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干

gānㄍㄢ

gànㄍㄢˋ



部首笔画

部首: 部外笔画:0 总笔画:3 UNICODE:5E72

五笔:FGGH 仓颉:MJ 郑码:AED 四角:10400

笔画顺序:横、横、竖


基本字义

干 gān ㄍㄢˉ 
  1. 触犯,冒犯,冲犯:~扰。~涉。~预(亦作“干与”)。森然~霄。
  2. 追求,求取,旧指追求职位俸禄:~禄。~仕。
  3. 关连,涉及:~系。互不相~。
  4. 盾,古代抵御刀枪的兵器:大动~戈。
  5. 古代用以记年、记月、记日、记时(亦作编排次序)的十个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天~。~支。
  6. 涯岸,水边:“河之~兮”。
  7. 个数:若~。
  8. 没有水分或水分少:~燥。~旱。~枯。~柴。豆腐~。
  9. 枯竭,尽净:~尽。~杯。
  10. 徒然,白白地:~着急。
  11. 指没有血缘或婚姻关系,拜认的亲属:~亲。
  12. 〔~将(jiàng)〕古剑名。
  13. 姓。
干 gàn ㄍㄢˋ 
  1. 事物的主体或重要部分:树~。躯~。~线。
  2. 做:~事。说~就~。
  3. 有才能的,善于办事的:~才。~员。~练。
  4. 方言,坏、糟:事情要~。

外语翻译

  • 英语:oppose, offend; invade; dried
  • 德语:arbeiten, machen, tun (V)​,managen, leiten, lenken, regeln (V)​,Radikal Nr. 51 = Schild (S, Sprachw)
  • 法语:bouclier,berge,mât,concerner,51e radical

详细解释

  •  gān 

〈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叉子一类的猎具、武器,本是用于进攻的,后来用于防御。本义:盾牌)
    1. 同本义 [shield]
      1. 盾,自关而东或谓之干。——《方言》九
      2. 朱干玉戚以舞大武。——《礼记·祭统》。注:“朱干,赤盾。”
      3. 司干。——《周礼·春官·序官》
      4. 礼义以为干橹。——《礼记·儒行》。注:“干橹,小楯大楯也。”
      5. 能执干戈以卫社稷。——《礼记·檀弓下》
      6. 乃修教三年,执干戚舞,有苗乃服。——《韩非子·五蠹》
    2. 又如∶干羽(盾牌和雉羽,供乐舞之用);干革(干即盾;革即甲胄类。泛指兵器);干橹(小盾大盾);干戎(兵戎。通称兵器、军队)
      1. 岸;水畔 [bank]
        1. 鸿渐于干。——《易·渐卦》。释文引郑注:“干,水傍,故停水处。”
        2. 秩秩斯干。——《诗·小雅·斯干》。朱注:“干,水涯也。”
        3. 昔者吴干战。——《管子·小问》。注:“干,江边地也。”
        4. 而不知干队之败。——《史记·春申君传》。索隐:“干,水边也。”
        5.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诗·魏风·伐檀》
      2. 江南把山垅之间的地段叫干 [valley]。故金陵有大长干、小长干、东长干
        1. 天干 [Stems;Heavenly Stems]。如:干支(天干地支,实际上是“幹枝”的一种比喻说法)

            〈动〉

            1. 捍卫 [defend;guard]
              1. 又如:干害(捍护)
                1. 触犯;冒犯;冲犯;冲 [offend]
                  1. 干,犯也。——《说文》
                  2. 轍恐犯忌而干讳。——《楚辞·七谏·谬谏》
                  3. 以干先王之诛。——《书·胤征》
                  4. 以干天祸。——《公羊传·宣公十二年》
                  5. 若干二命以求杀予。——《国语·晋语四》
                  1. 则上下不干。
                  2. 乃背晋干 宋。——《史记·管蔡世家》
                  3. 赵孟使人以其乘车干行,献 子执而戮之。——《国语·晋语五》
                  4. 干国之纪。——《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5. 君辱贶之,其敢干大礼以自取戾。——《左传·文公四年》
                  6. 故吏不敢以非法遇(对待)民,民不敢犯法干法官也。——《商君书·定分》
                  7.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唐· 杜甫《兵车行》
                2. 又如:干渎(冒犯。干:干犯;抵触;烦扰);干触(冒犯;触犯);干凌(干犯欺凌);干典(违犯法典);干命(违犯命令);干行(指冲撞军列);干戾(触犯法令而获罪)
                  1. 立,建立 [set up]
                    1. 后知张顺干了功劳。——《水浒传》
                  2. 求,求取 [seek for]
                    1. 皆干赏蹈利之兵也。——《荀子·议兵》
                    2. 其欲干酒肉之味邪?——《庄子·徐无鬼》
                    3. 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但顺吾性而已。——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4. 时墨者东郭先生将北适 中山以干仕。—— 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
                  3. 又如:干名(求取名位);干求(求取功名);干谒(为谋求禄位而谒见当权者);干进(营谋官职地位);干索(索要;强取);干进(谋求仕进);干请(请托)
                    1. 干预;干扰 [intervene;interfere]
                      1. 皆妇人干政之所致也。——《后汉书·蔡邕传》
                      2. 明君使事不相干。——《韩非子·用人》
                    2. 关涉;牵扯 [involve; be connected]
                      1. 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宋· 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
                    3. 又如:干己(关系,责任);干累(连累;牵连);干纪(关系;职责);干属(关系);干惹(牵涉,关连)
                      1. 怠慢,慢待 [neglect]。如:主人走了,把我们干起来了

                        〈形〉

                        1. (形声。从乙(表示向上),倝( gàn )声。①本义:天。②引申义:没有水分或水分很少,与“湿”相对)
                          1. 同引申义 [dry]
                            1. 方将被发而干。——《庄子·田子方》
                            2. 剖其中,干若败絮。——刘基《卖柑者言》
                            3. 干东土。——《吕氏春秋·爱类》
                            4. 外强中干。——《左传·僖公十五年》
                            5. 然而旱干水溢。——《孟子·尽心下》
                            6.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
                          2. 又如:干冬(干燥少雨的冬季);干荒(干旱);干烘茶(采摘后不经过揉制而直接烘干的茶叶);干堆(干柴堆。比喻色迷之人)
                            1. 枯竭 [exhausted]
                              1. 予贸得其一,剖之,如有烟扑口鼻,视其中,则干若败絮。——明· 刘基《卖柑者言》
                            2. 又如:干蛋(方言。穷光蛋);干竭(枯竭)
                              1. 干亲。谓没有血缘或婚姻关系而结认的亲戚关系 [adopted]
                                1. 赵氏干娘, 高皇(明太祖朱元璋)义父之妻也。—— 明· 文林《琅琊漫抄》
                              2. 又如:干爷(义父);干大(方言。干爹,义父);干老子(干爹);干生子(干儿子);干达达(干爹,义父)
                                1. 形容声音干涩嘶哑 [dry and coarse]。如:干哑(干涩嘶哑)

                                  〈动〉

                                  1. 使干,竭尽 [dry;exhaust]
                                    1. 干泽而渔。——刘向《说苑》
                                  2. 怠慢;使对方难堪 [neglect]
                                    1. 从今日起,且干着他,不理他,他两个自然有些着慌。——《儿女英雄传》
                                    1. 没奈何,站起身来干了人家,一句说了六个大字,道是:“多礼,我不敢当。”

                                  〈名〉

                                  1. 加工制成的干食品 [dried-up food]
                                    1. 人负朱六斗,卒自携五日干粮。——宋· 沈括《梦溪笔谈·官政》
                                  2. 又如:豆腐干;萝卜干;干肉;干脯(干肉)

                                    〈副〉

                                    1. 徒然,白白地 [in vain]
                                      1. 干愁漫解坐自累,与众异趣谁相亲。——唐· 韩愈《感春》
                                    2. 又如:干落落(白白地);干发虚(空有打算而不能兑现);干拌(白吵;白费口舌);干白(白说,白搭)
                                      1. 虚假地,表面地 [falsely;superficially]
                                        1. 晔干笑云:“罪至”而已。——《宋书·范晔传》
                                      2. 又如:干乔(装模作样)
                                        1. 另见 gàn

                                          〈常用词组〉干碍 干巴 干巴巴 干杯 干杯 干贝 干壁画 干瘪 干冰 干菜 干草 干草堆 干柴 干柴烈火 干产 干坼 干城 干处理 干脆 干打雷,不下雨 干瞪眼 干电池 干犯 干饭 干粪 干干净净 干戈 干股 干果 干旱 干号 干涸 干涸 干货 干急 干季 干姜 干将 干结 干净 干咳 干渴 干枯 干哭 干酪 干冷 干礼,干礼儿 干连 干粮 干裂 干妹子 干没 干娘 干呕 干亲 干扰 干扰 干热 干人 干涩 干涉 干尸 干瘦 干爽 干洗 干系 干笑 干薪 干眼症 干谒 干预,干与 干云蔽日 干着急 干燥 干燥剂 干燥症 干证 干支 干重 


                                          词性变化

                                          •  gàn 

                                          〈名〉

                                          1. (形声。从木,倝( gàn )声。本义:筑墙板。筑土墙时两边所用的木板)
                                            1. 同本义 [end plank]
                                              1. 榦,筑墙端木也。——《说文》。字亦俗作幹。按,植于两边者曰榦,植于两端者曰楨。散文则亦通称也。古筑墙先度其广,轮乃树楨,榦,继施横板于两边,榦内以绳束榦,实土筑之。一板竣则层累而上,五板为堵。
                                              2. 平板榦,称畚筑。——《左传·宣公十一年》
                                              3. 姚信、 楼玄,…皆社稷之桢干,国家之良辅。——《三国志·陆凯传》
                                            2. 又如:榦楨(筑墙所用的主柱,竖在两旁的叫“榦”,竖在两端的叫“桢”。引申为支柱、支撑)
                                              1. 木名。柘树 [three-bristle cudrania]

                                                〈名〉

                                                1. 主干 [trunk]
                                                  1. 故枝不得大如榦,末不得强于本。——《淮南子·主训》
                                                  2. 柏虽大榦如臂,无不平贴石上,如苔藓然。——《徐霞客游记》
                                                  3. 魂兮归来,去君之恒干,何为四方些?——《楚辞·屈原·招魂》
                                                2. 又如:躯干;干子(树干);干本(树木的主干);干貌(体貌);干力(指体力强健);骨干(在总体中起主要作用的人或物);干翮(主翮。翮,羽的主茎);干翼(主干与辅翼);干辅(主干与辅佐)
                                                  1. 引申为本质 [essenee]
                                                    1. 是故柔弱者,生之榦也。——《淮南子》。高诱注:“榦,质也。”
                                                  2. [the upper part of the side of the human body]
                                                    1. 上佐食,举尸牢胁,尸受振祭哜之。——《仪礼·少牢馈食礼》
                                                  3. 效果;用处 [effect]
                                                    1. 况且朱三是穷人,讨也没干。——《二刻拍案惊奇》
                                                  4. 地位低下的官吏 [low official]
                                                    1. 又如:干人(即府干。达官贵人府中的办事人员。也称“干办”);干吏(干练的官吏。多指州郡衙门中的办事人员)
                                                      1. 一种俸禄 [salary]。如:干禄(南北朝时勋贵、官吏对被役使的“干”收取免役绢作为一种额外俸给,称“干禄”)
                                                        1. 干部的简称 [cadre]。如:干群关系;以工代干;干属(干部的家属)
                                                          1. 事情 [affair]。如:公干;有何贵干?

                                                              〈动〉

                                                              1. 做,从事于或忙于做某事,尤指从事某项职业 [do;act;execute;work]
                                                                1. 宁宗庆元五年,右谏议大夫 张奎言乞行下州县,保正止许干当本都贼盗、斗殴、烟火、公事,不许非泛科配。——《文献通考·职役·历代乡党版籍职役》
                                                              2. 又如:让我干什么都可以;干不的(干不了);干办(办理;处理);干当(承办)
                                                                1. 主管 [take charge of]
                                                                  1. 光武即位,知 湛名儒旧臣,欲令干任内职,征拜尚书。——《后汉书·伏湛传》
                                                                2. 又如:干管(主持;管理);干官(古代掌管均输之官);干掌(掌管,管理);干运(运筹干办);干当(主管;经办)
                                                                  1. 建立;求取 [set up;found;seek for]。如:干功(建功)
                                                                    1. “扞”( hàn)。护卫,遮挡 [guard;keep out]
                                                                      1. 赳赳武夫,公侯干城。——《诗·周南·兔罝》
                                                                    2. 又如:干夜(护卫巡夜)

                                                                      〈形〉

                                                                      1. 干练 [capable and experienced]
                                                                        1. 邕善书计,强记默识,以干济见知。——《北齐书·唐邕传》
                                                                        2. 愿他日得志,廉干如古人某,忠孝如古人某,及为吏,以污贿不饬罢。——清· 周容《芋老人传》
                                                                      2. 又如:干肃(干练而慎重);干直(干练正直);干绩(优异的业绩);干誉(以办事干练而获得的声誉)
                                                                        1. “扞”( hàn)。乱 [disorderly]
                                                                          1. 治宜于时而行之,则不干。——《商君书·壹言》
                                                                        2. 另见 gān

                                                                          〈常用词组〉干部 干才,干材 干道 干掉 干活 干家 干将 干劲 干警 干练 干流 干路 干吗 干渠 干什么 干事 干事 干线 干校 干仗 


                                                                          国语词典

                                                                          •  gān ㄍㄢ 

                                                                          〈名〉

                                                                          1. 武器名。用来阻挡刀箭、护卫身躯的盾牌。
                                                                            1. 《书经·牧誓》:「称尔戈,比尔,立尔矛,予其誓。」
                                                                            2. 《韩非子·五蠹》:「乃修教三年,执干戚舞,有苗乃服。」
                                                                          2. 参见「[[天]]」条。
                                                                            1. 水畔、岸边。
                                                                              1. 《诗经·魏风·伐檀》:「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兮。」
                                                                              2. 唐·杜甫〈有客〉诗:「岂有文章惊海内,谩劳车马驻江。」
                                                                            2. 经脱水加工制成的干燥食品。
                                                                              1. 如:「笋」、「豆腐」。
                                                                            3. 成群有关系的人。
                                                                              1. 《红楼梦·第五九回》:「那婆子深妒袭人、晴雯一人。」
                                                                            4. 姓。如晋代有干宝。
                                                                              1. 二一四部首之一。

                                                                                〈动〉

                                                                                1. 冒犯、触犯。
                                                                                  1. 如:「干犯」。
                                                                                  2. 《左传·文公四年》:「君辱贶之,其敢大礼以自取戾。」
                                                                                2. 求取、营求。
                                                                                  1. 《论语·为政》:「子张学干禄。」
                                                                                  2. 《公羊传·定公四年》:「伍子胥父诛乎楚,挟弓而去楚,以阖庐。」
                                                                                3. 强行参预。
                                                                                  1. 如:「干涉」、「干政」。
                                                                                  2. 清·徐珂《清稗类钞·帝德类·咸丰季年三奸伏诛》:「三奸盘结,同大政。」
                                                                                4. 相关、有关联。
                                                                                  1. 如:「相」。
                                                                                  2. 《水浒传·第五二回》:「庄客李大救主,误打死人,非我事。」

                                                                                《康熙字典》

                                                                                【唐韻】古寒切【集韻】【韻會】居寒切,𠀤音竿。【說文】干,犯也。【左傳·文四年】其敢干大禮,以自取戾。【晉書·衞玠傳】非意相干,可以理遣。

                                                                                又【爾雅·釋言】干,求也。【書·大禹謨】罔違道以干百姓之譽。【論語】子張學干祿。

                                                                                又盾也。【揚子·方言】盾,自關而東或謂之〈盾支〉,或謂之干,關西謂之盾。【書·大禹謨】舞干羽于兩階。【詩·大雅】干戈戚揚。

                                                                                又司干,官名。【周禮·春官】司干掌舞器。

                                                                                又【爾雅·釋言】干,扞也。【註】相扞衞。【疏】孫炎曰:干盾,自蔽扞。【詩·周南】公侯干城。【疏】干城者,言以武夫自固,爲扞蔽如盾,爲防守如誠然。

                                                                                又㵎也。【詩·小雅】秩秩斯干。【傳】干,㵎也。

                                                                                又水涯也。【易·漸卦】鴻漸于干。【註】干謂大水之旁,故停水處者。【詩·魏風】寘之河之干兮。【傳】干,厓也。

                                                                                又國郊曰干。【詩·邶風】出宿于干。【傳】干言國郊也。

                                                                                又【韻會】若干,數未定之辭,猶言幾許也。【禮·曲禮】問天子之年。對曰:聞之始服衣若干尺矣。【前漢·食貨志】或用輕錢百加若干。【註】師古曰:若干,且設數之言也。干猶箇也。謂當如此箇數耳。

                                                                                又自甲至癸爲天干。【皇極經世】十干,天也。十二支,地也。支干,配天地之用也。【皇極內篇】十爲干,十二爲支。十干者。五行有隂陽也。十二支者,六氣有剛柔也。

                                                                                又闌干,橫斜貌。【古樂府·善哉行】月沒參橫,北斗闌干。

                                                                                又【韻會】闌楯閒曰闌干。【李白·淸平調】沉香亭北倚闌干。

                                                                                又【韻會】目眶謂之闌干。【正韻】闌干,淚流貌。【談藪】王元景使梁,劉孝綽送別,泣下。元景無淚謝曰:別後當闌干。【白居易詩】玉容寂寞淚闌干。

                                                                                又蘭干,紵也。【後漢·哀牢國傳】蘭干細布,織成文章如綾錦。【華陽國志】蘭干,獠言紵也。

                                                                                又干將,劒名。【吳越春秋】干將者,吳人也。莫邪,干將之妻也。干將作劒,莫邪斷髮翦爪投于爐中,金鐵乃濡,遂以成劒。陽曰干將,隂曰莫邪。

                                                                                又干遮,曲名。【司馬相如·子虛賦】淮南干遮。【註】干遮,曲名也。

                                                                                又射干,木名。【荀子·勸學篇】西方有木,名曰射干。

                                                                                又草名。【本草圖經】射干,花白莖長,如射人之執干。【後漢·𨻰寵傳】陽氣始萌,十一月有蘭,射干,芸荔之應。

                                                                                又獸名。【司馬相如·子虛賦】騰遠射干。【註】射干,似狐,能緣木。

                                                                                又野干,亦獸名。【法華經】野干,體瘦無目,爲諸童子摘擲,受諸苦痛。

                                                                                又發干、蘭干、餘干,𠀤縣名。【後漢·郡國志】東郡有發干縣,漢陽郡有蘭干縣。【隋書·地理志】鄱陽郡有餘干縣。

                                                                                又長干,地名。【左思·吳都賦】長干延屬。【註】建業南五里有山岡,其閒平地,吏民雜居。東長干中有大長干,小長干,皆相連。地有長短,故號大小長干。韓詩曰考盤在干。地下而黃曰干。

                                                                                又姓。【左傳·昭二十一年】宋有干犫。【劉向·別錄】有干長,著天下忠臣九篇。

                                                                                又段干,干己,𠀤複姓。【史記·老子傳】老子之子名宗,爲魏將,封於段干。【註】段干,應是魏邑名,而魏世家有段干木,段干子。田完世家有段干朋。疑此三人是姓段干也,本蓋因邑爲姓。【何氏姓苑】漢有干已衍,爲京兆尹。

                                                                                又【集韻】居案切,音盰。扞也。【詩·周南】公侯干城。沈重讀。

                                                                                又【篇韻】音寒。國名。【淮南子·道應訓】荆有佽飛,得寶劒於干隊。【註】干國,在今臨淄,出寶劒。

                                                                                又【韻會】通作奸。【前漢·劉向傳】數奸死亡之誅。

                                                                                又通作忓,干預也。【唐書·萬壽公主傳】無忓時事。

                                                                                又【韻會】通作竿。【後漢·董卓傳】乗金華靑蓋,瓜畫兩轓,時人號竿摩車,言其服飾近天子也。【註】竿摩,謂相逼近也。今俗以事干人者謂之相竿摩。

                                                                                又與矸通。【集韻】矸,石也。或省作干。

                                                                                又與豻通。【類篇】豻或作干。【儀禮·大射儀】量人量侯道干五十。【註】干讀豻。豻侯者,豻鵠豻飾也。

                                                                                又古與乾通。【初月帖】淡悶干嘔。楊愼曰:淡,古淡液之淡,干,古干溼之干。今以談作痰,干作乾,非也。

                                                                                又叶經天切,音堅。【黃庭經】回紫抱黃入丹田,漱嚥靈液災不干。


                                                                                说文解字

                                                                                犯也。从反入,从一。凡干之屬皆从干。古寒切


                                                                                (干)犯也。犯、侵也。毛詩干旄、干旌假爲竿字。从一。从反入。反入者、上犯之意。古寒切。十四部。凡干之屬皆从干。


                                                                                方言集汇

                                                                                • 国际音标: kĄn˥; kĄn˥˧
                                                                                • 唐代读音: *gɑn gɑn
                                                                                • 日语读音: HOSU HIRU OKASU
                                                                                • 韩语罗马: KAN
                                                                                • 现代韩语: 간
                                                                                • 越南语: can
                                                                                • 客家话: [客英字典] gon5 [台湾四县腔] gon1 [客语拼音字汇] gon1 [陆丰腔] gon1 [梅县腔] gon1 [海陆腔] gon1 [宝安腔] gon1 [东莞腔] gon1 gon5 [沙头角腔] gon1
                                                                                • 粤语: gon1
                                                                                • 潮州话: gang1 guan1 (kang kuaⁿ)
                                                                                • 中古音: 見母 寒韻 平聲 干小韻 古寒切 一等 開口;
                                                                                • 上古音: 黄侃系统:見母 寒部 ;王力系统:見母 元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