滩簧

【词语】滩簧

【拼音】tān huáng 
【注音】ㄊㄢ ㄏㄨㄤˊ



词语解释

  1. [a folk art form] 一種説唱藝術,流行于蘇南、浙北一帶,由唱故事逐漸演變爲地方戲或地方小戲

    国语词典

    1. 流行于江、浙一带的一种说唱艺术。参见「滩黄」条。

      网络解释

      1. 滩簧
        1. 滩簧是中国传统曲艺的一个类别。清代中叶形成于江浙一带。有前滩与后滩之分。前滩移植昆剧剧目,将昆剧曲词加以通俗化;后滩取材于民间花鼓小戏。表演者三至十一人(须为奇数),分角色自操乐器围桌坐唱。有常州武进滩簧、杭州滩簧、宁波滩簧、本滩等。清末以来,各地滩簧大多发展为戏曲,如沪剧、锡剧、苏剧、甬剧等,形成滩簧系统剧种。