①古书。②旧书。
  263. 鬼书 [guǐ shū]
      1.指神秘莫测的兵法。 2.一种字体。 3.科举考试揭榜以淡墨书之,称鬼书。
  264. 关书 [guān shū]
      旧时聘请教师或幕僚的文书。
  265. 护书 [hù shū]
      皮或漆布做成的多层夹袋﹐旧时官场中一般作出行时存放文书﹑拜帖等物之用。
  266. 红皮书 [hóng pí shū]
      见〖白皮书〗。
  267. 好书 [hǎo shū]
      表示友好的书信。
  268. 汉书 [hàn shū]
      书名。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书。东汉班固著,部分内容为班固父班彪、妹班昭及马续写成。全书一百篇,分一百二十卷,体例大致沿袭《史记》。记录了西汉一代的主要史事,是研究西汉历史的重要资料。 书名,东汉班固撰。父班彪继《史传》而作《后传》,六十五篇,固以其父所续不详,又缀集史料,撰成本书。上起前206年高祖元年,下迄公元24年刘主更始二年,包括王莽的新朝在内,共二百三十年,有十二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一百篇,其中八表和《天文志》未完稿,由其妹班昭续成,成为我国第一部断代史
  269. 河图雒书 [hé tú luò shū]
      见“河图洛书”。
  270. 后汉书 [hòu hàn shū]
      书名。纪传体东汉史。南朝宋范晔著。全书一百二十篇,分一百三十卷。记载自公元23年至220年间的历史,叙事喜以类相从。为研究东汉史的重要资料。 史书名,南朝宋范晔撰。他以《东现汉纪》为主要依据,采取魏晋以来的各家著《后汉书》的精华,自撰成书,后因罪被处死,“志”未成。北宋时将晋司马彪所撰的《续汉书》的“志”,并入范晔的《后汉书》、计一百二十卷。唐李贤注《本纪》、《列传》,南朝梁刘昭注《志》
  271. 河图洛书 [hé tú luò shū]
      1.亦作“河图雒书”。 2.古代儒家关于《周易》卦形来源及《尚书.洪范》“九畴”创作过程的传说。《易.系辞上》:“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河﹐黄河。洛﹐洛水。据汉儒孔安国﹑刘歆等解说:伏羲时有龙马出于黄河﹐马背有旋毛如星点﹐称作龙图。伏羲取法以画八卦生蓍法。夏禹治水时有神龟出于洛水﹐背上有裂纹﹐纹如文字﹐禹取法而作《尚书.洪范》“九畴”。见《书.顾命》﹑《洪范》之孔传﹑《汉书.五行志上》。古代认为出现“河图洛书”是帝王圣者受命之祥瑞。
  272. 贺书 [hè shū]
      庆贺的文书。
  273. 红杏尚书 [hóng xìng shàng shū]
      宋代词人宋祁,字子京,任工部尚书,所作《玉楼春》词,有“红杏枝头春意闹”之句,时人张先称之为“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后亦简作“红杏尚书”。
  274. 鹤书 [hè shū]
      1.书体名。也叫鹤头书。古时用于招贤纳士的诏书。亦借指征聘的诏书。 2.书名。指《相鹤经》。
  275. 鸿书 [hóng shū]
      1.巨著。 2.对别人书信的敬称。
  276. 黄书 [huáng shū]
      1.书籍。 2.指黄色书刊。
  277. 虎爪书 [hǔ zhǎo shū]
      书体名。
  278. 户曹尚书 [hù cáo shàng shū]
      古代官职名。相当于后世的户部尚书。
  279. 还书 [huán shū]
      1.报书,致信。 2.指答复的信。 3.归还所借的书。 4.谓生徒对着老师背书。
  280. 悔过书 [huǐ guò shū]
      检讨过错,表示悔改的文字。
  281. 黄皮书 [huáng pí shū]
      见〖白皮书 〗。
  282. 花书 [huā shū]
      即花押。
  283. 缄书 [jiān shū]
      书信。
  284. 记书 [jì shū]
      指传记及诸家之书。
  285. 机要秘书 [jī yào mì shū]
      掌管和处理机要文件的秘书。 掌管和处理机要文件的秘书
  286. 黄石书 [huáng shí shū]
      指黄石公授与张良的兵书。世称《黄石公三略》。
  287. 鸡毛文书 [jī máo wén shū]
      紧急传递的书信。
  288. 荐书 [jiàn shū]
      推荐人的文书或信件。
  289. 汲冢周书 [jí zhǒng zhōu shū]
      汲郡古冢出土的古文竹书中的一种。已不传。旧时以为即《逸周书》(原名《周书》)。后代学者考定,二者非一。
  290. 谏书 [jiàn shū]
      向君主进谏的奏章。 臣下向帝王进谏的奏章
  291. 緘书 [jiān shū]
      书信。
  292. 疾书 [jí shū]
      迅速地书写:奋笔疾书。 快速地书写挥笔疾书
  293. 籍书 [jí shū]
      谓用书籍代替卧席。喻迷于诗书之中。
  294. 监书 [jiān shū]
      国子监所刻的书。
  295. 简书 [jiǎn shū]
      用于告诫﹑策命﹑盟誓﹑征召等事的文书。亦指一般文牍。
  296. 箭书 [jiàn shū]
      缚书信于箭﹐射之以通消息。语出唐李白《五月东鲁行答汶上翁》诗:“我以一箭书﹐能取聊城功。”
  297. 教科书 [jiào kē shū]
      按照教学大纲编写的为学生上课和复习用的书。 专门编写的为学生学习用的书
  298. 讲书 [jiǎng shū]
      解释书的内容﹔讲课。
  299. 谨书 [jǐn shū]
      敬书。
  300. 金书 [jīn shū]
      1.指用金简刻写或金泥书写的文字。 2.指道教或佛教之经典。 3.指法律条文。 4.指天神的诏书。
  301. 蕉书 [jiāo shū]
      以芭蕉叶代纸作书。
  302. 今文尚书 [jīn wén shàng shū]
      儒家经典《尚书》的一种。古《尚书》经秦焚书亡失。汉初秦博士伏胜传二十九篇。后学者递相授受,分大小夏侯及欧阳三家。因其以汉隶书写,区别于古《尚书》,故称今文尚书。是中国上古历史文件和部份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
  303. 进履之书 [jìn lǚ zhī shū]
      指秦末一老父于下邳桥上授予张良的《太公兵法》。见《史记.留侯世家》。
  304. 戒书 [jiè shū]
      1.自我警戒的文字。 2.汉代皇帝四种命令之一,用以戒敕刺史﹑太守及三边营官。
  305. 结婚证书 [jié hūn zhèng shū]
      正式政府官员或牧师发给的准许结婚的证明书。 正式政府官员或牧师发给的准许结婚的证明书
  306. 锦书 [jǐn shū]
      1.华美的文书。 2.锦字书。
  307. 金错书 [jīn cuò shū]
      书体名。
  308. 捷书 [jié shū]
      军事捷报。
  309. 旧书 [jiù shū]
      ①破旧的书。②古书。
  310. 禁书 [jìn shū]
      禁止刊行或阅读的书籍。 为官方禁止出版或发行或阅读的书籍,多为内容不健康或有不良政治影响的书籍
  311. 锦中书 [jǐn zhōng shū]
      锦字书。
  312. 锦鳞书 [jǐn lín shū]
      语本《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三.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因指远方之书信。
  313. 进书 [jìn shū]
      1.进呈书策。 2.进献书籍。
  314. 就书 [jiù shū]
      谓前往从学。
  315. 款书 [kuǎn shū]
      落款书写。
  316. 靠身文书 [kào shēn wén shū]
      指自愿投靠官宦人家充当奴仆而立的卖身文契(有的即使不要身价﹐也要立文契)。
  317. 絶命书 [jué mìng shū]
      1.即绝命词。详细解释即绝命词。《宋渔父日记·一九○一年一月廿二日》:“搏九 欲再刻其絶命书,仍偕 搏九 至秀光社,属该社用《民报》中该书之纸型印刷焉。”曹禺《雷雨》第二幕:“我看见她河边上的衣服,里面有她的绝命书。”参见“絶命词”。
  318. 看书 [kàn shū]
      读书。 读书
  319. 楷书 [kǎi shū]
      汉字字体的一种,就是现在通行的汉字手写正体字,它是由隶书演变来的。也叫正楷。 汉字字体的一种,就是现在通行的汉字手写正体字,是由隶书演变而来的
  320. 决心书 [jué xīn shū]
      为了表示下决心完成某事而写成的书面材料。
  321. 军书 [jūn shū]
      1.军事文书。 2.有关军事﹑兵法的书。 军中的公文军书十二卷。——《乐府诗集.木兰诗》
  322. 绝命书 [jué mìng shū]
      指自杀前写的遗书。
  323. 郡书 [jùn shū]
      古代史志的一种。记载乡邦耆旧事迹的方志。
  324. 课书 [kè shū]
      1.研习书文。 2.教人读书。 3.讲占卜的书。
  325. 吏书 [lì shū]
      1.官府的文书。 2.指吏部尚书。 3.指秘书之类人员。
  326. 空中书 [kōng zhōng shū]
      指从神仙界寄来的书信。
  327. 狂书 [kuáng shū]
      随意潦草的字。
  328. 蝌蚪书 [kē dǒu shū]
      古文字体的一种。笔画多头大尾小﹐形如蝌蚪﹐故称。
  329. 连绵书 [lián mián shū]
      见“连锦书”。
  330. 刻书 [kè shū]
      指刻版印刷出版书籍。旧时有书商刻书、官府刻书和私人刻书等。
  331. 类书 [lèi shū]
      摘录各种书上有关的材料并依照内容分门别类地编排起来以备检索的书籍,例如《太平御览》、《古今图书集成》。 我国古代一种大型的资料性书籍,辑录各种书中的材料,按门类、字韵等编排,以备查检,例如《太平御览》《古今图书集成》
  332. 库书 [kù shū]
      旧时官府仓库中掌管造册登记等事的吏员。
  333. 快书 [kuài shū]
      曲艺的一种,用铜板或竹板伴奏,词儿合辙押韵,说时节奏较快,有山东快书、竹板快书等。
  334. 蓝皮书 [lán pí shū]
      见〖白皮书〗。 一种政府发表的文件,用蓝色封皮,性质与白皮书相同
  335. 蜡丸绢书 [là wán juàn shū]
      即蜡丸帛书。
  336. 蜡丸帛书 [là wán bó shū]
      封在蜡丸中的帛书文件。
  337. 蜡帛书 [là bó shū]
      见“蜡丸帛书”。
  338. 连书 [lián shū]
      1.联名书写。 2.犹连写。 连写 词儿连书
  339. 历书 [lì shū]
      按照一定历法排列年、月、日、节气、纪念日等供查考的书。 见“历 4 ”
  340. 历事文书 [lì shì wén shū]
      官员的任职履历。
  341. 隶书 [lì shū]
      汉字字体,由篆书简化演变而成,汉朝的隶书笔画比较简单,是汉朝通行的字体。
  342. 理书 [lǐ shū]
      1.处理文书。 2.温书。
  343. 鲤书 [lǐ shū]
      书信。
  344. 六甲天书 [liù jiǎ tiān shū]
      道教编造的一种据称可以驱遣鬼神﹑呼风唤雨的法术秘籍﹐常见于旧小说﹑戏曲。
  345. 洛书 [luò shū]
      儒家关于《尚书.洪范》“九畴”创作过程的传说。
  346. 赁书 [lìn shū]
      受雇为人抄写。
  347. 嫚书 [màn shū]
      轻侮的书信。
  348. 録书 [lù shū]
      清代都察院公文存档的副本。
  349. 临书 [lín shū]
      1.面对所写的书信。 2.临摹前人书法。
  350. 灵书 [líng shū]
      仙书。
  351. 柳毅传书 [liǔ yì chuán shū]
      全名《洞庭湖柳毅传书》。杂剧剧本。元代尚仲贤作。取材于唐人传奇《柳毅传》。
  352. 令书 [lìng shū]
      指太子所下的书面命令。与皇帝诏书相别。
  353. 猎书 [liè shū]
      犹读书。
  354. 纶书 [lún shū]
      即诏书。
  355. 龙爪书 [lóng zhǎo shū]
      书体名。相传为王羲之醉时所书。
  356. 螺书 [luó shū]
      即蝌蚪书。
  357. 薶血加书 [wō xuè jiā shū]
      古代订盟时的一种仪式。宰牲取血,涂血于誓约上,穿坎与之俱埋。
  358. 龙草书 [lóng cǎo shū]
      即龙爪书。
  359. 鸾书 [luán shū]
      1.书信。 2.男女定亲的婚帖。
  360. 陇坻之书 [lǒng dǐ zhī shū]
      汉扬雄在《解嘲》中有“留侯画策﹐陈平出奇﹐功若泰山﹐向若阺隤”语。应劭以为“阺隤”指天水陇氐。故以“陇坻之书”借指《解嘲》﹐亦泛指扬雄的著作。
  361. 买菜书 [mǎi cài shū]
      典出晋皇甫谧《高士传.严光》:“严光,字子陵,会稽余姚人也,少有高名……司徒霸与光素旧,欲屈光到霸所,使西曹属侯子道奉书,光不起。子道求报,光曰:‘我手不能书。’乃口授之。使者嫌少,可更足。光曰:‘买菜乎?求益也!’”后以“买菜书”指征聘之书。
  362. 率更书 [lǜ gēng shū]
      见“率更体”。
  363. 骂鬼书 [mà guǐ shū]
      事本汉王延寿《梦赋》:“臣弱冠尝夜寝,见鬼物与臣战,遂得东方朔与臣作骂鬼之书,臣遂作赋一篇。”后用以为典。
  364. 雒书 [luò shū]
      洛书。儒家关于《尚书.洪范》“九畴”创作过程的传说。雒﹐通“洛”。
  365. 慢书 [màn shū]
      侮辱性的书简。
  366. 盲书 [máng shū]
      盲目刻写;胡乱刻写。
  367. 毛边书 [máo biān shū]
      装订成册后不加裁切的图书。精装和平装书﹐都有采用毛边形式的。
  368. 妙书 [miào shū]
      精美的字迹。
  369. 密书 [mì shū]
      1.秘密书写信札。 2.指秘密信件。
  370. 名书 [míng shū]
      名家墨迹。
  371. 命书 [mìng shū]
      1.诏书,诏令。 2.算命的书。
  372. 默书 [mò shū]
      凭记忆写出读过的书;默写。 凭记忆写出读过的书;默写
  373. 缪书 [miù shū]
      即缪篆。
  374. 木板书 [mù bǎn shū]
      用木刻板印成的书。
  375. 内阁中书 [nèi gé zhōng shū]
      清代官名。掌撰拟﹑记载﹑翻译﹑缮写。或由举人考授,或由特赐。
  376. 匿名书 [nì míng shū]
      不署名或不署真实姓名的书信。多为达到攻讦﹑恐吓等目的而写。
  377. 能书 [néng shū]
      善于抄写;擅长书法。
  378. 泥书 [ní shū]
      指泥封的书函。
  379. 鸟迹书 [niǎo jì shū]
      1.见“ 鸟跡书 ”。
  380. 缥书 [piǎo shū]
      犹缥帙。书卷。
  381. 鸟虫书 [niǎo chóng shū]
      王莽所定六体书之一。篆书的变体。以其像虫鸟之形,故名。春秋战国时就有这种字体,大都铸或刻在兵器上。秦书八体中有“虫书”。施用于旗帜和符信。也有采用作印章文字的。
  382. 判决书 [pàn jué shū]
      法院根据判决完成的文书。 法院根据判决完成的文书
  383. 牛腹书 [niú fù shū]
      借指伪造的文字材料。典出《史记.封禅书》:“齐人少翁以鬼神方见上……居岁余,其方益衰,神不至。乃为帛书以饭牛,详不知,言曰此牛腹中有奇。杀视得书,书言甚怪,天子识其手书,问其人,果是伪书。”
  384. 欧阳尚书 [ōu yáng shàng shū]
      汉欧阳生所传的今文《尚书》。
  385. 判书 [pàn shū]
      契约;合同。
  386. 欧书 [ōu shū]
      指唐代书法家欧阳询的书体。
  387. 破冢书 [pò zhǒng shū]
      一种书体。指汲冢书的字体。出自墓中,故名。
  388. 批准书 [pī zhǔn shū]
      国家领导人签署批准本国同外国签订条约的文件。凡需要批准的条约,双方领导人批准后,两国互换批准书即可生效。
  389. 僻书 [pì shū]
      冷僻的书籍;极罕见的书籍。
  390. 批书 [pī shū]
      1.经过有关部门批署的证明。 2.批写;记述。
  391. 七书 [qī shū]
      宋元丰间颁行的武学生应试必读的七种兵书。即《孙子》﹑《吴子》﹑《六韬》﹑《司马法》﹑《黄石公三略》﹑《尉缭子》﹑《李卫公问对》,又称“武经七书”。
  392. 评书 [píng shū]
      曲艺曲种。流行于北方地区,故又称“北方评书”。清初已形成,只说不唱。传统书目都为长篇,演员运用各种说讲、表演技巧,以“扣子”造成悬念,取得艺术效果。书目以历史故事为主。
  393. 遣书 [qiǎn shū]
      发信。
  394. 麒麟书 [qí lín shū]
      书体名。相传为孔子弟子作。
  395. 曲部尚书 [qǔ bù shàng shū]
      唐汝阳王李琎的自称。
  396. 迁书 [qiān shū]
      指汉司马迁写的《史记》。
  397. 起送文书 [qǐ sòng wén shū]
      举荐应试的文书。
  398. 儒书 [rú shū]
      儒家经籍。
  399. 谦书 [qiān shū]
      指汉文帝致南粤王赵佗书。其措词委婉谦抑﹐故称。
  400. 签书 [qiān shū]
      1.签字署名。 2.官名。宋代枢密使的副官﹐掌管办理军事文书事宜。本作“签署”﹐宋人因避英宗(赵曙)讳﹐改作“签书”。
  401. 琴书 [qín shū]
      曲艺的一个类别。包括山东琴书、翼城琴书、安徽琴书、北京琴书、四川扬琴等。主要伴奏乐器为扬琴。各种琴书起源不一,多由当地俗曲发展而成。表演形式以坐唱为多。
  402. 青李书 [qīng lǐ shū]
      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所书《来禽帖》中﹐有一则开头有“青李”字样。后世因以“青李书”泛指法帖。
  403. 青莲书 [qīng lián shū]
      指佛教典籍。
  404. 青囊书 [qīng náng shū]
      1.《晋书.郭璞传》﹕“有郭公者﹐客居河东﹐精于卜筮﹐璞从之受业。公以青囊中书九卷与之﹐由是遂洞五行﹑天文﹑卜筮之术……璞门人赵载尝窃青囊书﹐未及读﹐而为火所焚。”后因以“青囊书”指道家典籍。 2.指医书﹑医术。
  405. 青书 [qīng shū]
      1.道家的典籍。 2.青色的字。
  406. 谯国新书 [qiáo guó xīn shū]
      指曹操所作的兵书。
  407. 青鸟书 [qīng niǎo shū]
      指书信。
  408. 清书 [qīng shū]
      指满文。
  409. 染指书 [rǎn zhǐ shū]
      用手指蘸墨写的字。
  410. 券书 [quàn shū]
      契约,文书。
  411. 让书 [ràng shū]
      指有谴责之言的书信。
  412. 佉楼书 [qū lóu shū]
      指佉卢文字。
  413. 全书 [quán shū]
      1.内容完整,并无残缺的书。 2.指整部书。 3.由许多人合编的丛书。 4.指一人的全集。 5.就某一专题进行全面阐述所编次的书。
  414. 晒书 [shài shū]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郝隆七月七日出日中仰卧。人问其故,答日:‘我晒书。’”盖自谓满腹诗书。后为仰卧曝日之典。
  415. 三大书 [sān dà shū]
      指宋代之《太平御览》﹑《册府元龟》﹑《文苑英华》三书。
  416. 三大奇书 [sān dà qí shū]
      1.指清初之《历算全书》﹑《读史方舆纪要》及《南北史合抄》三书。 2.指《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词话》三部长篇章回小说。
  417. 桼书 [qī shū]
      漆书。古代用漆写于竹简,故称。
  418. 群书 [qún shū]
      指各类书籍。 指各类书籍博览群书
  419. 万卷诗书 [wàn juàn shī shū]
      形容读书多,知识渊博。
  420. 读万卷书 [dú wàn juàn shū]
      如同行万里路一样。形容多读书,则见多识广。
  421. 莫书 [mò shū]
      山东济南人,曾做过电台广播。
  422. 顔书 [yán shū]
      唐 颜真卿 的书体。 明 谢肇淛《五杂俎·人部三》:“颜 书虽庄重而痴肥,无復俊宕之致。”明 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跋自书·临颜帖跋》:“余近来临 颜 书,因悟所谓折釵股屋漏痕者,惟二 王 得之。”清 王澍《论书剩语·论古》:“以自然、駘宕求 颜 书,即可得其门而入矣。”
  423. 吴书 [wú shū]
      三国时期东吴修国史。
  424. 邨书 [cūn shū]
      旧时乡村幼童的识字启蒙课本。
  425. 录书 [lù shū]
      公文存档的副本。
  426. 面书 [miàn shū]
      是美国的一个社交网络服务网站。
  427. 币书 [bì shū]
      拓展书法艺术的一种创作技法。
  428. 刀书 [dāo shū]
      “刀书”是指以刀为笔在纸上书写汉字的特殊书法艺术。
  429. 闇书 [àn shū]
      1.黑暗中写字。
  430. 毛书 [máo shū]
      指锁好线而未上封面裁切的坯书。
  431. 硃书 [zhū shū]
      犹朱批谕旨。清 方苞《两朝圣恩恭纪》:“圣祖仁皇帝 硃书:‘戴名世 案内 方苞,学问天下莫不闻。’”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英杰归真》:“今吾真圣主天王于天酉年转天时,蒙天父暗置一硃书在燕寝门眉罅中,批云‘天王大道君王全’七字,是君王父寻着的,邻县邻乡是人皆知。”参见“硃批諭旨”。
  432. 年书 [nián shū]
      英文:Year Book.美国中学里每年都会编制的彩图硬壳珍藏书,大多学校一本70美金,书制作的非常精美,每一页都是彩色的并带有精美的学校图片,学生的照片·书中所收集的是这一年中学生在学校活动所照的照片,所有本学校学生的大头像,以及对于一些在校受关注和表现出色的学生的专访照片和留言·还有一些学生的心情故事也会收录其中·。
  433. 龟书 [guī shū]
      1.谓神龟负书。
  434. 椷书 [hán shū]
      书信。
  435. 地书 [dì shū]
      喻指地下发掘的文物。
  436. 绝交书 [jué jiāo shū]
      断绝交谊的书信。
  437. 桥梁书 [qiáo liáng shū]
      介于图画书和纯文字书之间的一种图书类型。
  438. 六时书 [liù shí shū]
      就是一天我要记录六次铭印的过程,叫“六时书“。
  439. 望天书 [wàng tiān shū]
      旧时,大户人家正厅的房梁穹顶,是排列整齐的花格底瓦,每一底瓦的花格中,都书写着一个汉字,举首仰望,灿若满天星斗。
  440. 五分书 [wǔ fēn shū]
      一半是书可以阅读,一半是留白可以书写的图书形式。
  441. 图文书 [tú wén shū]
      图文书即图片与文字相结合的书。
  442. 意向书 [yì xiàng shū]
      在经济活动中签署的表明双方意向的文书。
  443. 金翦书 [jīn jiǎn shū]
      篆体名。
  444. 适销书 [shì xiāo shū]
      指适应某一时间段内销售的书。
  445. 案头书 [àn tóu shū]
      置于案头专供阅读的书籍。清·冯梦龙《风流梦后叙》:“识者以为此案头之书,非当场之谱。”
  446. 説明书 [shuō míng shū]
      关于物品的用途、规格、性能和使用方法以及戏剧、电影情节故事等的文字说明。浩然《艳阳天》第一○六章:“萧长春 嘱咐他不要忘记带上钱,取货回来,也别忘了要一张使用的说明书。”柯岩《奇异的书简·阳光和风雨谱写的歌》:“成人们有礼貌地、矜持地交谈着,翻阅着说明书。”
  447. 承认书 [chéng rèn shū]
      认书就是一种承诺的书面凭证,是指在不违背法律法规为前提的条件下,一方对另一方或多方、多方对另一方或多方作出的承诺,并且其承诺的内容同时受国家法律法规所制约或保护的书面证明。
  448. 布皮书 [bù pí shū]
      用布制成书皮的书。
  449. 缣帛书 [jiān bó shū]
      简策装书以后的一种用丝织品书写成的书。
  450. 潁阳书 [yǐng yáng shū]
      相传 唐 开元 间奇异之士 邢和璞 好 黄 老,善心算,卜居 嵩 颍 间,作颍阳书,能知人终身事。见 唐 李德裕《次柳氏旧闻》、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壶史》、《新唐书·方技传·邢和璞》。后人诗文中常以“潁阳书”作为吟咏释 老 及方技之士的典故。唐 王建《送山人》诗之二:“山客狂来跨白驴,袖中遣却潁阳书。”唐 罗隐《第五将军于馀杭天柱宫入道因题寄》诗:“瓦榼尚携 京口 酒,草堂应写潁阳书。”
  451. 海外藏书 [hǎi wài cáng shū]
      海外藏书的收编是为了保全人类文学遗产,批判整理禁毁书系。
  452. 康夏卖书 [kāng xià mài shū]
      做人做事,应该秉持诚信,不可利用大家的善心与情怀,做出苟且之事,欺瞒大众。
  453. 饱读诗书 [bǎo dú shī shū]
      博学多才,形容一个人很有知识。
  454. 鸿鹄传书 [hóng hú chuán shū]
      出自《史记.陈涉世家》:“陈涉太息曰:‘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鸿雁:《汉书.苏武传》载有大雁传书事,后因以之喻书信。 鸿鹄飞得很高,常用来比喻志向高远的人。
  455. 饱览群书 [bǎo lǎn qún shū]
      读很多书并有充实的收获。饱指收获的状态。
  456. 新港文书 [xīn gǎng wén shū]
      也有人称之为“新港文”,是今天台湾台南一带平埔族社群所留传下来的土地租借、买卖与借贷等方面的契约文书,一般民间的说法叫做“番仔契”。
  457. 一纸文书 [yī zhǐ wén shū]
      一份具有法律效率的公文、契约、证明等。
  458. 鱼牋雁书 [yú jiān yàn shū]
      泛指书信。
  459. 发愤著书 [fā fèn zhù shū]
      司马迁总结历史上许多伟人逆境著书的事迹,提出“发愤著书”说。
  460. 伪满诏书 [wěi mǎn zhào shū]
      中国古代帝王诏令文书的文种名称之一。是使天下臣民周知的文告。诏是告诉的意思。
  461. 罊竹难书 [qì zhú nán shū]
      罄:《说文》器中空也。 古文磬字。罄竹难书,指把竹子用完了都写不完(古人写字用竹简,竹子是制竹简的材料),比喻事实(多指罪恶)很多,难以说完。
  462. 灵龟负书 [líng guī fù shū]
      灵龟负书原指灵龟背上那大大的文字,所谓龟文,仓颉受此启发才创造的文字,现指洛南县一景点。
  463. 软件证书 [ruǎn jiàn zhèng shū]
      网上下载的软件提供证书。
  464. 户部尚书 [hù bù shàng shū]
      中国古代官名,六部中户部的最高级长官,相当于今日的财政部长。
  465. 明辨诈书 [míng biàn zhà shū]
      本则故事。
  466. 腹有诗书 [fù yǒu shī shū]
      作为孝子怎样冒着生命危险,想方设法得到鹿乳来奉养亲人。
  467. 歼灭白书 [jiān miè bái shū]
      俄罗斯成教所属的特殊战斗部队,专长幽灵狩猎的教会组织。
  468. 伏案疾书 [fú àn jí shū]
      上身靠在桌子上(读书、写字)。一般指勤奋学习或工作。
  469. 汇票背书 [huì piào bèi shū]
      背书是指在票据的背面或粘贴单上记载有关事项并签章的票据行为。
  470. 兵部尚书 [bīng bù shàng shū]
      兵部尚书是六部尚书的其中之一,别称为大司马,统管全国军事的行政长官,明代正二品,清代从一品。
  471. 一鉴之书 [yī jiàn zhī shū]
      国子监所藏的全部书籍。
  472. 麟吐玉书 [lín tǔ yù shū]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由麒麟、八宝、宝珠组合成图。
  473. 金玺诏书 [jīn xǐ zhào shū]
      在匈牙利长期的对外战争中,贵族阶层势力逐渐膨胀。
  474. 家庭秘书 [jiā tíng mì shū]
      有两层含义:1、是一种新的家庭服务项目,主要提供家庭帐单管理、为在家庭办公的人士提供抄写、打字、收发稿件及搜集整理文件资料、安排家庭会议等具有特色的服务。2、是一种新的职业,即提供家庭秘书服务的专门人员。
  475. 画地学书 [huà dì xué shū]
      宋朝欧阳修传所用,名为修葺,能够学以致用。
  476. 校勘古书 [jiào kān gǔ shū]
      古书经过传抄、刊印,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类错误,所以校勘古籍是历代学者所看重的工作。
  477. 挟策读书 [jiā cè dú shū]
      比喻勤奋读书的典故,语。
  478. 鱼腹藏书 [yú fù cáng shū]
      人为故意制造神秘现象,欺骗无知的人。
  479. 诣阙上书 [yì què shàng shū]
      在汉代,一般应按司法管辖逐级告劾,但蒙受冤狱,也可越级上书中央司法机关申冤,这叫“诣阙上书”。
  480. 无字天书 [wú zì tiān shū]
      现比喻晦涩难懂,很深奥的书籍或知识。
  481. 氾胜之书 [fán shèng zhī shū]
      西汉晚期的一部重要农学著作,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农学专著。
  482. 贻李膺书 [yí lǐ yīng shū]
    1. 权属证书 [quán shǔ zhèng shū]
        某种权利所属的书面证明。
    1. 紫阳书院 [zǐ yáng shū yuàn]
        紫阳,山名,在安徽省歙县城南。宋代朱松曾读书于此。其子朱熹迁居福建崇安后仍牓其读书室为紫阳书室。后人在歙县建紫阳书院,元人方回有《紫阳书院记》。
    2. 蛀书蠹 [zhù shū dù]
        蛀蚀书卷的蠹鱼。借指只知啃书本的读书人。
    3. 中书房 [zhōng shū fáng]
        明代宫中的缮写收发机构。
    4. 致书邮 [zhì shū yóu]
        送信人。
    5. 治书奴 [zhì shū nú]
        裁纸刀的别称。
    6. 中书格 [zhōng shū gé]
        明代有中书舍人,掌书写诰敕等事。其书体一般端正而流于刻板,人谓之中书格。
    7. 中书检正 [zhōng shū jiǎn zhèng]
        宋代的内阁侍读。
    8. 岳麓书院 [yuè lù shū yuàn]
        原址在湖南长沙岳麓山。宋开宝年间潭州太守朱洞创建。有讲堂、斋舍、藏书楼。张栻、朱熹曾在此讲学,传播理学,学生达千人。为宋初四大书院之一。清光绪年间改为湖南高等学堂。后又相继改为湖南高等师范学校、湖南公立工业专门学校。1926年成立湖南大学。1984年设岳麓书院文化研究所。1988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 元书纸 [yuán shū zhǐ]
        一种以毛竹为原料的纸张,出产于浙江富阳等县。
    10. 御书钱 [yù shū qián]
        宋代钱币名。上面铸有皇帝题字,故称。
    11. 掌书记 [zhǎng shū jì]
        节度掌书记,是唐代的官名,掌管一路军政、民政的机关中的僚属。
    12. 应天书院 [yīng tiān shū yuàn]
        宋 代四大书院之一。在今 河南省 商丘县。真宗 大中祥符 二年,曹诚 建造学舍一百五十间,广招生徒,讲习甚盛。范仲淹 曾讲学于此。商丘 旧名 睢阳,故也称睢阳书院。参阅《文献通考·学校七》。
    13. 籯书囊剑 [yíng shū náng jiàn]
        负笈佩剑。
    14. 拥书城 [yōng shū chéng]
        见“拥书百城”。
    15. 衣书车 [yī shū chē]
        古代帝王外出时用以装载衣服﹑书籍的从车。
    16. 新华书店 [xīn huá shū diàn]
        1939年9月在延安成立的图书发行机构。后又在华北、华中、山东等抗日根据地陆续成立。1945年后各大解放区的新华书店负担出版、印刷、发行业务。1951年1月实行出版、印刷、发行分工专业化后,专营图书发行业务。
    17. 仙书云篆 [xiān shū yún zhuàn]
        仙人所书的奇字与道家符箓之字。
    18. 校书郎 [jiào shū láng]
        东汉时,征召学士至兰台或东观宫中藏书处校勘典籍,其职为郎中者,称校书郞中(亦省称校书郎);其职为郎者,则称校书郎。三国魏始置校书郎官职,司校勘宫中所藏典籍诸事。唐以后历代因之。明以后不置。
    19. 象山书院 [xiàng shān shū yuàn]
        古代书院名。故址在今江西省贵溪县西南象山。为南宋陆九渊讲学之所。
    20. 文化书社 [wén huà shū shè]
        又称“长沙文化书社”。1920年8月,毛泽东、易礼容、郭璜等创办于湖南长沙。主要销售马克思主义书刊。1921年至1923年间,在平江、浏阳、邵阳、衡阳等地成立分社。1927年马日事变后,被国民党当局查封。
    21. 挟书令 [jiā shū lìng]
        即挟书律。
    22. 挟书律 [jiā shū lǜ]
        秦始皇三十四年,采纳丞相李斯的建议,下令禁止儒生以古非今,颁布民间有私藏《诗》《书》和百家书籍者族诛的法令。
    23. 文书房 [wén shū fáng]
        明宫廷掌握主办敕诰等一应机密文书的机构。亦称制敕房。
    24. 拓书手 [tuò shū shǒu]
        摹写书籍文字的人。
    25. 誊録书手 [téng lù shū shǒu]
        科举考试考卷的誊录人员。
    26. 送书雁 [sòng shū yàn]
        汉武帝时苏武出使匈奴被扣,徙北海牧羊十九年。昭帝时汉使求释苏武,匈奴谎称苏武已死。使者曰:“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苏武因此获释归汉.事见《汉书.苏武传》。后因以称雁为“送书雁”。
    27. 嵩阳书院 [sōng yáng shū yuàn]
        故址在河南省登封县太室山南麓。建于五代。宋太宗至道元年七月赐额“太室书院”。仁宗景佑二年九月置学官,重修,诏令更名“嵩阳书院”,并赐额。为宋代四大书院之一。明末倾圮殆尽。清康熙十三年重建。参见“四书院”。
    28. 四书文 [sì shū wén]
        明清科举考试所用的文体。多取“四书”语命题,亦称八股文﹑时文。详“八股”。
    29. 图书府 [tú shū fǔ]
        1.国家藏书的地方。 2.宋借指秘书监。
    30. 说书先生 [shuō shū xiān shēng]
        旧时指以说书为职业的艺人。
    31. 四书院 [sì shū yuàn]
        宋初各地所设书院甚多,其中以江西星子白鹿洞书院﹑湖南善化岳麓书院﹑河南商丘应天府书院(又称睢阳书院)﹑河南登封嵩阳书院最著名,合称四书院。宋王应麟《玉海.宫室.宋朝四书院》:“国初斯民新脱五季锋镝之厄,学者尚寡,海内向平,文风日起,儒老往往依山林即闲旷以讲授,大率多至数十百人,嵩阳﹑岳麓﹑睢阳及白鹿洞为尤着天下,所谓四书院者也。”一说指白鹿洞﹑石鼓(在湖南衡阳)﹑应天﹑岳麓四书院。参阅《文献通考.学校七》。
    32. 图书馆 [tú shū guǎn]
        搜集、整理、收藏图书资料,供读者阅览参考的机构。中国自汉代以来,历代均有以阁、馆、楼、堂、斋、室等为名的藏书机构,清末始用“图书馆”之名。
    33. 石鼓书院 [shí gǔ shū yuàn]
        原址在湖南衡阳县北石鼓山。唐元和年间李宽在山顶建屋读书。宋至道年间李士真在此创建书院,景年间仁宗赐名石鼓书院。《文献通考.学校》列为宋初四大书院之一。南宋末书院毁于战火,元明时兴时废。清代重建。抗日战争中被毁,现已辟为公园。
    34. 尚书省 [shàng shū shěng]
        官署名。东汉设置﹐称尚书台﹐或称中台。南北朝时始称尚书省﹐下分各曹﹐为中央执行政务的总机构。唐代曾改称文昌台﹑都台﹑中台﹐旋复旧称。尚书省与中书省﹑门下省合称三省。长官为尚书令﹐其副职为左右仆射。元代尚书省时置时废;明代各部均直接对君主负责﹐遂不设尚书省;清制同。
    35. 沈书浦 [shěn shū pǔ]
        原名石头津,又称石头渚。相传为晋殷羡(字洪乔)沉书之处,在今江西省南昌市西北赣江西岸。事出《晋书.殷浩传》:“洪乔为豫章太守,都下人士因其致书百余函。行次石头,皆投之水中曰:‘沈者自沈,浮者自浮,殷洪乔不为致书邮。’”
    36. 尚书履 [shàng shū lǚ]
        《汉书.郑崇传》:“哀帝擢为尚书仆射﹐数求见谏争﹐上初纳用之。每见曳革履﹐上笑曰:‘我识郑尚书履声。’”后以“尚书履”指尚书的官职。
    37. 三书六礼 [sān shū liù lǐ]
        旧时婚礼,男家须具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种礼仪,谓之“六礼”。在纳采﹑纳征﹑亲迎时,男家还要备置礼物,以书面致送女家,谓之“三书”。
    38. 白羽书生 [bái yǔ shū shēng]
        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阳羡许彦于绥安山行﹐遇一书生﹐年十七八﹐卧路侧﹐云脚痛﹐求寄鹅笼中。彦以为戏言。书生便入笼﹐笼亦不更广﹐书生亦不更小﹐宛然与双鹅并坐﹐鹅亦不惊。”后因以“白羽书生”为鹅的代称。
    39. 北堂书钞 [běi táng shū chāo]
        类书名。唐初虞世南辑。一百六十卷。分十九部,八百八十二类。摘抄唐代以前群书,汇集可供作诗文时参考、采用的词藻、典故。是现存最早的一部类书。
    40. 钞书胥 [chāo shū xū]
        指抄袭陈言﹐不能自出新意之人。
    41. 达书邮 [dá shū yóu]
        传递书信的人。
    42. 吊书子 [diào shū zǐ]
        喜欢掉书袋的腐儒。
    43. 掉书囊 [diào shū náng]
        见“掉书袋”。
    44. 掉书语 [diào shū yǔ]
        见“掉书袋”。
    45. 钉书钉 [dìng shū dīng]
        小的U形铁丝,其两端被钉入。 小的U形铁丝,其两端被钉入
    46. 东林书院 [dōng lín shū yuàn]
        故址在今江苏省无锡市。原为宋杨时讲学之所,元废为僧舍。明万历间,顾宪成等倡议重修,并与高攀龙等讲学于此,评议朝政。后被目为东林党。参阅清许献等《东林书院志》。
    47. 读书笔记 [dú shū bǐ jì]
        记述读书心得的笔记。
    48. 读书人 [dú shū rén]
        ①指知识分子;士人。②〈方〉学生。
    49. 法书帖 [fǎ shū tiē]
        名家书法的拓本或印本。
    50. 护书匣 [hù shū xiá]
        存放书札柬帖的小匣。
    51. 寄书邮 [jì shū yóu]
        传送书信的人。邮为古代传递文书的驿站,故称。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殷洪乔作豫章郡,临去,都下人因附百许函书,既至石头,悉掷水中,因祝曰:‘沉者自沉,浮者自浮,殷洪乔不能作致书邮。’”
    52. 寄书雁 [jì shū yàn]
        汉武帝天汉元年,苏武奉命出使匈奴被扣。后匈奴与汉和亲,汉使复至匈奴。武等“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单于不能隐匿,遂放还苏武等人。后因以雁称书信或送信的人,以“寄书雁”﹑“寄书鸿”﹑“鸿雁”称送信的人。
    53. 金书铁契 [jīn shū tiě qì]
        见“金书铁券”。
    54. 教书匠 [jiāo shū jiàng]
        指教师(含轻蔑意)。
    55. 借书证 [jiè shū zhèng]
        图书馆印发的借书证件。 图书馆印发的借书证件
    56. 楷书吏 [kǎi shū lì]
        专用楷隶誊抄古文书籍的官吏。晋代始置。
    57. 李书楼 [lǐ shū lóu]
        唐李磎的外号。
    58. 两湖书院 [liǎng hú shū yuàn]
        清张之洞任湖广总督时在湖北武昌设立的学校。学生为湖南﹑湖北两省生员,课程有经学﹑史学﹑理学﹑文学﹑算学﹑经济学六门。
    59. 梅花书院 [méi huā shū yuàn]
        书院名。在今江苏省扬州市广储门外。明嘉靖中建,初名甘泉书院,又名崇雅书院,清雍正十二年改为梅花书院。
    60. 秘书外监 [mì shū wài jiān]
        唐诗人贺知章的自称。
    61. 秘书省 [mì shū shěng]
        官署名。东汉始置秘书监一官,典司图籍。南北朝以后始设秘书省。其主官称秘书监,监以下有少监﹑丞及秘书郎﹑校书郎﹑正字等官,领国史﹑著作二局。唐代改称兰台﹑麟台。明以后其职务并入翰林院。
    62. 秘书丞 [mì shū chéng]
        官名。古代掌文籍等事之官。
    63. 秘书院 [mì shū yuàn]
        清代内三院之一。掌撰写与外国往来书札,摘录各衙门疏状,传布帝王命令及草拟祭文等。
    64. 内书房 [nèi shū fáng]
        旧时富家宅院第二进院落的厢房。是主人读书起居和会见知交之所。
    65. 幕府书厨 [mù fǔ shū chú]
        辽朱遵度的外号。
    66. 内书堂 [nèi shū táng]
        宫廷内的学堂。
    67. 内书生 [nèi shū shēng]
        在宫中担任抄写工作的书吏。
    68. 南北书派 [nán běi shū pài]
        南方与北方两大风格不同的书法派别。宋代赵孟坚《论书》有“晋宋而下,分而南北”之语,清代阮元《南北书派论》以“东晋、宋、齐、梁、陈为南派,赵、燕、魏、齐、周、隋为北派”,实即以帖学为南派,以碑学为北派。但其说与书法史并不很符合。
    69. 南菁书院 [nán jīng shū yuàn]
        原址在江苏省江阴县城内。清光绪九年江苏学政黄体芳创立。以经史词章教授学生。王先谦曾讲学于此,辑成《皇清经解续编》一四三○卷,又刊《南菁丛书》及《南菁札记》。废科举后,改为南菁学校。
    70. 曝书亭词 [pù shū tíng cí]
        词集。清代朱彝尊作。七卷。收词六百余首。清代李富孙有《曝书亭集词注》,考证颇为详尽。此外还有《曝书亭删余词》一卷、《曝书亭词手稿原目》一卷。
    71. 箧书潜递 [qiè shū qián dì]
        谓秘密传递书信。
    72. 秦书八体 [qín shū bā tǐ]
        指秦代通行的八种书体。
    73. 中书科 [zhōng shū kē]
        官署名。
    74. 丹书受戒 [dān shū shòu jiè]
        本则。
    75. 洛下书生 [luò xià shū shēng]
      1. 捐书帝 [juān shū dì]
          四川人王洪林,4年内捐书20万册,堪称“捐书帝”。
      2. 草书星 [cǎo shū xīng]
          星名。
      3. 藏书章 [cáng shū zhāng]
          图书收藏者用以标明图书所有权和表达其个性爱好的一种印迹。又称藏书印。
      4. 打书钉 [dǎ shū dīng]
          是某人指长时间在书店看一本书或者杂志而又不想买下这本书时采取的行动,如加书签。
      5. 耶书仑 [yē shū lún]
          神对以色列民的亲密称呼。
      6. 尚书箴 [shàng shū zhēn]
          尚书箴皇皇圣哲,允敕百工。
      7. 秘书令 [mì shū lìng]
          古代官名。
      8. 郢书燕悦 [yǐng shū yān yuè]
          楚人的书信,燕人来解释。
      9. 鱼书鴈帛 [yú shū yàn bó]
          见“ 魚書雁帖 ”。
      10. 教书育人 [jiāo shū yù rén]
          “教书育人”是指教师关心爱护学生,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以自身的道德行为和魅力,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寻找自己生命的意义,实现人生应有的价值追求,塑造自身完美的人格。
      11. 以书为友 [yǐ shū wéi yǒu]
          把书当作朋友。
      12. 玉面书生 [yù miàn shū shēng]
          人很文静,很有修养,一儒生。
      13. 经书七义 [jīng shū qī yì]
          经书七义为古代科举用语。
      14. 中书舍人 [zhōng shū shè rén]
          中书舍人,官名。 舍人始于先秦,本为国君、太子亲近属官,魏晋时于中书省内置中书通事舍人,掌传宣诏命。
      15. 百度书包 [bǎi dù shū bāo]
          全黑书包(主要有两款),百度官方推出专门赠送给对知道、百科;百度产品论坛等作出贡献的网友。
      16. 文山书海 [wén shān shū hǎi]
          指文献量十分巨大,浩瀚无边。
      17. 清苕书院 [qīng tiáo shū yuàn]
          清苕书院位于福建省福州市。
      18. 代书遗嘱 [dài shū yí zhǔ]
          由他人代为 遗嘱人书写的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由其中一人代书,注明年、月、日,并由代书人 、其他见证人和遗嘱人签名。
      19. 在版书目 [zài bǎn shū mù]
          供查阅、订购图书用的工具书。
      20. 读书札记 [dú shū zhá jì]
          是指人们在阅读书籍或文章时,遇到值得记录的东西和自己的心得、体会,随时随地把它写下来的一种文体。
      21. 奶油书生 [nǎi yóu shū shēng]
          形容性格腼腆的学生。
      22. 法书通释 [fǎ shū tōng shì]
          书学论著。
      23. 磁性书签 [cí xìng shū qiān]
          书签里面比较特殊的一种。
      24. 移书属县 [yí shū shǔ xiàn]
          一个古地名。
      25. 槐荫书院 [huái yīn shū yuàn]
          槐荫书院位于山东淄博。
      26. 嗜书成癖 [shì shū chéng pǐ]
          "喜欢读书,成了习惯。 自然成为了一种""癖""。"。
      27. 读书百遍 [dú shū bǎi biàn]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拼音dúshūbǎibiàn,qíyìzìxiàn,是指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 指书熟读后,自然会领会其中的道理。
      28. 赌书泼茶 [dǔ shū pō chá]
          形容夫妻之间之间琴瑟和鸣、相敬如宾,倾心欢爱的幸福。
      29. 与人书一 [yú rén shū yī]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
      30. 能书善画 [néng shū shàn huà]
          擅长书法(写文章)又擅长画画,形容多才多艺。
      31. 证书吊销 [zhèng shū diào xiāo]
          某些个人通过抄袭、作弊、行贿、盗用他人信息等不正当竞争方式获取相关资格证书的行为被发现或被举报且情况属实的情况下,获得的相关证书被撤销,就叫做证书被吊销。
      32. 水墨书香 [shuǐ mò shū xiāng]
          有墨水和书的香气。
      33. 六书辨通 [liù shū biàn tōng]
          国朝杨锡观撰。
      1. 左书右息 [zuǒ shū yòu xī]
          比喻倒行逆施。
      2. 著书立说 [zhù shū lì shuō]
          立:创立、提出;说:主张,学说。从事写作,提出自己的主张和学说。
      3. 咫尺之书 [zhǐ chǐ zhī shū]
          书信。古代书写用木简,信札之简长盈尺,故称。
      4. 中书君 [zhōng shū jūn]
          指毛笔。
      5. 枕经籍书 [zhěn jīng jí shū]
          枕着经,垫着书。形容酷嗜读书,以书为伴。
      6. 知书明理 [zhī shū míng lǐ]
          有文化,懂礼仪。形容有教养。同“知书达礼”。
      7. 折节读书 [zhé jié dú shū]
          折节:改变过去的志趣和行为。改变旧习,发愤读书。
      8. 凿楹纳书 [záo yíng nà shū]
          指藏守书籍以传久远。
      9. 凿柱取书 [záo zhù qǔ shū]
          指秉承先人的遗训。
      10. 月书赤绳 [yuè shū chì shéng]
          月书:月下老人的婚书;赤绳:月下老人用以牵系婚姻的红绳。指已定下的婚约。
      11. 鱼书雁信 [yú shū yàn xìn]
          泛指书信。
      12. 有脚书橱 [yǒu jiǎo shū chú]
          比喻学识渊博的人。也指脱离实际食古不化的书呆子。
      13. 郢书燕说 [yǐng shū yān shuō]
          郢:春秋战国时楚国的都城;书:信;燕:古诸侯国名;说:解释。比喻牵强附会,曲解原意。
      14. 映雪读书 [yìng xuě dú shū]
          利用雪的反光读书。形容读书刻苦。 晋时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后用“映雪读书”作为贫家子弟刻苦读书、勤奋学习的典故孙康, 晋京兆人,性敏好学,家贫无油,尝于冬月映雪读书。—— 明. 廖用贤《尚友录》
      15. 拥书百城 [yōng shū bǎi chéng]
          比喻藏书极其丰富或嗜书之深。
      16. 拥书南面 [yōng shū nán miàn]
          比喻藏书极其丰富或嗜书之深。同“拥书百城”。
      17. 由窦尚书 [yóu dòu shàng shū]
          比喻没有真才实学,专靠奉承往上爬的人。
      18. 殷浩书空 [yīn hào shū kōng]
          借指事情令人惊奇诧异。
      19. 一介书生 [yī jiè shū shēng]
          一介:一个。旧时读书人的自称或对普通读书人的雅称。
      20. 仰屋著书 [yǎng wū zhù shū]
          仰:脸向上;著:写。形容一心放在著作上。
      21. 以书为御 [yǐ shū wéi yù]
          按照书本上学来的知识去驾驭马匹。比喻死守教条,难以成事。
      22. 悬石程书 [xuán dàn chéng shū]
          形容勤于政事。
      23. 学书学剑 [xué shū xué jiàn]
          学文练武。
      24. 乡书难寄 [xiāng shū nán jì]
          乡书:家书。家书很难寄回家中。比喻与家乡消息隔绝。
      25. 文弱书生 [wén ruò shū shēng]
          文弱:文雅而体弱。举目文雅,身体柔弱的读书人。
      26. 徒读父书 [tú dú fù shū]
          徒:只。父书:父亲之言论。白读父亲的兵书。比喻人只知死读书,不懂得运用知识,加以变通。
      27. 四书五经 [sì shū wǔ jīng]
          四书:亦称四子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指儒家经典。
      28. 书香世家 [shū xiāng shì jiā]
          指世代都是读书人的家庭。
      29. 书囊无底 [shū náng wú dǐ]
          指古今书籍不可胜数。
      30. 书香门第 [shū xiāng mén dì]
          旧时指上辈有读书人的家庭。 世代读书、相沿不变的人家
      31. 书记翩翩 [shū ji piān piān]
          书记:记事的书面文字;翩翩:举止、风貌的洒脱优美。形容风格隽雅,文辞优美。
      32. 书功竹帛 [shū gōng zhú bó]
          把功绩写在竹简绢帛上。 比喻载入史册。
      33. 书通二酉 [shū tōng èr yǒu]
          比喻读书甚多,学识丰富精湛。二酉:指大酉山、小酉山。
      34. 书声琅琅 [shū shēng láng láng]
          形容读书声音响亮。
      35. 书画卯酉 [shū huà mǎo yǒu]
          犹言上下班。卯时签到,酉时签退。
      36. 书符咒水 [shū fú zhòu shuǐ]
          书:画;符:符箓;水:神水。泛指道士作法的迷信活动。
      37. 书生之见 [shū shēng zhī jiàn]
          指读书人不切实际或不合时宜的见解。 书生:这里指不谙世情的书呆子。谓不切合实际的迂阔的见解
      38. 书剑飘零 [shū jiàn piāo líng]
          书剑:书籍和宝剑,指读书做官,仗剑从军。本指做官或从军,离乡背井,飘流在外。后指因求取功名而出门在外、久游未归。
      39. 书呆子 [shū dāi zi]
          不懂得联系实际只知道啃书本的人。
      40. 书空咄咄 [shū kōng duō duō]
          为叹息、愤慨、惊诧的的典实。
      41. 书缺简脱 [shū quē jiǎn tuō]
          简:古代供书写用的竹、木简;脱:丢失。指书简散佚残缺。
      42. 书缺有间 [shū quē yǒu jiàn]
          泛指古书残缺已有多年。
      43. 书声朗朗 [shū shēng lǎng lǎng]
          形容读书声音清朗而响亮。
      44. 世代书香 [shì dài shū xiāng]
          世世代代都是读书人家。
      45. 史不绝书 [shǐ bù jué shū]
          书:指记载。史书上不断有记载。过去经常发生这样的事情。 指经常发生的那一类事情,历史记载上常能看到 鲁之于 晋也,职贡不乏,玩好时至,公卿大夫,相继于朝,史不绝书。——《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46. 十年读书 [shí nián dú shū]
          指长期努力于学业。
      47. 诗书发冢 [shī shū fà zhǒng]
          比喻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的伪君子作风。
      48. 上书言事 [shàng shū yán shì]
          指向朝廷书面提出对国家大事的看法或建议。现多指向上级写信提建议或意见。
      49. 不可胜书 [bù kě shèng shū]
          不是文字所能写完的。形容要写的事情很多。
      50. 白面书生 [bái miàn shū shēng]
          指缺乏阅历经验的读书人。也指面孔白净的读书人。 指年纪轻见识浅,缺乏实际锻炼的读书人 陛下今欲伐国,而与白面书生辈谋之,事何由济。——《宋书.沈庆之传》
      51. 伴食中书 [bàn shí zhōng shū]
          指执政大臣庸懦而不堪任事。
      52. 谤书一箧 [bàng shū yī qiè]
          谤书:毁谤别人的文书;箧:箱子。比喻私下对人攻击。
      53. 秉笔直书 [bǐng bǐ zhí shū]
          秉:持,握住。写史书根据事实记录,不隐讳。
      54. 闭门读书 [bì mén dú shū]
          关起门来在家里读书。原意是独自学习,而不与别人切磋。后也用以形容专心埋头苦读。
      55. 博览群书 [bó lǎn qún shū]
          博:广泛。广泛地阅读各种书。形容读书很多。 广泛阅读各类书籍,形容学识渊博
      56. 虫书鸟篆 [chóng shū niǎo zhuàn]
          书:字体。字体像鸟虫。借指外国文字。
      57. 刺股读书 [cì gǔ dú shū]
          比喻刻苦攻读。
      58. 大书特书 [dà shū tè shū]
          书:写。大写特写。指对意义重大的事情特别郑重地加以记载。 对大事郑重地予以记述足下勉逢令终始其躬,而足下年尚强,嗣德有继,将大书特书,屡书不一书而已也。—— 唐. 韩愈《答元侍御书》
      59. 丹书铁券 [dān shū tiě quàn]
          丹书:用朱砂写字;铁契:用铁制的凭证。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世代享受优遇或免罪的凭证。文凭用丹书写铁板上,故名。
      60. 丹书白马 [dān shū bái mǎ]
          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享有世袭爵位和免罪等特权的证件时,宰白马歃其血,以示坚守誓约,后人称为“丹书白马”。
      61. 读书种子 [dú shū zhǒng zǐ]
          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
      62. 读书三余 [dú shū sān yú]
          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指读好书要抓紧一切闲余时间。
      63. 读书三到 [dú shū sān dào]
          形容读书十分认真。
      64. 读书得间 [dú shū dé jiàn]
          间:间隙。比喻窍门。读书得了窍门。形容读书能寻究窍门,心领神会。
      65. 飞书走檄 [fēi shū zǒu xí]
          迅速地书写文件。
      66. 奋笔疾书 [fèn bǐ jí shū]
          奋笔:提起笔来。指精神昂扬地挥笔快速书写。 非常快地写字作文章
      67. 废书长叹 [fèi shū cháng tàn]
          废:放下。因有所感而停止读书,发出感叹。形容读书时对其内容有所感触而置书兴叹。
      68. 焚书坑儒 [fén shū kēng rú]
          焚:烧;坑:把人活埋;儒:指书生。焚毁典籍,坑杀书生。 指秦始皇焚烧典籍、坑杀儒生之事——亦作“燔书坑儒”
      69. 废书而叹 [fèi shū ér tàn]
          废:放下。因有所感而停止读书,发出感叹。形容读书时对其内容有所感触而置书兴叹。
      70. 公车上书 [gōng chē shàng shū]
          公车:汉代官署名,后也代指举人进京应试。原指入京请愿或上书言事,也特指入京会试的人上书言事。
      71. 郝隆晒书 [hǎo lóng shài shū]
          指人腹中装书,很有学问。
      72. 洪乔捎书 [hóng qiáo shāo shū]
          指言而无信的人。
      73. 狐鸣鱼书 [hú míng yú shū]
          指起事者动员群众的措施。
      74. 画瓦书符 [huà wǎ shū fú]
          旧时迷信,在瓦上画图像,在黄表纸上画符箓,所说可以驱鬼避邪。泛指各种迷信活动。
      75. 黄麻紫书 [huáng má zǐ shū]
          皇帝的文告,用黄麻纸书写,用紫泥封缄,故称。同“黄麻紫泥”。
      76. 黄耳传书 [huáng ěr chuán shū]
          黄耳:犬名;书:书信。黄犬为主人往返传书。后比喻传递家信。
      77. 寄雁传书 [jì yàn chuán shū]
          指传递书信。
      78. 蒋干盗书 [jiǎng gàn dào shū]
          蒋干:《三国演义》中的人物。蒋干盗去书信回到曹营杀自己大将。比喻中别人的反间计。
      79. 金书铁券 [jīn shū tiě quàn]
          铁券:古代帝王赐给功臣的铁制凭证。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世代享受优遇或免罪的凭证。
      80. 据鞍读书 [jù ān dú shū]
          在马背或驴背上读书。后多形容学习勤奋。
      81. 立地书橱 [lì dì shū chú]
          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文博。
      82. 临池学书 [lín chí xué shū]
          临:靠近,挨着;池:砚池;书:书法。指刻苦练习书法。
      83. 两脚书橱 [liǎng jiǎo shū chú]
          指读书很多但不善于应用的人。
      84. 满腹诗书 [mǎn fù shī shū]
          比喻博学多才,知识丰富。
      85. 名书锦轴 [míng shū jǐn zhóu]
          锦轴:古代把历史写在带轴的锦缎上,代称历史。将名字写在史书上。
      86. 牛角书生 [niú jiǎo shū shēng]
          比喻勤奋读书的人。
      87. 牛角挂书 [niú jiǎo guà shū]
          比喻读书勤奋。
      88. 飘零书剑 [piāo líng shū jiàn]
          古时谓文人携带书剑,游学四方,到处飘泊。
      89. 罄竹难书 [qìng zhú nán shū]
          罄:尽,完;竹:古时用来写字的竹简。形容事实多得写不完。 罄:尽。竹:古代写字的竹简。原指要写的事太多,写不过来。后用来形容罪行极多,写也写不尽顺天府丞刘志选,疏参都督 张国纪罪状,罄竹难书。—— 明. 文秉《先拨志始》
      90. 蒲牒写书 [pú dié xiě shū]
          蒲:蒲草;牒:片、竹片等。编蒲为牒,用以写书。
      91. 皮里晋书 [pí lǐ jìn shū]
          晋书:唐朝房玄龄等撰写的一部史书。比喻博学。
      92. 平安家书 [píng ān jiā shū]
          报告家人平安的书信。
      93. 曝书见竹 [pù shū jiàn zhú]
          指睹物思人。
      94. 弃书捐剑 [qì shū juān jiàn]
          比喻胸怀大大志的人不屑于小事。
      95. 儒家经书 [rú jiā jīng shū]
          中国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 中国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其范围随历代王朝的增设而不断扩大。由最初的《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和《周礼》、《仪礼》、《礼记》“三礼”,发展为宋代的十三经,即《诗》、《书》、《易》、《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和《孟子》
      96. 琴棋书画 [qín qí shū huà]
          弹琴、弈棋、写字、绘画。常以表示个人的文化素养。
      97. 然荻读书 [rán dí dú shū]
          然:“燃”的本字,燃烧;荻:芦苇一类的植物。 燃荻为灯,发奋读书。形容勤学苦读。
      98. 枕籍诗书 [zhěn jí shī shū]
          籍:通“藉”,铺垫。以经书、史书作为枕头和铺垫。形容沉湎于图书资料中。
      99. 著书立言 [zhù shū lì yán]
          立:创立、提出;言:主张,学说。从事写作,提出自己的主张和学说。
      100. 著书等身 [zhù shū děng shēn]
          形容著述极多,迭起来能跟作者的身高相等。
      101. 寝馈书中 [qǐn kuì shū zhōng]
          馈:吃饭。读书很专心,吃饭睡觉都忘记了。
      102. 邪书僻传 [xié shū pì chuán]
          淫邪不正的书籍,冷僻怪异的传记。指内容荒诞不经的书籍。
      103. 雁足留书 [yàn zú liú shū]
          雁:大雁;书:书信。大雁能传递书信。
      104. 雁足传书 [yàn zú chuán shū]
          雁:大雁;书:书信。大雁能传递书信。
      105. 书香铜臭 [shū xiāng tóng xiù]
          书香:读书的家风;铜臭:铜钱上的臭味。指集书香和铜臭于一体的书商。
      106. 官样文书 [guān yàng wén shū]
          指堂皇典雅的应试文字。袭用固定格式而内容空虚的文章。
      107. 鱼书雁足 [yú shū yàn zú]
          鱼书、雁足:古代传说指书信的传递者。后多用以指书信。
      108. 鱼信雁书 [yú xìn yàn shū]
          鱼信、雁书:古代指书信。后多用以指书信。
      109. 挟筴读书 [xié cè dú shū]
          挟:夹持;筴:同“策”,指简册,书籍。手拿书籍,一心读书。形容勤奋学习。
      110. 知书达理 [zhī shū dá lǐ]
          知、达:懂得。有文化,讲道理。形容有教养。
      111. 走笔疾书 [zǒu bǐ jí shū]
          走:写;走笔:笔行得很快;疾书:快速地写。 形容写字熟练、快速。也形容文思敏捷,文章写起来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