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子

【词语】番子

【拼音】fān zǐ 
【注音】ㄈㄢ ㄗㄧˇ



词语解释

  1. 1.旧称少数民族或外国人。2.明清时缉捕罪犯的差役。明代役长称档头,下有番子数人为干事。清代番子,由协领官统率,归刑司指使,司缉捕刑杖。另有户司番子,司照料贡物。

    国语词典

    1. 旧日用来称呼外国人。
      1. 《儒林外史.第三九回》:「那番子性野,不知王法,就持了刀杖器械,大打一仗。」
    2. 明清时稽查缉捕罪犯的差役。
      1. 《明史.卷九五.刑法志三》:「番子即突入执讯之,无有左证符牒,贿如数,径去。」
      2. 也称为「番子手」、「番役」。

    网络解释

    1. 番子
      1. 番子是缉捕罪人的差役。明东厂隶役皆取给于锦衣卫,役长称档头,专主伺察,下有番子为干事。清番子又称番役,掌缉捕刑仗或照料贡物。亦为旧时对少数民族或外族人的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