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东禅庄院

宋代苏轼

十日春寒不出门,不知江柳已摇村。
稍闻决决流冰谷,尽放青青没烧痕。
数亩荒园留我住,半瓶浊酒待君温。
去年今日关山路,细雨梅花正断魂。

送别友情写景


聚星堂雪

宋代苏轼

窗前暗响鸣枯叶,龙公试手行初雪。
映空先集疑有无,作态斜飞正愁绝。
众宾起舞风竹乱,老守先醉霜松折。
恨无翠袖点横斜,只有微灯照明灭。
归来尚喜更鼓永,晨起不待铃索掣。
未嫌长夜作衣棱,却怕初阳生眼缬。
欲浮大白追余赏,幸有回飙惊落屑。
模糊桧顶独多时,历乱瓦沟裁一瞥。
汝南先贤有故事,醉翁诗话谁续说。
当时号令君听取,白战不许持寸铁。

咏雪宴会抒情豪迈忧国忧民


和陶停云四首,并引 其二

宋代苏轼

飓作海浑,天水溟濛。云屯九河,雪立三江。我不出门,寤寐北窗。

念彼海康,神驰往从。


醉落魄·苏州阊门留别

宋代苏轼

苍颜华发,故山归计何时决!旧交新贵音书绝,惟有佳人,犹作殷勤别。
离亭欲去歌声咽,潇潇细雨凉吹颊。泪珠不用罗巾浥,弹在罗衫,图得见时说。

赠别写人


日喻

宋代苏轼

  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槃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樾,以为日也。日之与钟、龠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

  道之难见也甚于日,而人之未达也,无以异于眇。达者告之,虽有巧譬善导,亦无以过于槃与烛也。自盘而之钟,自烛而之龠,转而相之,岂有既乎?故世之言道者,或即其所见而名之,或莫之见而意之,皆求道之过也。

  然则道卒不可求欤?苏子曰:“道可致而不可求。”何谓致?孙武曰:“善战者致人,不致于人。”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莫之求而自至,斯以为致也欤?

  南方多没人,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浮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浮没矣,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也。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昔者以声律取士,士杂学而不志于道;今者以经术取士,士求道而不务学。渤海吴君彦律,有志于学者也,方求举于礼部,作《日喻》以告之。

文言文议论哲理


忆江南寄纯如五首·其二

宋代苏轼

湖目也堪供眼,木奴自足为生。
若话三吴胜事,不惟千里莼羹。

地方江南


江城子·前瞻马耳九仙山

宋代苏轼

前瞻马耳九仙山。碧连天。晚云间。城上高台,真个是超然。莫使匆匆云雨散,今夜里,月婵娟。
小溪鸥鹭静联拳。去翩翩。点轻烟。人事凄凉,回首便他年。莫忘使君歌笑处,垂柳下,矮槐前。

写景山水喜爱赞美


虞美人

宋代苏轼

持杯遥劝天边月。愿月圆无缺。持杯更复劝花枝。

且愿花枝长在、莫离披。

持杯月下花前醉。休问荣枯事。此欢能有几人知。

对酒逢花不饮、待何时。


纵笔三首·其二

宋代苏轼

父老争看乌角巾,应缘曾现宰官身。
溪边古路三叉口,独立斜阳数过人。

抒情寂寞孤寂


江城子

宋代苏轼

银涛无际捲蓬瀛。落霞明。暮云平。曾见青鸾、紫凤下层城。

二十五弦弹不尽,空感慨,惜离情。

苍梧烟水断归程。捲霓旌。为谁迎。空有千行。流泪寄幽贞。

舞罢鱼龙云海晚,千古恨,入江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