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引

【词语】盐引

【拼音】yán yǐn 
【注音】ㄧㄢˊ ㄧㄣˇ



词语解释

  1. 1.古代官府在商人缴纳盐价和税款后,发给商人用以支领和运销食盐的凭证。始于宋代。2.指盐包。每引四百斤或七百斤不等。

    国语词典

    1. 明清时官府在商人缴纳盐价和税款后,由户部印发的称为「盐引」;由各地盐政所发的称为「盐票」。
      1. 盐包。
        1. 元.秦?夫《东堂老.第一折》:「快准备著五千船盐引,十万担茶挑。」

      网络解释

      1. 盐引
        1. 盐引是宋代以后历代政府发给盐商的食盐运销许可凭证。源于盐钞法。宋庆历八年 (1048年),兵部员外郎范祥变通盐法,由折中法的交实物改为交钱买盐钞,商人凭盐钞购盐运销,官则用所得之钱收购粮草。由于盐钞发行过多,盐钞法败坏。宰相蔡京于徽宗政和三年 (1113年) 行盐引法。盐引分为长引和短引。长引销外路,短引销本路。严格批缴手续和缴销期限,长引1年,短引1季。限定运销数量和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