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毆

ōu



部首笔画

部首: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5 UNICODE:6BC6

五笔:AKKC 仓颉:SRHNE 郑码:HJJQ 四角:77747

笔画顺序:横、竖、横折、横、竖、横折、横、竖、横折、横、竖折/竖弯、撇、横折折/横折弯、横撇/横钩、捺


外语翻译

  • 英语:beat, fight with fists, hit; to strike, brawl
  • 德语:kämpfen, Handgemenge (S)
  • 法语:battre,frapper

国语词典

  •  ōu ㄡ 

〈动〉

  1. 击、打。
    1. 如:「斗」、「殴打」。
    2. 《红楼梦·第四回》:「两家争买一婢,各不相让,以致殴伤人命。」

《康熙字典》

【唐韻】烏后切【集韻】於口切,𠀤音嘔。【說文】捶毄物也。【徐曰】以杖擊也。

又【集韻】墟𠋫切,音摳。【公羊傳·桓十二年】盟于毆蛇。【註】毆,丘于反,又曲侯反。蛇音移,又音池。

又【集韻】虧于切,音區。與驅、敺音義𠀤同。【韻會】毛氏曰:毆擊字本从殳,或作攴。攴,敲也。今書作文,與歐吐字不同,歐字从欠伸之欠,今俗毆擊字作𢿛,非。


说文解字

捶毄物也。从殳區聲。烏后切


(毆)捶𣪠物也。捶、以杖擊也。因謂杖爲捶。捶𣪠物者、謂用杖擊中人物也。按此字卽今經典之?字。廣韵曰。俗作?。是也。唐石經周禮。射鳥氏以弓矢毆烏鳶。方相氏索室毆疫。入壙以戈擊四隅毆方良。冥氏以靈𡔷毆之。庶氏凡毆蠱則令之比之。壷涿氏以炮土之𡔷毆之。今版本皆作?。唐刻獨不誤。張參五經文字殳部毆一口反。攴部無?。殳部毆字正爲經典而出。特未嘗箸之曰又起俱反、俗作?耳。毆訓 捶𣪠物。故以弓矢、以戈、以靈𡔷、以炮土之𡔷皆捶擊意也。區聲古音在四部。讀一口反。音轉入五部。釋文讀起俱、?于反。淺人乃分析一口爲毆打之字。起俱、?于爲驅逐之字。誤矣。又云。?是馬部驅之古文。夫?在馬部爲古文。驅在殳部爲俗毆字。無庸牽合。驅訓馬馳。毆訓捶𣪠。試思爲淵?魚、爲叢?爵之類。可改爲驅魚、驅爵乎。鄭注周禮曰。凡言馭者、所以?之納之於善。豈可改爲驅之納之於善乎。卽古閒有假借通用。唐石經固不可易也。○又按此部自?而下。言擊者八。言𣪠者二。不應錯出不倫。葢擊字皆本作𣪠。淺人改之而未盡。擊、攴也。攴、小𣪠也。與𣪠字義異。从殳。區聲。烏后切。四部。


方言集汇

  • 国际音标: ou˥
  • 日语读音: NAGURU
  • 韩语罗马: KWU
  • 现代韩语: 구
  • 客家话: [陆丰腔] eu3 [东莞腔] eu3 [宝安腔] iu1 [客英字典] eu3 [沙头角腔] eu1 [梅县腔] eu3 [台湾四县腔] eu1 eu3 [客语拼音字汇] eu1 [海陆腔] eu1 eu2
  • 粤语: au2
  • 潮州话: au1
  • 近代音: 影母 尤侯韻 上聲 藕小空;
  • 中古音: 影母 厚韻 上聲 歐小韻 烏后切 一等 開口;
  • 上古音: 黄侃系统:溪母 侯部 ;影母 侯部 ;王力系统:溪母 侯部 ;影母 侯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