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衣



部首笔画

部首: 部外笔画:0 总笔画:6 UNICODE:8863

五笔:YEU 仓颉:YHV 郑码:SRH 四角:00732

笔画顺序:点、横、撇、竖提、撇、捺


基本字义

衣 yī ㄧˉ 
  1. 人穿在身上用以蔽体的东西:~服。~着(zhuó)。~冠。~架。~锦还(huān)乡。
  2. 披或包在物体外面的东西:炮~。糖~。肠~。
  3. 中医把胎盘和胎膜统称为“胞衣”。
  4. 姓。

外语翻译

  • 英语:clothes, clothing; cover, skin
  • 德语:Kleidung (S)​,Yi (Eig, Fam)
  • 法语:vêtements,peau,enveloppe,s'habiller,porter (un vêtement)​

详细解释

  •  yī 

〈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领口,两旁象袖筒,底下象两襟左右相覆,为上衣形。“衣”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衣”的字与衣服有关。本义:上衣)
    1. 同本义 [upper garment;jacket]
      1. 衣,所以蔽体者也。上曰衣,下曰裳。——《说文》
      2. 一戎衣。——《书·武城》。传:“服也。”
      3. 薄澣我衣。——《诗·周南·葛覃》
      4. 东方未明,颠倒衣裳。——《诗·齐风·东方未明》
      5. 绿衣黄裳。——《诗·邶风·绿衣》
      6. 荀九家乾为衣。——《易·说卦》
      7. 夜披衣坐。——唐· 李朝威《柳毅传》
      8. 披紫衣。
    2. 又如:衣祛(衣袖);衣袖(衣服的袖子);衣裤(上衣与裤子)
      1. 服装的通称。合上衣下裳而言 [clothing;clothes;garment]
        1.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诗·秦风·无衣》
        2. 无衣无褐。——《诗·邶风·七月》
        3. 易衣而出,并日而食。——《礼记》
      2. 又如:衣衿(秀才穿的衣服;亦指秀才的功名);衣不解带(指和衣而睡);衣不周身(衣不蔽体);衣巾寄学(以士子的身份就学);衣袄(军服);衣饭(借指谋生的职业、技能)
        1. 器物的外罩 [covering]。如:衣甲(铠甲);衣车(前后有遮蔽的车子);弓衣;剑衣;衣袍(古代指覆盖在棺材外面的布罩)
          1. 指胞衣 [afterbirth]。如:衣胞符药(用胎盘做成的药物);衣包(胞衣,胎盘和胎膜)
            1. 涂层 [coating]。如:糖衣;防护衣
              1. 膜,薄软柔韧的片、张或层 [membrane]。如:花生衣
                1. 另见 yì

                  〈常用词组〉衣包 衣胞 衣钵 衣橱 衣带诏 衣兜,衣兜儿 衣蛾 衣分 衣服 衣钩 衣冠 衣冠楚楚 衣冠禽兽 衣冠冢 衣柜 衣架 衣襟 衣裾 衣料 衣领 衣履 衣帽间 衣取蔽寒 衣衫 衣裳 衣食 衣食父母 衣食节制法 衣食所安 衣食住行 衣饰 衣物 衣箱 衣着 衣装 


                  词性变化

                  •  yì 

                  〈动〉

                  1. 穿衣 [wear;put on]
                    1. 许子必织布然后衣乎?——《孟子·滕文公上》
                    2. 许子衣褐。
                    3. 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衣也。——《韩非子·五蠹》
                  2. 又如:衣紫腰金(身穿紫衣,腰系金带。喻高官厚禄,荣华富贵);衣帛(穿丝制的衣裳);衣冠(穿衣戴帽)
                    1. 遮盖;包扎 [cover;wrap up;bind up]
                      1. 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易·系辞下》
                      2. 裂裳衣疮。——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
                    2. 又如:衣被海内(给全国都带来好处);衣饰(掩饰);衣覆(覆盖)
                      1. 依靠。后作“依” [rely on]
                        1. 另见 yī

                          〈常用词组〉


                          国语词典

                          •  yī ㄧ 

                          〈名〉

                          1. 人身上所穿,用来蔽体御寒的东西。通常用布帛、皮革或各种纤维质料做成。
                            1. 如:「毛」、「雨」、「睡」。
                          2. 包在物体外的东西。
                            1. 如:「书」、「胞」、「糖药丸」。
                          3. 蔬菜、果实外的薄皮。
                            1. 唐·李建勋〈宿友人山居寄司徒相公〉诗二首之一:「隔纸烘茶蕊,移铛剥芋。」
                          4. 特指苔藓等延贴地面、岩石或树皮上生长的隐花植物。
                            1. 如:「苔」、「地」。
                            2. 唐·白居易〈营闲事〉诗:「暖变墙色,晴催木笔花。」
                          5. 姓。如明代有守信。
                            1. 二一四部首之一。
                              •  yì ㄧˋ 

                              〈动〉

                              1. 穿。
                                1. 《论语·子罕》:「敝缊袍,与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
                                2. 《荀子·富国》:「故天子袾裷冕,诸侯玄裷冕。」
                              2. 覆盖。
                                1. 《易经·系辞下》:「古之葬者,厚之以薪。」
                                2. 《管子·度地》:「以徒隶给大雨,隄防可之。」
                              3. 倚靠。
                                1. 《书经·康诰》:「今民将在祇遹乃文考,绍闻德言。」
                                2. 元·关汉卿《双赴梦·第四折》:「的我奉玉瓯,进御酒,一齐山寿。」

                              《康熙字典》

                              【唐韻】【集韻】【韻會】𠀤於希切,音依。【說文】上曰衣,下曰裳。【世本】胡曹作衣。黃帝時人。【白虎通】衣者,隱也。【釋名】衣,依也。人所以依以庇寒暑也。【玉篇】所以形軀依也。【類篇】象覆二人之形。【易·繫辭】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蓋取諸乾坤。【禮·玉藻】衣,正色。裳,閒色。【傅𤣥·衣銘】衣服從其儀,君子德也。衣以飾外,德以飾內。

                              又絲衣,祭服也。【詩·周額】絲衣其紑。

                              又【博雅】寢衣,衾,𩏩服也。

                              又【釋名】中衣,言在外小衣之外,大衣之中也。

                              又心衣,抱腹而施鉤肩,鉤肩之閒施一襠,以養心也。

                              又面衣。【晉書·惠帝紀】尚書高光進面衣。

                              又耳衣。【唐·邊塞曲】金縫耳衣寒。

                              又綴衣,掌衣服官名。【書·立政】王左右常伯、常任、準人、綴衣、虎賁。

                              又白衣,未仕之稱。【後漢·崔駰傳】憲諫以爲不宜與白衣會。

                              又牛衣,編亂麻爲之。卽今俗呼爲龍具者。【前漢·王章傳】章疾病,無被,臥牛衣中。

                              又垣衣,苔也。【王融詩】垣衣不可裳。

                              又姓。【通志·氏族略】見《姓苑》。【正字通】明有衣勉仁、衣祐。

                              又人名。【高士傳】被衣,堯時人。蒲衣,舜時人。

                              又靑衣,地名。【史記·彭越傳】處蜀靑衣。【註】今爲臨卭。

                              又借服膺意。【書·康誥】紹聞衣德言。

                              又【唐韻】於旣切,讀去聲。服之也。【玉篇】以衣被人也。【增韻】著衣也。【晏子·雜下篇】衣十升之布。【前漢·東方朔傳】身衣弋綈。

                              又【韻補】於斤切。齊人言衣聲如殷,今姓有衣者,殷之謂歟。 一作㐆。【通志·六書略】卽衣字,从向、身。


                              说文解字

                              依也。上曰衣,下曰裳。象覆二人之形。凡衣之屬皆从衣。於稀切


                              (衣)依也。曡韵爲訓。依者、倚也。衣者、人所倚以蔽體者也。上曰衣。下曰常。常、下帬也。象覆二人之形。孫氏星衍曰。當作二?。?、古文肱也。玉裁謂。自人部至此部及下文老部、尸部字皆从人。衣篆非從人。則無由次此。故楚金疑義篇作?。云說文字體與小篆有異。今人小篆作?。乃是變體求工耳。下文表襲袤裔四古文皆从?。則知古文从二人也。今人作卒字亦从二人。何以云覆二人也。云覆二人則貴賤皆覆。上下有服而覆同也。於稀切。十五部。凡衣之屬皆从衣。


                              方言集汇

                              • 国际音标: ji˥
                              • 唐代读音: *qiəi qièi
                              • 日语读音: KOROMO KIRU
                              • 韩语罗马: UY
                              • 现代韩语: 의
                              • 越南语: y
                              • 客家话: [沙头角腔] ji1 [宝安腔] ji1 [台湾四县腔] ji1 [陆丰腔] ji1 [海陆腔] ri1 [东莞腔] ji1 [客语拼音字汇] yi1 yi4 [客英字典] ji1 [梅县腔] j1 j5
                              • 粤语: ji1 ji3
                              • 潮州话: i1 i3
                              • 近代音: 影母 齊微韻 平聲陰 衣小空;
                              • 中古音: 影母 微韻 平聲 依小韻 於希切 三等 開口;影母 未韻 去聲 衣小韻 於旣切 三等 開口;
                              • 上古音: 黄侃系统:影母 灰部 ;影母 灰部 ;影母 灰部 ;王力系统:影母 微部 ;影母 微部 ;影母 微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